对于探春来说,一直困扰她的问题是庶出身份——她的母亲身份低微且性格粗鄙愚昧。
对于朱以海和朱聿键而言,二人都是远宗,若按明代的宗法制度,二人都没有资格继承皇权。尤其鲁王朱以海,在隆武、永历两朝他的监国身份都很尴尬,但又一直没有机会称帝。
唐王朱聿键作为远宗能够被拥立为帝,是因为他确是宗室中的出类拔萃者。
朱聿键少年的经历颇为坎坷,一生有大半时间在牢狱中度过。
幼年时他的爷爷老唐王一心把爵位传给庶出的儿子,便把朱聿键和他父亲一同囚禁起来,险些饿死。被监禁十六年后,朱聿键终于得脱牢笼并,于三十岁时承袭唐王之位。崇祯九年(1636),清军直逼北京,朱聿键招募数千兵买马北上勤王,犯了藩王拥兵的大忌,崇祯一怒之下将其投入皇家牢狱之中,又关了八年。其间管事太监索贿不得,对他大加折磨,险些丧命。
历尽苦难的朱聿键,终于在弘光时期得脱牢笼,弘光政权覆灭后,朱聿键在郑氏家族庇护下流亡到福建。
半生牢狱的朱聿键,在狱中并未荒废光阴,他酷爱读书,身处牢笼亦埋头苦读,故谈吐见识不凡。与朱聿键打过交道的朝廷重臣,都非常欣赏朱聿键的人品才干,贤明的声望在外,故在福建福州被黄道周、郑芝龙等人拥立为帝。朱聿键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老家都是南阳,众臣拥立他也是希望他能像刘秀一样,成为中兴之主。
隆武政权控制的范围仍有福建、两湖、两广、江西、云贵、四川等广大地区,朱聿键称帝后不负众望,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明末弊政的措施,消除党争、抚恤百姓、严惩贪官。
当时大量南逃的百姓中很多人因清军威逼剃了头,他们被明军视为叛徒而遭到杀戮。朱聿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带发者为顺民、剃发者为难民,禁止杀戮已经剃发的百姓。其仁心及政治智慧可见一斑。
朱聿键采纳了堵允锡联合农民起义军共同抗清的战略,不顾朝臣强烈反对,收编李自成余部、封赏李自成的遗孀及部下,这也使得南明后来十数年间,李自成、张献忠麾下的农民起义军能够以恢复朱明为旗帜,成为抗清的主力军。
虽然隆武政权只存在了十四个月,但朱聿键这些举措收获了人心,为后来南方军民坚决抗清打下基础。
朱聿键生活简朴、酷爱读书、任人唯贤,加之精力旺盛、体魄强健,这些特质都让他具有一代明君的风范,郑成功也是在朱聿键人格魅力感召下,誓死捍卫朱明。
只可惜朱聿键生不逢时,隆武政权在经济上依靠郑氏家族维系,财政、军事大权掌控在郑氏家族手中,朱聿键一心北伐却难有施为,后来郑芝龙投靠清廷,隆武政权也随之覆灭。
《红楼梦》中,凤姐病后便由探春理家,下人对她的评价是“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探春兴利除弊,对大观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贾府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但贾府终究颓势难挽、无力回天。
这都与朱聿键多有相似之处,正如探春的判词所言:
才自精明志自高,偏逢末世运偏消。
亦如脂批在五十六回写道:
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
这些评价既适用于贾探春,亦适用于朱聿键,都是精明干练,都有中兴之志,但都在大厦将倾之时难挽狂澜。
探春有个胞弟贾环,隆武帝朱聿键也有个胞弟,就是称帝不到四十天的绍武帝朱聿鐭。
探春精明能干,颇有决断,胞弟贾环却顽劣不堪。同样,有一代英主之姿的朱聿键,他的胞弟朱聿鐭却资质平庸,甚至可以说颇为荒唐。
隆武政权覆灭后,身在广东肇庆的桂王朱由榔(就是后来的永历皇帝),作为崇祯皇帝的堂弟是无可争议的帝位继承人。但隆武朝的内阁大学士苏观生节外生枝,觉得自己在桂王朝廷不可能受到重视,若凭借自己隆武朝大学士的身份,可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拥立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为帝,此计若成便可凭定策之功成为首席大学士,于是在广州上演了一出拥立闹剧。
1647年十一月五日朱聿鐭称帝,改元绍武。
由于登基十分仓促,加之四处封官许愿,以至于朝服紧缺,登基大典时朱聿鐭和朝臣们用的都是粤剧伶人的戏服。绍武政权缺少武装力量支持,便招募土匪、海盗入朝,不少自吹自擂的江湖混混也乘隙而入。
十一月十八日,还在观望犹豫中的桂王朱由榔,听说朱聿鐭已经抢先称帝,也立即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自此绍武与永历两个政权便发生了摩擦,进一步发展为激烈的军事冲突,清军得渔翁之利,于十二月十五日轻而易举攻入广州,绍武政权覆灭。
《红楼梦》中有个奇怪的情节,中秋节贾环作了一首诗,贾赦看了后颇为喜欢,他拍着贾环的头说:“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按理说,连贾宝玉都不太可能有袭爵的机会——除非贾赦一脉的贾琏、贾琮都死了,而且他们又都没有子嗣,才可能轮到贾宝玉继承爵位,贾环作为庶出的次子,袭爵可能就更小了,为何贾赦要说“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这么奇怪且不吉利的话呢?
其实这里就是暗喻朱聿鐭作为远宗,又资质平庸,却阴差阳错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
当然,绍武帝朱聿鐭也非一无是处,清军攻破广州后他的表现还是颇令人唏嘘。清军送来饮食,朱聿鐭拒绝说:“我如果喝你的一勺子水,有什么面目见先人于地下呢!”然后自缢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