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面纱
  • 郭羽
  • 3071字
  • 2025-03-12 09:10:06

2003年5月17日

站在海舟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楼前,黎花驻足仰望了片刻。

清晨的阳光,照着这栋外墙略微泛黄斑驳的小高楼,陈旧中闪耀着时光的厚重。多少轰动一时的调查报道曾从这栋大楼里传向全国各地。上大学的时候,即便生活拮据黎花每年也要挤出300块钱订了一份《海舟时报》,那些质朴细腻的文字常把她感染得心潮澎湃。

天空一片和颜悦色,阳光均匀地洒在她的面前。那些在大楼里上班的人行色匆匆地从她身边经过,高的、瘦的、胖的,他们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此刻在黎花眼里却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黎花仰起头,捋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刘海,又正了正衣领。她今天化了一个淡妆,将齐肩的长发束在脑后,一件白衬衫扎在一条浅蓝色牛仔裤里,搭配一双白色的运动鞋,很是干练、清爽。这是她印象中记者的标准形象。

她迈步朝大楼走去,今天是她到《海舟时报》报到的日子。为了这一天,过去吃的那些苦她觉得都值了。那两年里,她每天喝得醉生梦死,有一次喝到胃穿孔,幸好五哥及时把她送去医院。整整两年时间,她一天都不敢松懈,还因此患上了高尿酸,才在毕业的时候攒到了整容的钱。当她揭开纱布在镜子里看到光洁的脸颊和熟悉的面孔时,那一刻她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随之升温。

黎花跨着台阶上楼,过往的经历似鳞片般一片片从她身上抖落,那曾是她伪装的铠甲,而今被她甩在身后,蜕变出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走到四楼主编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一个暖洋洋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是黎花吧,你这么早来报到了呀?先进来坐一会儿。”

主编张燕华左手拿着一个刚洗完的杯子,右手提着一壶水,笑吟吟地向黎花打招呼。黎花认识她,上一次来《海舟时报》面试,她是三位考官里的其中一个。那天面试的时候,她是考官里最犀利严肃的,今天看起来却是慈眉善目,眉眼间笑意盈盈,让黎花如沐春风。黎花点了点头,刚才还略微有些紧张的心情,顿时松快了不少,她期待地看着张主编,等待着她的安排。

张燕华将手上的东西朝办公桌上一放,转身示意黎花坐到沙发上,又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打量着黎花,“我看了你笔试的卷子,你的文笔很细腻,很有才华,非常不错,以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多交流。”

“张主编,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多向你们这些前辈学习。”黎花受宠若惊,脸上绽出绯红的花,见惯了各种场面的她此刻却被张主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心里为自己即将可以在报社大展拳脚开出一朵蓬勃的花,却不知张主编的这一番话是在为后面的话语做铺垫。

“黎花,这次领导把你安排在了‘等你回家’专栏,跟你在面试时表达的想要做调查报道有些不同,不过,这很适合你的文风,这个专栏就是需要有细腻的笔触和充沛的感情,才能引发读者的共情。”

张主编的这番话,似一盆凉水浇在黎花刚刚还热烈似火的雄心上。她对这个专栏有所了解,主要是发布寻亲信息,内容枯燥,在《海舟时报》中并不显眼。她沉默了片刻,心中充满了想要争取做调查报道机会的冲动,却又不知如何启齿。最终,她只能勉强应了一声“好的”。

墙上的钟指向了八点,张主编起身带着黎花前往二楼靠东面的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比主编那间大,摆了四张办公桌。阳光透过半开的百叶窗,斑驳地洒在略显磨损的木质地板上。办公室里的四张办公桌上都摆着一台笨重的台式电脑,旁边堆着文件、笔记本和散落的纸张。办公室进门的一侧,是一排白色的铁架子,上面摆满了书籍、杂志和报纸剪报。靠窗对向的两张桌子沐浴在阳光里,坐在靠墙办公桌前的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正聊着时下的热点新闻。

“秋霞还没来吗?”张燕华冲那两人问道。

“她应该快到了吧,主编。”正面朝向她们的女子回了张主编的话。

黎花侧眼看到张主编眉头一皱,似是对这一情况有些不满,喃喃了一句“这都几点了”。此时,一个穿着蓝底碎花长袖连衣裙的女人挽着一只手提包摇曳生姿地走进办公室,然后是她挤着喉咙发出来的高亢声音充斥在办公室的空气里:

“主编呀,您这么早就来看我们,是有什么事吗?”说话间,她注意到了站在张燕华身边的陌生面孔,立刻兴奋地说道,“哟,您瞧我这记性,今天是我小师妹报到的日子吧,这位就是黎花吧。”女人说得眉飞色舞,脸上的五官忙碌得一刻不停。

张燕华并没有给予那个叫“秋霞”的女人相应的热情,转而对黎花说道:“黎花,这位是陈秋霞,现在负责‘等你回家’专栏,以后你们两个要多交流,把这个专栏做起来!”

“主编,您放心,有我这个小师妹的加入,我敢说,咱们‘等你回家’专栏不出一年,一定能成为《海舟时报》的王牌栏目,小师妹,你说是吧。”

陈秋霞自信满满地接过话茬,一口一个小师妹叫得亲切,像是认识了许久的老友。倒是黎花楞在原地,眼睛直直地看着这个即将与她共事的同事,直到这个同事热情地拉起她的手,她才挤出一个微笑,点了点头说了一句“以后请多多指教”。

“哎,差点忘了介绍了,小师妹,我看过你的简历,我们是同校呢,都是华中大学的,我比你高一届,我是中文系,你是新闻系,还是一个学院的呢,你可是我名副其实的小师妹呀。来,你就坐我对面,昨天刚给你收拾好呢。”陈秋霞指着靠窗背对着门口的一张办公桌说。

黎花礼貌地回了一声“谢谢”,将背在身后的双肩包安顿在座位上。

张燕华看了看手表,对着办公室里的另外两人说道:“小梁、小王,你们也认识一下,这位是新加入我们报社的黎花,平时大家多照顾照顾,我还有个会议,就先走了。”说完,便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一个新人的加入,总会引起办公室一阵热闹。主编走后,办公室的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刚才还正襟危坐的那两个年轻人立刻围了过来。

“我叫梁晓洁,是跑教育线的。”梁晓洁,一头利落的短发,衬得一双大眼睛更加水灵。

“我叫王珂,是摄影记者,我们都在一个办公室,往后有什么事你尽管跟我们说。”王珂,戴着一顶鸭舌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玩世不恭,语气却出奇地真诚。

“王珂,平时也没见你对我这么热情,你该不会是看上我这新来的小师妹了吧。”陈秋霞又一次抢过了黎花的话头,挑了挑眉,嘴角挂着戏谑的微笑,“这么漂亮的小师妹,肯定有很多男人追,我估计早就名花有主了。”

黎花尴尬地笑了笑,脸颊微微泛红,轻轻地摆了摆手,说了句“没有”,便开始埋头整理自己的办公桌。

很快,梁晓洁和王珂出去跑新闻了,办公室里只剩下黎花和陈秋霞。陈秋霞隔着办公桌向黎花问长问短,她对这个同校的师妹很是热情。

“小师妹,咱们都是人文学院的,以前在学校怎么没见过你呢?照理说你长得这么漂亮,我要是见过你,肯定有印象。”陈秋霞说着,微微倾身向前,似乎想要更近距离地了解黎花。

“上大学的时候我不怎么打扮,也没什么朋友,你没注意到我很正常……不过,师姐,我见过你,还记得你的名字。”

“真的吗?什么时候见过呀,我怎么会没有印象呢?”陈秋霞故作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大学的时候,她在学院里也算是个活跃人物,被师妹认识足以让她在报社脸上有光,只可惜此刻办公室里只有她们两个。

“在一个餐馆,你和一群男生在吃饭,那些男生都一口一个地叫你‘秋霞’,简直是众星捧月……”

“哈哈哈,一定是我光顾着吃了。这可证明咱俩有缘分呀,小师妹,你见了我一次就能记住我的名字……”陈秋霞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一丝自嘲,更多的是得意。

“秋霞,秋天的晚霞,多美好的名字呀……”黎花若有所思地说着,“肯定是过耳不忘。以后要多多向秋霞师姐学习。”

“哪里哪里,我们相互学习,一起把‘等你回家’专栏做起来。”

陈秋霞被说得有些心虚,她的文字水平实在是不太拿得出手。要不是她姑姑在报社当领导,还有华中大学高材生这个光环加持,她可能早就混不下去了。这次给她安排一个文字水平过硬的新人,就是她跟姑姑软磨硬泡来的。刚才看到黎花一副冷冷的样子,她真怕自己压不住这个新人,不过现在看来,要镇住这个师妹倒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