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虎骨酒
- 1980从货郎担开始
- 炸鸡全家桶
- 2300字
- 2025-03-13 12:00:03
老杨头弓着腰,将刚到的《凤城晚报》整整齐齐地码在报架上。
穿着劳动布工装的汉子骑着二八大杠冲了过来,车闸皮摩擦钢圈发出刺耳尖叫,后座的铝饭盒撞得叮当响。
“老杨头,晚报上登没登凤城大集?昨儿厂里机器闹脾气,哥几个折腾到现在才给它顺过毛,硬是错过了大集开集的时间,这会儿就指着晚报过过干瘾了。”
“嘿,要是今儿晚报敢不登大集的事儿,明早准得叫街坊闷拿臭鸡蛋糊满门面儿。这么大的热闹都不记一笔,真当记者同志们都窝报社里嗑瓜子大毛衣不成?”
“得嘞,给我拿一份!”
“......”
“嚯,我得着消息就跟我家那小子说这事,他死活拉不下这个脸面,这下倒好了,钱都让其他知青给挣去了,就他还窝在家里啃老子!”
“嗨,就算你家小子乐意,他拿什么到那集上去卖,是拿你家的锅还是你家的盆,还是灶房里那两条老丝瓜?”
“得了,别吵吵了,你们看这个报道,野猪岭那边的山农也来赶集了,拉了整整三辆板车,将全村人攒的山货全给拉来了。
瞅这照片,山货种类还不少,明儿要不咱也去凑凑热闹,买些山果子回来囤着过年......”
“这主意倒不错,隔壁街的老婶子今儿一大早就赶集去了,说那集里的东西比供销社的要好,价格还贵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不要票,大伙听着就心痒痒!”
“那算我一个,明儿我也去集里开开眼界......”
“......”
“二柱子,别打盹了,赶紧再搬捆《凤城晚报》出来......就剩一捆了?那赶紧给报社打电话,让他们再送两箱过来!今儿这晚报好卖得很......”
“看报看报!新鲜出炉的新闻早知道!凤城大集开市新鲜事儿全在《凤城晚报》里了......”
“老杨头,《凤城晚报》来一份!”
“......”
临山屯,晒谷场。
“蔬菜靠里放,别颠着了,磕着碰着,模样坏了那就卖不上好价格了......新鲜的水果也是,新鲜水果挨着蔬菜放......欸欸欸,这两箩筐装的都是值钱玩意,往边上那辆板车上放,搁中间......”
日头才沉下西边山头,晒谷场上便又闹腾起来了。
五辆板车齐刷刷地杵在场子边,老少爷们哼哧哼哧地往车上码货。
这回不光添了两辆板车,进城的队伍里还添了两背着猎叉的汉子,车辕边挂上了鼓鼓囊囊的火药袋,乌黑锃亮的枪管子比昨儿又多了两根。
二十几号汉子叮叮咣咣忙活了两小时,直把五辆板车撂成了五座小山包。
牛把式蹲在车辕边,眯眼瞅着那颤巍巍的货堆,忽地抄起葫芦瓢,从粮袋里舀了半瓢金灿灿的玉米粒倒到牲畜棚那石槽里,五头黄牛甩着尾巴嚼得欢实。
要知道,这可是春耕开犁才舍得喂的顶年粮!
“吃吧吃吧,明儿爬坡过坎可要使出十二分牛劲,可别给咱撂挑子了!”牛把式拍着牛脖子笑骂,又往石槽里添了一瓢玉米粒儿。
周四海摸着老黄牛那糙得扎手的牛角,道:“牛把式,明儿赶集回来的时候我绕个道去那油坊,给这几个老伙计捎上三五十斤的豆饼打牙祭!”
“哎呦喂,那可算吃上细粮了!“牛把式攥着缰绳眯缝着眼,“这些馋嘴货,见天儿能啃十斤八斤嘎嘣脆的豆饼。就是这金贵玩意儿三毛一斤,队里可舍不得花这钱呐!“
老书记从牛屁股后冒出头来,“睁眼说瞎话!前晌秋收才拉回二百斤豆饼,牲口棚吃得满地渣,当谁没瞧见呢?”
“你给算算日子,秋老虎都过去小半月了,牲口槽早叫它们舔得能照人影儿喽!”牛把式说着往老牛嘴里塞了把嫩草,大牲口嚼得白沫子直往外冒。
“......”
周四海瞅两人斗了一会嘴,便哈欠连天地回家睡觉去了,老书记与牛把式也先后离开了,晒谷场上的大伙也散了场,剩下五条汉子裹着露棉花的破袄盯梢。
眼瞅着月亮爬过头顶,周四海领着自家两兄弟还有新来的两个猎户来换岗,将困得直打盹的五个老哥挨个拍醒。
“回吧,该轮到咱们跟这五车货较劲咯!”
有了昨天的教训,今天大伙儿都学聪明了,货量直接翻了好几倍。
可谁想到货一多,进场反而拖得更慢了,昨天三点半就能进场摆摊,今天愣是折腾到四点才把货拉到摊位上。
今天带的货比昨天多了将近一倍不说,准备时间还比昨天少了半个钟头。
新来的两个猎户连新鲜景儿都顾不上看,撸起袖子就跟周四海他们一起忙活。
你递箩筐我扛麻袋,几个人手忙脚乱赶工,总算是踩着开市的点儿把摊子支棱起来了。
趁着赶集的人潮还没涌进来,周四海抄着手在大集内溜达了一圈。
昨天还只有三两家用长板凳撑场面,这会儿放眼望去,每个摊子都跟量过似的,整整齐齐一般高。
清晨五点,主干道已涌入密集人流,人们如涓涓细流般从主干道分散到各个角落。
眨眼间,整个市场便被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填满。
不少顾客手中紧攥着报纸,对照版面信息张望片刻后,突然眼睛一亮,径直朝那满脸风桑的知青娃娃们支的摊子走去。
显然昨日采访确实见报了,但报道的是那些返城知青,并没有自己这个庄稼汉。
正当周四海为自己没能登报而惋惜时,忽地一人拱开人群挤到摊前,胳膊肘夹着的报纸哗啦抖开半幅对着摊子比了又比,这才笑道:“周老弟,还真是你呐!”
“哟,陈师傅,你也赶大集来了啊!”
周四海一抬头便认出这人是国营饭店里的厨子陈师傅,除开柿子蘑那一回接触外,往后几次进城也给他那送去了不少山珍野味,两人还算熟络。
“那可不是,昨儿看报纸时候就觉着眼熟,又是野猪岭又是山货的,我寻思准是你来赶大集了!今儿个特意绕过来看,果然逮着你了!”
“哈哈,这么喜庆的事儿可不得凑个热闹,乐呵乐呵!”
“就是你小子也太不够意思了啊,屯着这么多新鲜玩意儿,平时赶集就拎点家常货糊弄我!”
“哎哟,陈师傅您可别寒碜我了!我这儿拢共就这点儿茄子豆角干木耳,您国营大灶啥山珍海味没有哇?我这小门小户的哪敢往您跟前凑啊!”
“周老弟你这话说的!麻袋不抖开我咋知道里头有没有金疙瘩?”
“得嘞!你要瞧得上眼尽管吱声,明儿赶早我给你送到灶上去!保准带着露水珠儿的新鲜!”
“周老弟,你这摊子底下藏的货可比面上的金贵......”陈师傅那圆滚滚的身子往下一蹲,薅住周四海的领子把人拽得歪斜,嘴里喷着旱烟味儿,凑到他耳边低声道:“虎骨酒,能整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