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池塘里抓鱼

这两日,许建业都在大姐家里帮忙,大姐夫一如既往,白天在家里干活,晚上去砖厂干到12点,就为了多挣个一块五。

许建业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是尽快将酒厂转起来。

只有转起来后,才会需要人手,扩大规模,才能在酒行业凋零的九十年代初,站稳脚跟。

周六一早。

许建业扛着一把泥锹,带着两个小外甥去刘家庄旁边的池塘给田里放水。

大姐夫把田翻好了,今天要做的,就是先蓄水。

然后再插两天的秧苗,大姐家的双抢就算正式结束。

许建业的任务,就是去池塘里放水,把水引到大姐家的田地里。

刘家庄的旁边有三口池塘,许建业要去的,是西边的那一口,挨着许家庄。

在农村,池塘的作用是蓄水,每个村子的周围都会有几口。

田地里秧苗需要灌溉时,就会从池塘里放水,通过四通八达的水沟,引到自己的田地里。

农业发展这几十年,水渠网络被建设的四通八达,基本上所有田都能得到灌溉。

但,稻田的用水量很大,一口池塘的水不够用怎么办?

总不能等着老天来下雨吧,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村子里的池塘干了,但是村子还需要用水,可以向水库花钱买水。

最近的水库离这里十几里地,双抢的时候,不光一个村子缺水,大家都缺,所以买水也要排队。

比如说,许家庄的池塘水不够,向上游水库交钱买水,买下一个时间段,水库就会开闸放水,在这个期间内,水是你们村的。

但问题来了,水从上游水库流下来,会途径很多村子,如果有人把水渠挖开,偷水怎么办?

水库只管放水,不管看水。

这个时候,生产队就会动员各家各户,出一个人,沿着水库和村子间,每一段路,安排一个人来值守,防止被人偷水。

确保整个蓄水期间,水能流到自家村子的池塘。

没办法,偷水的现象太普遍了,每次放水总会损失不少。

买水的钱,会通过生产队,平摊到每户农民家里。

对于农村来说,水就是生命,因为水源问题,两个村子之间产生械斗,那也是见怪不怪。

夏天用水量最大,一般到了8月份,大部分的池塘都会干涸。

整个秋冬季节,也是蓄水的季节,如果水没有蓄够,等到初夏时,还需要向水库买水。

所以,一般的农村周围都会有几个池塘,用来蓄水灌溉农田。

许建业提着泥锹,挖开池塘的缺口,水流顺着沟渠,流向了大姐家的田里。

实际上,放水的时候,最好也有人看着,保不准自己村里也会有人偷点水。

没办法,资源就那么多,你水多一点,庄稼长的好,收成就能多一点。

汩汩的水流带着丝丝凉意,许建业抄起水,洗了一把脸。

两个小外甥,卷着裤腿在水渠里摸起了鱼。

农村孩子,能玩的游戏不多,要么上树掏鸟窝,要么下河摸鱼,这对于他们来说,近乎没有成本。

赤水河肯定是不能让孩子下,周边的池塘小沟,下去摸摸鱼没什么问题。

许建业站在田埂上,看着两个外甥玩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一条条的小鱼被抛到了田埂上,其中还夹杂着好几条泥鳅。

小外甥用狗尾巴草从泥鳅的腮里穿过,一个个串了起来,提在手里。

这样的场景,让许建业不由地想起了小时候。

小时候,他经常暑假回到许家庄来玩,那会爷爷奶奶还在,田地还没有分配到户,吃的还是大锅饭。

田地里还没有用那么多的农药化肥,遍地的水沟稻田里,想要抓鱼不要太简单,至于老鳖乌龟这些,经常也能遇见。

许建业小时候和大牛在沟里抓鱼,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奶奶做的粉蒸泥鳅,滑溜的泥鳅入口即化,他一人能吃一碗。

那会泥鳅遍地都是,想要抓满一竹篓并不困难。

只可惜,随着责任田到户后,田地里的农药化肥使用的越来越多,小沟里的鱼虾也是越来越少。

再往后十年,农村的水沟里想要找见个泥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许建业正蹲在田埂上瞧着,却听见身后有人喊自己。

“许建业……”

许建业下意识回头,只见池塘岸边,正有个身穿碎花连衣裙,手里提了个包的女人朝这里走来,一头港式大波浪极为时髦。

许建业愣了片刻,还以为来人是陈方芳,直到对方瞧见自己,又喊了一声“许老板”。

许建业这才回过神来,没想到是董春梅来找自己。

“董老板,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酒快卖完了,上门催货来了。”董春梅笑盈盈上前,自己找到许家庄,看到了酒厂,一路问着人才找到了这里。

听到酒要卖完了,许建业心中一喜,这比自己估算的速度还要快不少。

当即说道:“行,家里还有200瓶的库存,我这就给你送去。下次我每周定期送货,就不用你亲自跑一趟了。”

这几日晚上,趁着空闲时候,母亲和小妹又装了200瓶酒,没想到这才几天就派上用场了。

“不着急,要不,等你这忙完再说?”董春梅知道现在是双抢,看许建业这架势,应该在放水。

“不耽误,我来回送一趟2个小时,走,咱们回厂子去。”许建业说完回头嘱咐两个外甥,“去和你们妈说一声,舅舅去一趟县城,马上就回来。”

“这两个小孩长得真好,来,吃点糖!”董春梅从包里掏出大白兔塞在两个外甥手里。

“谢谢姐姐。”两个外甥道了声谢,提着一把狗尾巴草吊着的泥鳅,小跑着离开了。

董春梅“噗嗤”一笑,自己一下比许建业小了一辈。

许建业扛着泥锹,带着董春梅朝许家庄走去。

两个外甥手里攥着大白兔,一路小跑,等到了田埂旁,正好碰到准备下田的许娟。

望着孩子手里的泥鳅,她笑道:“去跟你们舅舅多抓点,中午给你俩炒一盘。”

领头的大儿子擦了下鼻涕,赶忙说道:“妈妈,来了个漂亮的姐姐把舅舅领走了。”

“舅舅说他要去一趟县城。”小儿子补充了一句。

许娟愣了两秒,当即想起母亲说过,建业前两天相亲来着,没想到现在女方竟然找上门来了。

她当即一拍大腿,激动道:“好事,好事啊!你们就快要有舅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