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 大明:开局锁定朱标,朱元璋慌了
- 江东赵括
- 2210字
- 2025-05-12 00:45:37
朱标迟疑片刻。
陆澜无功绩无根基,官职太高,会引起朝野议论,官职太低,不能发挥陆澜所长,又恐陆澜心有怨气。
陆澜启奏道:“陛下,太子,臣尚未有所建树,官职不宜过高。臣认为,保留世袭指挥使官职,再兼任一个五六品的文官官职即可。”
他自有考虑,不想担任高官。
身处洪武年间,官职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危险。
就如一个“空印案”,杀光户部系统和省、府、县级的主官。
这个时势,当官的,以为自己兢兢业业,从不贪赃枉法,就会没事?
那就太天真了!
洪武年间,一件小事,就能牵连一大片。
不知多少人,到死都不知道,为何自己会莫名其妙牵扯入案!
朱元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道:“正合朕意!朕有意将你栽培为文武双全之人才,循序渐进,才能根基牢固。陆澜听封。”
陆澜跪地行礼。
“封陆澜为左军都督府麾下指挥使,随机听宣,又封为东阁大学士,上朝议政。”
“谢陛下隆恩。”
东阁大学士,正五品。
此时的大学士,并非明朝后期的大学士那般显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职位后,直接管辖六部,并设立殿阁大学士。
这些殿阁大学士,仅为顾问角色,职责为“备顾问”、“协理文书”,并无决策权。
而且品级不高,仅为辅助皇帝处理文书的秘书班子。
陆澜面带笑意,他对这个官职,很满意。
没有权力,就不会犯错,难以受牵连。
安全为上。
朱标却不满意,劝道:“父皇,此职位是否太低了?儿臣认为,至少也要授予翰林学士官职。”
翰林院是朝廷重要的文职机构,既是文化中枢,也是皇帝身边的顾问班子。
主要负责起草诏书与文书,并参与朝廷的机密和决策。
翰林学士虽是正五品,但因接近皇权,影响力极大。
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望向陆澜。
陆澜推辞道:“臣此前未曾为官,尚有诸多学习之处,假以时日,若得到陛下和太子认可,再调整官职也不迟。”
言之有理,朱元璋点头赞同,朱标无话可说。
陆澜趁机进言:“臣有一不情之请,恳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有些意外,不情之请?
却面不改色,道:“奏。”
“臣要进入李家核心,必与李氏交好。一夜夫妻百日恩,臣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在此恳请陛下,若李家犯事,可否宽恕李氏?”
史载,李家被满门抄斩。
陆澜对于李琰,由当初的恻隐,到当下的怜惜,实在不忍她死于非命。
朱元璋脸色一沉。
李善长不犯事则可,犯事必重罪,岂可留下祸根?
斩草必除根。
朱标看了一眼陆澜,心里叹息一声,想不到这小子还重情重义。
他深受儒家教育,对仁义极为看重,陆澜此举,深受他的认同。
既然如此,何不出言相助?
“父皇,韩国公劳苦功高,即便将来犯事,放过一个孙女,也无关紧要。
况且,李祺是驸马都尉,看在皇妹份上,也不宜过于严苛。”
朱元璋神情一震。
他即刻想起了乖巧的长女朱镜静,也想起了上午燕王朱棣曾为她求情,不由得长叹一声。
血浓于水,他也不想见到女儿下半生悲痛欲绝的情形。
陆澜道:“臣时常听到爷爷提及陛下与孝慈高皇后的往事,内心极为敬仰,向来以此来衡量自己。李氏乃臣之发妻,实在不忍心她遭此劫难,请陛下恩准!”
孝慈高皇后,即朱元璋的马皇后。
闻言,朱元璋面色骤变。
朱标见状,暗叫不妙。
父皇与母后感情极好,母后薨逝后,父皇非常悲痛,变得更为暴戾。
父皇允许臣民纪念母后,还亲自推动对其神化,但绝不允许利用母后的名义,谋求个人利益。
陆澜此言,虽是褒扬母后,却有利用之嫌,只怕会触怒父皇。
他赶紧说道:“正是,儿臣时常想念发妻常氏,夜不能寐。陆指挥使有此请求,乃人之常情,亦是其重情义的体现,请父皇成全。”
朱元璋沉默良久。
对于李氏的生死,他并不放在心上,一个弱女子,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他更多考虑的,是长女朱镜静的处境。
燕王朱棣的求情,一直在他脑海浮现。
若不伤害静儿太深,那她的丈夫和儿女都要赦免。
连李善长的儿子和孙子孙女都可赦免,还差另一个孙女么?
况且,将来欲要杀她,可随便安上一百条罪名,如今答应又有何妨?
“准奏!陆澜,你须好生利用与李氏的关系,尽快成为李家新一代的核心,以探取更多重要的信息。”
陆澜忙跪地谢恩。
他心中欣喜万分。
今天是个好日子!
一次见到了明初著名的人物,洪武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和永乐皇帝朱棣。
提前解决了将来陆家受李家牵连而灭族的危机。
又为妻子李氏求得生路。
那么,一直困在他心头的难题,全部迎刃而解。
日后,可放心与李氏琴瑟和鸣了。
朱元璋挥手让陆澜退下。
陆澜走后。
朱元璋对朱标道:“标儿,陆澜此人,你如何看?”
“儿臣认为,此子胸有丘壑,高瞻远瞩,必为肱股之臣!”
朱元璋不置可否,在他看来,陆澜虽有才气,却未达如此高度。
“那你可知,朕为何准许留给李氏一条活路?”
朱标道:“父皇慈悲为怀,体贴臣下,令儿臣万分敬佩。”
他想不出缘由,唯有说此奉承之语。
朱元璋啼笑皆非,自己嗜杀成性,竟被儿子说成慈悲为怀。
他脸色一正,道:“此子才气过人,又精通阴阳术数,若身上无缺点,便难以控制,那朕必杀之,以绝后患!幸好,此人过于注重情义。”
朱标面露疑惑之色:“注重情义?这不是优点吗?”
朱元璋冷笑:“过于重情重义,就容易受情感牵绊,从而缩手缩脚。对于此人,你用心结交即可,他必是士为知己者死之人。”
“必要之时,可以其妻儿及陆家为质,迫其就范!”
朱标垂头答道:“儿臣受教。”
心中却不以为然,待人以诚即可,何必用上如此狠毒的手段?
朱元璋看穿了他的心思,冷冷道:“驭人之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诱之以利,胁之以威。看到人的优点,固然可喜,但看到人的缺点,更为重要!”
“对于陆澜此人,你必须好生利用其妻儿、亲属及挚友,以牵制着他,否则,你便无法掌控!”
朱标思索良久,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