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平县,寒露。
北坡的秋色像打翻的砚台,赭石与藤黄在山林间肆意流淌。林小满攥紧桑皮账本,草鞋底的蓍草纹在湿滑的山径上印出浅痕。晨雾未散,枫叶上的露珠坠在账本边角,将“张村田亩“四字洇成团团墨晕。
“第三道弯的青苔最滑。“沈砚之的声音从身后半步传来,裹着松烟墨香,“去岁陈典史在此跌折了算盘......“话音未落,小满的草鞋突然打滑,账本脱手飞出,枫叶书签在空中翻出绯红的弧光。
电光石火间,沈砚之的指尖勾住她腕间束袖的靛蓝丝绦。两人顺着陡坡滚落,枯枝败叶簌簌作响。小满只觉天旋地转间,后脑被温热掌心护住,鼻尖蹭过月白衫领上淡淡的药香。
“咳...小娘子可伤着?“沈砚之的嗓音闷在胸腔,震得她耳膜发痒。小满睁眼,正对上他泛青的下颌——那里沾着片枫叶,叶脉间凝着血珠。
她慌忙撑起身,掌心按到尖锐碎石:“沈公子!你的背......“
沈砚之倒抽冷气,却将伤处往荆棘丛里藏:“不妨事,家父常说读书人...“话到一半突然噤声,原是挪动时扯到后背伤口,月白绸料渗出点点猩红,在秋阳下宛如落梅。
小满咬唇扯下束发丝绦,靛蓝绸布浸了晨露,凉意激得沈砚之一颤。“别动。“她跪坐在枯叶堆里,指尖挑开破碎的衣料。三道血痕横贯肩胛,边缘沾着褐色泥污。
“你的背......“小满伸手想去查看,却在触到他衣料时慌忙缩回,指尖仿佛被枫叶的锯齿划破般发烫。
沈砚之慌忙起身,背过身整理长衫:“不妨事,“他弯腰捡起账本,指尖在枫叶书签上停顿半秒,“小娘子的枫叶书签,倒比我的地形图管用。“
小满系结的手一抖,绸布勒进伤口。沈砚之闷哼一声,额角沁出细汗,却仍强笑道:“昔年韩夫子游历山川,见枫叶悟出'一叶知秋'的赋税法,今日我们......“
“沈砚之!“小满突然拔高声音,惊飞了枝头寒鸦。她捏着沾血的绸布,眼眶发烫,“你当自己是铁打的算盘珠?这般重的伤还念叨什么赋税!“
话被陡然响起的铜铃声打断。山道上传来货郎悠长的吆喝:“艾草膏——新采的艾草膏——“小满眸光一亮,抓起账本就要起身,却被沈砚之拽住袖角。
“使不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潮红,“女儿家怎好...怎好当街解衣问药...“
小满怔了怔,忽然扑哧笑出声:“沈公子当我是去讨胭脂?“她晃了晃账本,枫叶书签簌簌作响,“上月核账时,货郎王二多缴了三十文艾草税,今日正好抵用。“
沈砚之望着她跃上石阶的背影,忽然想起母亲说的“珠算要诀“——最难的从来不是拨珠,而是明知会错仍要拨下去的勇气。山风卷着艾草香飘来时,他摸出随身算盘,将染血的绸布条系在梁木上,十五档楠木珠映着血色,竟显出几分凛冽。
“忍着些。“小满跪坐在地,药膏在掌心搓得发热,“这艾膏要揉开才见效。“指尖触及肌肤的瞬间,沈砚之脊背绷如弓弦,喉间溢出的闷哼惊落了满枝枫叶。
“疼就说...“小满话音渐低。掌下伤痕纵横,最新那道还渗着血丝,旧疤却如算珠般排列齐整——七岁落水救书童,十二岁火场护账册,每道疤都是沈家公子“迂腐“的见证。
日头攀上中天时,两人相互搀扶着往山下挪。沈砚之的长衫后襟撕成条缕,却固执地要用完好的前襟替小满挡风。途经第三道弯,小满忽然驻足,从岩缝采下一簇紫珠草。
“《齐民要术》载,此草止血最灵。“她将草茎嚼碎敷在沈砚之腕间擦伤处,“就像核账,光看总数不行,得分项列支......“
走到平缓处,小满忽然想起户计房的账本,想起那些画着小太阳和云朵的符号。她偷偷翻开自己的账本,在北坡查田的记录旁画了个牵手的小人,手心里托着片枫叶——这个符号,她从未在任何账册上见过,却觉得比任何算筹都更温暖。
沈砚之看着她低头翻账本的模样,耳尖的红色始终未褪。他摸着后背的伤口,忽然在自己的地形图上画了个小小的背影,前面是捧着账本的小人,枫叶书签的红印落在小人发间——这个符号,他打算永远藏在北坡的地形图里。
沈砚之望着她翕动的唇,忽然截住话头:“小满。“这是他第一次省去敬称,“你看那片枫林。“
漫山红霞中,枫叶书签的原身正在枝头摇曳。小满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虬曲的老枫树上缠着枯藤,藤蔓间悬着个残破的算盘——正是陈典史去年跌坏的那柄。
“那日我在此捡到三颗算珠。“沈砚之从袖中摸出玉色珠子,“本想串作剑穗送你兄长赔罪,却听闻...听闻猎户恶玉器。“
小满怔怔望着他掌心的算珠,忽然想起长柏新得的鹿皮刀鞘——边缘整整齐齐钉着三枚玉扣,原是这般来历。山风掠过算珠孔洞,发出清越嗡鸣,恍如命运拨响的琴弦。
暮色染红山径时,他们终于望见炊烟。沈砚之忽然停步,从怀中掏出染血的绸布:“这个...可否赠我?“不等回答又急急解释,“我是说...这料子与家母绣的蓍草纹......“
“沈砚之。“小满突然连名带姓唤他,在他惊惶的目光中解下腰间香囊,“艾草膏气味冲,用这个遮遮。“香囊上歪歪扭扭绣着枫叶,叶脉用的是他送的银线。
这一晚,小满在油灯下翻开沈砚之的地形图,看见他在险弯处画的小太阳,忽然明白,那些藏在账册里的符号,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标记,而是两颗心在算珠世界里的悄然靠近。她摸着枫叶书签上的叶脉,忽然觉得,这个秋日的北坡,早已在她的人生账本上,记下了最特别的一笔。
户计房的灯火在夜里明明灭灭,沈砚之对着地形图轻笑,指尖划过那个牵手的小人。他忽然想起母亲说的“好的缘分,像算珠相碰,看似偶然,却是早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