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人之下
- 大秦:师从白起,杀神降世
- 文丑然颜良
- 2057字
- 2025-03-20 00:10:06
范雎看了一眼秦昭襄王,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才娓娓道出。
“前几日,有人来我这状告武安君,说是武安君徇私舞弊,借着自身的名头,不仅偷偷放走了一名杀人犯,还找人替那人去死。”
“我当然是不信的,毕竟那可是武安君啊,所以我就命人去查,治状告那人一个污蔑罪,谁曾想......”
“谁曾想这件事还真是武安君做的?”
秦昭襄王抿了一口茶,脸上带着几分玩味。
“王上英明。”
范雎拜服在地,没有抬头去看秦昭襄王的神情。
自从他让侍卫召唤那个阳泉君的门客后,事情的经过在他心里就有了大概。
无非就是白起看上了狱里那人,找个了人替死,这件事虽有不妥,但明面上只要大家默契的不提,也就过去了。
可谁知竟然还真有人较真,那可是武安君,又不是小猫小狗,就算你较真又能怎样。
范雎对于这种愚钝的人,连废话都懒得说,就打算让人轰出去。
可下一刻,那人脱口而出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丞相,难道你不想更进一步吗!”
贺阳在紧要关头,想起了神秘人对自己说的话。
想要替他儿子报仇,只有这一个办法,就是拉范雎入局,也唯有范雎,才有资格和武安君碰上一碰。
所以他花费巨金买通了范雎的内侍,让他帮自己提上一嘴。
事情确实也进行的很顺利,范雎召见了他,并详细的询问了经过,他原本以为这样就行了,范雎作为一国丞相,总不至于放任不管。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范雎竟然真的在听完他的叙述后,将他赶出去。
难道这个仇就没办法报了吗?
贺阳不甘心。
他想起了神秘人最后教他的话术,并告诉他,只要这么说,范雎就一定会入局。
而代价,就是他会死。
贺阳对此完全能理解,毕竟这是给武安君和范雎做局,把他留下只会威胁到幕后做局的人。
甚至不止自己,哪怕给自己传话的神秘人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至于幕后做局的人,贺阳也很容易就猜了出来,但是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想要秦吏死。
但是他并没有在当时就应下神秘人,他还凭着自己的努力,说动范雎,想亲眼看着秦吏被斩首。
可是事实就是,面对他这种人,范雎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懒得听。
他只能按照神秘人教导的做。
好在,在他喊出这一局后,范雎的眼神变了,挥手支开了拉他下去的随从。
“你什么意思?”
范雎蹲下身,看着瘫倒在地上的贺阳,眼中闪烁着危险的信号。
“我现在已经是丞相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进一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范雎抽出一把剑,架在贺阳的脖子上,似乎贺阳只要有一句话说不对,他就会出手。
“我说什么,丞相不是明白吗?”
贺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甚至能清楚的感知到,范雎剑身的冰寒。
不过当他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自己是个死人了,所以面对范雎的剑,他反而没有很害怕。
“丞相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据我所知,秦国百姓口中称颂的,可是秦王和武安君。”
“至于范雎大人你,除了在朝堂上,又有几人知晓。”
“若不是武安君不入朝堂,丞相真的还是丞相吗?”
贺阳每说一句,范雎的剑就离他更近一点。
当他说完,剑身上已经有了几分血迹。
“我想范雎大人也不喜欢被人压在身下吧,别忘了,此时的长平还驻扎着大王的军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打起来。”
“到时候,武安君再立战功,范雎大人真的坐得住吗?”
“退一万步,就说范雎大人不介意,但是武安君功劳滔天,范雎大人又怎么确定他没有进入朝堂的想法。”
“呵呵,若是武安君进入朝堂,还会有人拿你当丞相吗?”
“丞相,你要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握吗?”
贺阳的声音宛若恶魔低语一般,萦绕在范雎的耳边。
范雎承认自己的地位比不上白起,贺阳说的句句属实,但是他并没有把白起放在心上。
只不过贺阳今天的一番话,却仿佛唤醒了他,尤其是最后两句。
他可以不去和白起争,但是他能确定白起不会和他争吗?
他可是知道,尽管如今朝堂上只有他一个丞相,但是拥护白起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其他人也不过墙头草,谁势大就会拥护谁,真正属于他的心腹,其实不多。
那么假如真的有一天,白起进入朝堂,他有可能和白起竞争吗?
范雎都不用思考,心里已经给出了答案。
到那时,说不定他就会成为光杆丞相。
范雎叹了口气,放下了架在贺阳脖子上的剑,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贺阳说动了。
贺阳那边也知道,调整了一下身体,跪服在地。
“鄙人贺阳,请丞相就秦吏杀人,武安君徇私一案,再审再议。”
“为我死去的儿子,讨还一个公道!”
“所以,你想怎么做?”
........
“所以,你想怎么做?”
范雎回神,秦昭襄王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重合,只不过在地上的那人,从贺阳变成了自己。
他学着贺阳的样子,努力将自己的私心丢个干净,幻想着自己是一个为民做主的人,一个为求公道的人,语气带着几分坚定。
“臣请召武安君对质,还此案一个清白。”
“至于杀人者,自当按秦律来判,大王撰写秦律,不就是为了明断是非,惩治过错吗?”
秦昭襄王捻起一枚黑棋,在手里把玩。
范雎的心思他自然知道,求清白?鬼才信。
无非是相互争斗罢了,不然别说白起捞一个人了,就算白起把咸阳狱人的都放了,又能如何。
他反倒会高兴一些,至少终于找到了一个借机惩治白起的机会。
不然白起声望高,为人也没有可以令人诟病的地方,功高震主,他才会担心的睡不着觉。
要答应范雎吗?
秦昭襄王想到了至今还在长平周旋的秦赵两军,心里有了决断。
“明日,召开朝议,宣武安君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