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齿轮咬合

林安然抱着一摞《国民经济管理》教材推开阶梯教室门时,走廊尽头的公告栏正贴着新海报——“校团委创业大赛报名截止倒计时三天“。她的帆布鞋突然被地上的香蕉皮滑了一下,差点撞上抱着《资本论》疾走的系主任。系主任的白大褂下摆还在滴水,显然刚从澡堂过来,胸前校徽被水汽洇得发亮。

“林安然!“王丽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来,怀里抱着个牛皮纸袋,“校办厂刚到的日制压缩机,要你签收!“纸袋里掉出张泛黄的订单,抬头写着“临江机械厂1994年第三季度采购清单“,落款处的公章红得刺眼。林安然注意到送货单右下角的小字——“经手人:周子航“,那个总爱在校报上画卡通猪的学长。

教学楼转角处的开水房飘来白大褂特有的消毒水味,林安然捏着鼻子快步经过。突然听见里面传来周子航压低声音的抱怨:“这他妈是实验室淘汰的离心机,当摆件倒是挺配我们创业公司文化墙的。“她嘴角扬起,悄悄把门缝里塞进的《制冷技术手册》抽了出来。手册扉页用铅笔写着“注意:启动前需默念《国际歌》第二段“,笔迹潦草得像是临终遗言。

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林安然攥着被雨水泡软的订单冲进实验楼。配电箱跳闸的瞬间,她闻到了熟悉的松香味道——和父亲实验室里那台老式示波器一模一样。摸到工具箱底层的铁皮盒时,生锈的搭扣发出“咔哒“声,一张泛黄的广交会参展证滑了出来,1990年的油墨印在“振华国际贸易“的钢印上,仿佛还带着东京湾的海风。

“林总!“张慧举着防水布冲进来,怀里护着的二手叉车在积水里打滑,“您要的日本压缩机!“铁皮箱上的“日制“标签被雨水泡得发胀,边缘渗出暗红色的锈迹。林安然突然注意到箱体侧面的编码——ZB-9401,和父亲实验室淘汰设备上的编号完全一致。

校庆典礼当天,林安然穿着借来的灰色西装站在展台后。展台上摆着用可乐瓶改造的冷链展示柜,标签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安馨家超低温仓储解决方案“。突然有位戴金丝眼镜的老者凑近细看,镜片后的目光让她想起档案室里那摞发黄的《杭城大学报》——1987年3月4日版上刊登着父亲与日本专家合影,照片里男人的腕表款式,竟与此刻老者手腕上的浪琴一模一样。

“小姑娘,“老者用带着吴侬软语的普通话问道,“你这展示柜制冷剂...“话没说完,林安然已经掏出钢笔在烟盒背面刷刷写起算式:“采用R134a环保冷媒,能耗降低30%,比传统氟利昂...“她的笔尖突然顿住,烟盒背面不知何时被雨水洇湿,墨迹在“1994“的年份数字上晕染开来。

深夜的物流基地,林安然趴在水泥地上核对账本。手电筒的光圈里漂浮着几只蜉蝣,她忽然想起今天在旧货市场看到的铁皮盒——里面装着父亲实验室淘汰的示波器,外壳上刻着“ZB-9401“的编号。当她把示波器接上叉车电路时,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竟与订单上的生产日期完美吻合,只是最后一行小字被雨水泡得模糊不清:“样品机——仅供广交会展示“。

周子航闯进来时,她正用镊子夹着示波器探针。“振华会的船队明天要来港口!“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他们买通了海关,要把我们走私的那批压缩机...“话音未落,示波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屏幕上炸开一串乱码,隐约能辨认出“1990.7.12“的字样。林安然突然站起来,碰翻了搪瓷缸,褐色茶渍在水泥地上蜿蜒成奇异的函数曲线。

暴雨再次袭来时,林安然站在集装箱堆场的探照灯下。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在脸上,她摸出贴身珍藏的搪瓷缸,缸底沉淀着1993年的茉莉花茶渣。远处海平面上,二十艘挂着“振华会“旗帜的货轮正缓缓靠近,船舷上刷着褪色的标语——“质量就是生命,信誉就是根本“。雨滴顺着她帆布鞋的接缝渗进去,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资本家是不能哭的,除非...“话没说完,探照灯突然熄灭,黑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