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认购证风暴

暴雨砸在证券营业部的玻璃幕墙上,周子航的鲜血在委托单上洇出暗红印记。林安然扯下领带压住他锁骨处的伤口,指尖触到温热血浆时突然想起1995年上证所那根惊天动地的阴线——此刻距“327国债事件“还有两年,但资本嗜血的本性从未改变。

“别碰国债期货。“她又重复一遍,这次刻意放缓语速,“南华集团在期货市场埋了八百个账户,他们准备......“

“你怎么知道南华要狙击国债?“周子航突然攥住她手腕,眼底闪过鹰隼般的锐利。前世采访录音里那个操盘手的醉话在耳边炸响,林安然猛地抽回手,雨伞被狂风吹得翻卷如残蝶。

营业部大厅突然爆发出海啸般的声浪。电子屏上的认购证价格从5800元断崖式跌至4200元,穿中山装的老股民瘫坐在填单台前,手里攥着刚签完的转让协议。

“现在!“林安然拽着周子航冲进贵宾室,“用远东贸易账户吃进所有抛单!“她抓起红色座机拨通陈老板:“我要抵押那批彩电,立刻!“

二十三点十七分,暴雨中的临江证券灯火通明。林安然盯着交割单上不断攀升的数字:327张、589张、1024张......当认购证黑市价跌破3800元时,她突然按住周子航正要签字的钢笔:“停手,等明天《临江晚报》出街。“

次日头版头条的油墨香飘满交易大厅——《证监会严打非法集资,认购证回归理性价值》。林安然倚在贵宾室窗边,看着散户们疯狂抛售昨天还视若珍宝的认购证存单。她特意选了件米色风衣,衣摆扫过成捆的现金时,像收割麦穗的镰刀。

“你怎么料到会有政策出台?“周子航的纱布渗出新鲜血渍,目光却比X光更锐利。林安然将温热的豆浆推到他面前,1993年9月17日的晨光穿过塑料杯,在她掌心投下晃动的光斑。

“南华集团三个月前就开始囤积认购证。“她翻开连夜整理的剪报本,“但当他们持有量超过市场30%时,必然触发监管红线。“这话半真半假,真正的原因是前世此刻,正是认购证神话破灭的开端。

营业部经理小跑着递来最新交割单:远东贸易累计收购认购证5173张,均价3724元。林安然在计算器上敲出记忆中的数字——四个月后,这些纸片将随着上海老八股集体上市暴涨118倍。

“接下来要分三批出货。“她蘸着豆浆在玻璃台面画曲线,“首批在豫园商城挂牌当天抛20%,第二批......“

“你好像亲眼见过未来。“周子航突然打断,从公文包抽出泛黄的琴谱。翻开的《月光奏鸣曲》夹页里,黑白照片上的少女穿着八十年代的确良衬衫,眉眼与林安然有七分相似。

暴雨初歇的黄昏,林安然在码头验完最后一批彩电。张慧举着摩托罗拉汉显机狂奔而来:“安然姐!工商局说要查封夜市摊位!“BP机屏幕上闪着刘老三的威胁:今晚八点前滚出五道口。

“来得正好。“林安然将认购证存单锁进保险箱,“让兄弟们把索尼随身听全换成三无产品,记得在显眼处贴假防伪标。“她扣上安全帽跨上长江750摩托,发动机轰鸣声惊起成群白鹭。

当晚八点十分,五道口夜市灯火如昼。林安然躲在斜对面的杂货铺二楼,看着工商局执法车闪着蓝光驶入街口。刘老三摊位上的“东芝电视机“被成箱搬走时,她快速按下快门——镁光灯照亮的不只是假货,还有执法记录仪都拍不到的暗箱操作。

“这是举报人提供的证据。“次日清晨,林安然将照片摊在工商所长办公桌上,“希望您彻查保护伞问题。“她特意露出衣兜里的记者证——那是用三张认购证从《临江晚报》换来的临时证件。

当周子航带着股权转让协议找上门时,林安然正在计算认购证套现后的现金流。“远东贸易51%的股权,换你未来三年商业决策权。“他指尖点着条款补充道:“我爸说你是二十年来唯一看穿滨江规划的人。“

林安然望向窗外正在打桩的滨江新区,记忆中的物流枢纽此刻还是片芦苇荡。她拔出钢笔在协议上签下名字,笔尖悬在日期栏时突然顿住——1993年9月18日,这个日期在前世档案里被红笔圈出过。

“明天陪我去个地方。“她把协议锁进抽屉,钥匙在掌心硌出月牙印。当年那个改变命运的暴雨夜,父亲就是在滨江三号码头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