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晌午,金花的母亲从床上起身,准备去做饭。
可心里却隐隐担忧起来:“金花去抓药都好一会儿了,怎么还不见回来?这孩子莫不是又跑到哪儿贪玩去了?”
正思忖着,只见金花一瘸一拐地走进家门,脸上挂了彩,额头上还有一块青紫的瘀伤。
母亲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啦?跟人打架了不成?!”
“没有,是不小心摔的。”金花垂头丧气地回答。
原来,金花从树上不慎跌落,所幸运气不错,正好掉进大柿子树下的一小块泥洼里,屁股砸出了一个西瓜形状的坑,头部也遭受了重重的撞击,当场便昏厥过去。
过了一会儿,金花悠悠转醒,她缓缓打量四周,又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身体,发现并无大碍。
这时,金花才留意到,屁股周围全是砍过的竹子桩。她心里一阵后怕,如果当时摔得再偏一点点,就会被尖尖的竹头刺穿,那可就性命难保了!
金花的父亲名叫燕生,年轻时以务农为生,家境颇为贫寒。
直到三十出头,依旧没能娶上媳妇。
后来经人介绍,他娶了一位带着两个女儿的女子。这位二婚的妻子模样极为标致,身材高挑,腰肢纤细,臀部圆润,瓜子脸白里透红,燕生对她是喜出望外,疼爱有加。
这位名叫庆菊的女子,带着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女儿嫁入郑家。
大女儿当时四岁,名叫陈大林;
二女儿年仅两岁,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大家都叫她二小。
后来燕生去给二女儿报户口,才为她取名为郑春花。
燕生一心盼着能有个儿子,可庆菊进门后,头胎生的却是女儿,取名郑秋菊。最后一胎依旧是女儿,便是郑金花。
庆菊生下金花的第一天,总共只吃了四个鸡蛋。
在随后的日子里,主要以米饭和芋头果腹,隔上一两天才能吃上一点肉。月子里本就营养匮乏,又不慎沾了冷水受了凉,身体便逐渐衰弱,疾病缠身。
随着病情日益加重,在金花刚满六岁时,母亲庆菊便与世长辞。
由于小时候没吃多少母乳,金花自幼身形瘦弱,身上没什么肉,但倒也不算体弱多病,身材也不算矮小。
那年秋天,燕生寻思着找陈半仙算上一卦,预测一下家人的运势。
这陈半仙只是视力欠佳,像饭碗、凳子之类的物件还勉强能看见,认人也只能模糊看清脸部轮廓,书本上的字自然是看不清的。
燕生找到他时,陈半仙正坐在自家饭桌旁,他指了指桌对面靠墙的长凳,说道:“坐吧!”
“你是何时出生的?”半仙问道,“哪一年,几月几日?”
燕生稍加回忆,说道:“民国十九年。”
半仙思索片刻,说道:“那就是庚午马年。月、日,还有时辰呢?”
“八月十一,嗯……听金花娘说,是吃完晚饭,天刚擦黑的时候生的。”
半仙微微歪头,挪动了一下身子,说道:“那便是酉时。”
燕生又想起妻子和老三的生辰,便向半仙一一说了。
半仙接着问:“最小的孩子呢?”
“是老四金花,六六年出生,属马,六月初六生的。”
“几时出生的?”
“好像是中午饭后。”
“那应该算是午时。”
半仙看着燕生一家的生辰八字,摇头晃脑起来,紧接着不知为何,浑身突然颤抖起来,一抽一抽的,仿佛抽筋一般。
过了一会儿,颤抖停歇,他便用拇指依次轻点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节,口中念念有词,似在推算着什么。
半仙是这样推算燕生出生年份的:公元 1930年,按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法,为庚午马年。
这一纪年法源自中国远古时期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二者按固定顺序相互配合,构成了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生肖,即子对应鼠,丑对应牛,寅对应虎,卯对应兔,辰对应龙,巳对应蛇,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申对应猴,酉对应鸡,戌对应狗,亥对应猪,人们便用这些生肖来指代年份。燕生出生在太阳刚下山的六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属于酉时。
十二地支将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按每两小时划分为一个时辰。
具体来说,子时以半夜十二点为中点,时间范围是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23:00 - 01:00);
丑时为凌晨一点到三点(01:00 - 03:00);
寅时为凌晨三点到五点(03:00 - 05:00);
卯时为早上五点到七点(05:00 - 07:00);
辰时为上午七点到九点(07:00 - 09:00);
巳时为上午九点到十一点(09:00 - 11:00);
午时以十二点为正午,时间是十一点到十三点(11:00 - 13:00);
未时为下午一点到三点(13:00 - 15:00);
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15:00 - 17:00);
酉时为傍晚五点到晚上七点(17:00 - 19:00);
戌时为晚上七点到九点(19:00 - 21:00);
亥时为晚上九点到十一点(21:00 - 23:00)。
半仙正是利用四个手指,每个手指的三个指节,共计十二个部位,来对应十二地支进行顺序排列计算。
“嗯,”半仙思索片刻后说道,“这老四的命数强硬,但与她母亲的命相冲。不是母亲运势不佳,就是女儿命运坎坷,而且她与姐姐之中,也有一人命数相克。”
按照半仙的说法,老四金花这孩子不好养活,倘若不早点送人,恐怕一家人都难享平安。
燕生听后,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心想妻子的早逝莫不是与金花的命相冲所致?
但他心中仍存疑虑,毕竟听闻半仙也有算不准的时候,是不是该再找其他先生算一算呢?
于是,此事便暂且搁置下来。
当时地里农活正忙,他实在无暇顾及年仅六岁的金花,便任由她四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