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讲义在线阅读
会员

诗论讲义

朱光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3.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7:43:42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诗论》原名《诗学通论》,初成于1932年底。1933年到北大外文系求职时,朱光潜向胡适提交的就是《诗论》,胡适看了大为赞赏,不仅聘朱先生为英文系教授,还邀请他到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此次发现的即是当年朱先生在北大的课程讲义,油印大16开本,封面字为“诗论七月五日装成近代文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每页的边侧都印有“北京大学讲义文七四G出版组印李校(或赵校、宋校)”的字样。正文共七章,约10万字。《诗论》是朱先生的代表作,可以说写了一辈子。这本讲义对读者而言不仅具有理论和审美价值,作为《诗论》的早期版本,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对于考察朱先生的诗学理论发展和学术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研究文学(诗歌)、美学的人可与后来的版本比照,从中见出朱先生诗学观念的变化、学术视野的拓展,以及语言上的千锤百炼。编者对全稿进行了整理校订,并写了详细的后记介绍《诗论》各个版本的演进和朱先生对“诗学”研究的毕生追求,可供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参稽。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光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把作家及其作品放进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与自然与人、社会、教化、伦理、风俗等进行关联性和一体性的审视,突破学科的阈限,以生态的系统观与生态的价值观对我国古代山水诗文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和探究。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以坳典诗文中的山水描写进行观照,揭示其文化内涵及社会背景;中编以中国文学传统中有关山水的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范型进行解析,从中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下编则以文史的站位,参照和
    赵海菱文学19.9万字
  • 会员
    医学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促使社会进化的重要动力。现代西方医学代表了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是帝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方现代医学为帝国内部权力统治的范式,并在整个20世纪对帝国扩张和集权统治产生深远影响。诚如医学史家安德森所言:“西方医学话语对普世主义与现代性的宣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涵益了帝国的欲图。”著作以两方医学史为抓手,从后殖民视角分析20世纪的美国作品,探究自然科
    蒋天平等文学26.6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体系由启蒙、民族、传统、阶级、救亡、建设、现代、新启蒙、先锋、女性与生态话语等组成,随着20世纪20-40年代、50-70年代与新时期的时代变迁而发生阶段性嬗变,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贯穿着启蒙与救亡、阶级与民族、现代与传统等话语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对话,凸显着民族、时代与国家的属性与变迁,并从阐释、强化中华多民族国家认同与超越虚无主义等方面对南方民族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
    吴道毅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在全面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结构要素、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中国文学的时间、空间、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等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的关系,考察了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学生态。本书的“多民族文学”不是少数民族内
    李晓峰 刘大先文学38.1万字
  • 会员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
    于文哲文学34.4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实证考察读者分布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学读者和网络文学粉丝,进而理解他们的“三观”与阅读兴趣构建。然后,以“入场”姿态解析网络媒介对阅读方式的深刻影响,把握网络文学阅读的独特性。而对读者们的书评话语,则抓住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不仅体现读者的欣赏取向和审美心理机制,也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在理解读者批评的基本价值指归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理论,以期从接受之维推进对网络文学的
    周兴杰文学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多重生态视角与立场,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探寻女性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关切女性与自然、男性、文学、社会、文化、性别等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梳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背景与资源,到剖析女性生态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轨迹,再到甄别与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本质差异,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美学形态与内在切换。审视了女性生态写作主体姿态。进而重申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在于女作家以生态审美,
    田泥文学29.1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主要就《圣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圣经》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圣经》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如周作人、海子、冰心、茅盾、顾城、王蒙等文学创作都受到《圣经》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韩素音、张晓风、蓉子、夏宇、斯人几人如何受《圣经》的影响并进行文学创作的。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圣经》在中国的译介、接受以及对中国现代文
    (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文学29.5万字
  • 会员
    爱·摩·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爱德华时代著名的小说家和小说评论家,不仅他的小说,诸如《印度之行》,已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而且他的评论文集《小说面面观》也被视为“英美小说批评的基石”。福斯特提出的小说节奏学说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巧妙运用被公认是他的最大成就之一。本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福斯特五部主要小说中的节奏运用及其产生的艺术审美效果。首先,依据福斯特的简单节奏和复杂节奏理论,探讨了这两种节奏在其小说中的
    张福勇文学2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