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车祸

在家歇了一天,帮着母亲魏秀娟下地干干活。

毕竟家里父亲有残废金和抚恤粮但母亲没有,作为高级合作社的社员还是要下地干活挣工分的。

不去还不行,会有人说闲话。

有心里嫉妒的妇女会说还是革命军人家庭呢,都不参加劳动什么的。

在地里忙活了一天,以江振华的身体回家也是腰酸背疼的。

家里大妹江秋儿也早早的把饭做好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年头十一二岁的姑娘做饭洗衣样样都会,可和上辈子那时候不一样。

吃完饭大家都早早上床睡觉,灯油也是很贵的,而且红星庄人少,买啥东西都要去二十多里路远的镇上。

不过好在有条土路穿村而过,一边通向镇上,一边通向在山里的煤矿里。

这时候坠龙沟还不是单独的区,1952年的时候从河北宛平县划归四九城,并入四九城第16区,设立了京西矿区。

要到明年1958年才会组建坠龙沟区。

坠龙沟的煤矿自古有名,最早辽代就开始开采,而直到2019年大台煤矿才关停,有着近千年的采煤历史,累计开采煤矿2亿多吨。

1957年坠龙沟产优质无烟煤400多万吨,目前还在进行全机械化采煤改造,每年的产煤量供应四九城的一半以上需求。

在家干了两天活的江振华有点待不住了,于是和爹娘都说了一声以后,就一大早拎着枪、背着背篓出门了。

今天江振华不打算去上次的那个野猪沟了,而是准备换个地方。

往镇上那个方向走上十来里地,再拐进深山翻过两个山头,那里有一座山谷,有一群傻狍子经常在那一带活动。

有时候江振华都在感叹,如果自己生活在东北的话,这地图作用就大了。

四九城周边大型野生动物稀少,没熊、没鹿、没虎,能打的只有狼、野猪、羚羊和傻狍子,还不敢放开打。

不知道以前看过那些小说里在四九城打猎的是在哪打来那么多猎物的,种类还不少。

沿着去镇上的路走了一个来小时,江振华准备拐上山了。

这条土路平常过的车不多,拉煤的车一般是用火车,卡车的话一般也不会到这边的矿区,而是去路更好的那几个矿区了。

这条路一般都是去千军台矿区的小路,只有抄近道的车才会从这条路走,一般的车都走大路去了。

江振华拐上山再翻过一个山头,站在山顶上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镇子了,就见到一辆威利斯吉普车飞快的从镇子里出来,向着村子的方向开了过去,车后面则是扬起大片尘土延绵数十米。

江振华嘀咕了一句:“山路还开这么快,以为自己有ABS和ESP啊?”

说完江振华准备继续往深山里走去,却看到远处那辆威利斯吉普车速度很快的进了山路以后,那里有连续几个弯道。

那辆车可能速度过快加上驾驶员准备不足,拐过第一个弯的时候车就有点勉强了,到第二个弯时已经是差点撞到山壁上,司机勉强一把方向把车头扭了过来,没想到前面又是第三个弯道,再打方向时已经来不及了。

远远望去,那辆车从山路中冲了出去,一路翻滚着滚到二十多米深的山沟里。

江振华的眼神很好,甚至能看清刚冲出山路第一个翻滚的时候,副驾驶的位置就有一个人被甩了出来飞到半坡上的一片灌木林里面了。

而那名倒霉的驾驶员可能被卡住了,驾车一直翻滚到沟底才从座位上甩了出来,整个人飞出去了四五米高,落到山沟底下的石堆里翻滚了两圈就不动了。

江振华一拍脑门,这下真出事了。

也不能不管啊,江振华连忙朝着车祸的地方跑去。

那驾驶员肯定没救了,车也变形的一塌糊涂,估计要报废了。

倒是那副驾驶的人早早被甩出来,又撞到灌木丛里多少有些缓冲作用,说不定还有救。

跑了十来分钟江振华这才跑到事故现场,都不用下到山沟里,站在路边时都能看到那倒霉的驾驶员趴在一堆卵石上,身下大片被鲜血染红,一看就是没救了。

江振华朝那片灌木丛赶去,看到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正闭着眼睛躺在地上,左胳膊弯成一个怪异的角度,明显是骨折了。

脸上身上也有不少擦伤,其它有啥伤倒是看不出来。

江振华呼叫了几声:“同志?同志?”

那中年男子似乎还在昏迷,只是嘴里偶尔发出一声呻吟。

江振华也不敢乱动这骨折的人,一咬牙放下背篓,就朝着镇上跑去。

跑了七八分钟到了镇上倒是好办了,到镇政府一喊,就很快有人赶着驴车带着医生和江振华一起出发救人了。

这时候一是民风淳朴,二是这年代能坐车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官的,少部分有钱人有车也不会往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啊。

所以江振华一喊车祸,就有不少人都主动来帮忙了。

赶回车祸现场,医生简单检查了一下发现问题不大,主要是肋骨可能断了两根、胳膊骨折了。

几个人一起把那名中年男子慢慢抬上驴车,让医生陪着向镇里的医院赶去。

随后江振华和大家再一起滑下山沟,去看那名倒霉司机去了。

到跟前一看,这司机不用救了,脖子都快拧成麻花了,但也不能不管。

好在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大家伙也都没少见过死人。

几个人用树枝和绳子做了个简易担架,把这司机抬着绕了一圈抬到路边去了。

江振华则是好奇的走到那辆已经快扁了的威利斯吉普车跟前,车上各种零件飞了一地,车门上很能看清喷涂着四九城第三轧钢厂的字样。

看了两眼,江振华就和大伙一起返回路边,不一会就有马车过来接人了。

到了镇上以后自然有人处理两名死伤人员,一个姓孟的副镇长找到江振华问起了事情经过。

江振华又不心虚,就先介绍了下自己是江北川家的,说了下自己看到的经过。

镇子里的革命伤残军人又不多,孟镇长一听就知道了,再说这两年江振华也没少跑镇上卖猎物,镇政府也有认识他的人。

孟镇长记录完事情经过,就和江振华聊了几句。

江振华好奇的问这事后面怎么处理。

孟镇长说只能先送人治伤,然后报上去查这俩倒霉孩子是哪个单位的。

江振华一想刚才车门上喷的字,就给孟镇长说了一下。

孟镇长一听也是大喜,知道是哪个单位的就省了不少事,自家领导职工自家来处理。

要不然找不到单位的话,这去世的司机还不能埋,放哪哪都不乐意啊。

果然电话呼叫到第三轧钢厂,那边说他们杨厂长早上带着司机到坠龙沟来协调煤的事了。

孟镇长把情况一说,轧钢厂那边急了,拜托镇上先救人,这边马上就有人出发往镇上来。

剩下的事和江振华就没关系了。

江振华和孟镇长还有几个熟人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镇政府大门。

眼看已经半天过去了,江振华也不打猎了。

已经到镇上,想着来都来了,江振华就在镇上逛了一会,买了些糟子糕、小点心什么的,直接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