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在水中不会死,一直在水中才会死。

六月的雨,总是带着一股黏腻的湿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裹住了整个城市。林微坐在画室的地板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面前摊开的画稿上,是一片模糊的、近乎黑色的蓝。

deadline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锋利,冰冷,随时可能落下。甲方需要一组以“海洋”为主题的插画,要梦幻,要治愈,要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流动”。

生命的流动?林微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她只觉得自己像一块被扔进深海的石头,正在不断下沉,下沉,周围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和压力,哪里有什么流动的生命,只有窒息的绝望。

画布上的蓝色,起初是想描绘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可不知从何时起,她的笔触越来越沉,越来越暗,蓝色里掺杂了太多的灰和黑,变成了深海沟堑里不见天日的颜色。每一笔下去,都像是在往自己身上堆砌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

“太差了……”她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画纸上粗糙的纹理,“完全不对……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也不是我想要的……”

自我否定的声音像潮水一样,一波波涌来,拍打在她的心上。“你根本没有天赋,”那个声音说,“你只是运气好,接到了这个单子,现在露馅了吧?你看你,连最简单的‘海洋’都画不出来。”

她抱住膝盖,把脸埋进去。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持续不断的雨声,和自己胸腔里那越来越快、越来越沉重的心跳声。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是焦虑,是自我怀疑,是那种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只能独自面对一切的孤独和恐慌。

这就像水。

她曾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比喻,说负面情绪就像水。人天生就在水中,无法逃避。短时间待在水里没问题,甚至可以享受水的清凉,但如果一直沉溺其中,不懂得挣扎,不懂得抬头换气,最终就会被溺死。

以前她觉得这个比喻很有意思,现在却只觉得无比贴切,且残酷。她感觉自己现在就在那片名叫“负面情绪”的深水里,快要溺死了。喉咙里仿佛真的呛了水,又腥又涩,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砸在画稿上,晕开一小片更深的暗色。

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告诉父母?他们只会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然后絮絮叨叨地让她回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告诉朋友?她们或许会安慰几句,但谁又真的能感同身受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奔波,谁有精力来打捞她这块沉在水底的石头?

手机在一旁震动了一下,是编辑发来的消息:“微微,进度怎么样了?甲方那边有点急了。”

林微看着那条消息,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却一个字也打不出来。急?她怎么会不急?可越是急,那片水就越是汹涌,越是把她往下拖。

她干脆按灭了手机屏幕,仿佛这样就能隔绝掉外界的一切催促和压力。她蜷缩在墙角,感觉自己的体温正在一点点流失,就像在冰冷的海水中,生命力被一点点抽走。

或许,就这么待着吧,她想。反正也游不动了,反正也看不见岸在哪里。就这样沉下去,是不是就不会再这么累了?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雨似乎小了一些,变成了淅淅沥沥的样子。林微的眼泪哭干了,只剩下一种空洞的疲惫感,像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的狼藉。

她站起身,双腿发麻,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潮湿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稍微驱散了一些画室里沉闷的气息。

楼下的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行人撑着伞,行色匆匆。林微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像一个溺水者,茫然地看着水面上漂浮的一切,却无力抓住。

她需要出去透透气,哪怕只是短暂地逃离这个充满了失败和自我否定的空间。随便套上一件外套,她抓起钥匙,甚至没顾上看镜子里自己红肿的眼睛和凌乱的头发,就推门走了出去。

雨还在下,不大,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带来一丝冰凉。她没有打伞,任由雨水落在身上,仿佛这样能冲刷掉一些内心的污浊。她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想远离那间画室,远离那张让她窒息的画稿。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街角那家她常去的独立书店。这家书店藏在一栋老建筑的一楼,门口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几株绿植,此刻被雨水洗得发亮。

林微推开门,风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书店里很安静,只有轻柔的音乐和翻书的声音。暖黄色的灯光驱散了外面的湿冷,带来一种安心的氛围。她深吸一口气,感觉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点。

她习惯性地走向角落里那个靠窗的位置,那里视野好,也相对僻静。然而,今天那个位置已经有人了。

是一个男人。

他背对着门口,坐在窗边,正低头看着手中的书。他穿着一件简单的浅灰色连帽衫,帽檐微微压着,遮住了一部分侧脸。窗外的雨丝在他身后形成了一道朦胧的背景,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幅色调柔和的水墨画。

林微愣了一下,准备转身去别的地方,却在这时,男人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微微侧过头来。

那是一张很干净的脸,轮廓算不上多么深邃,但线条很柔和。鼻梁高挺,嘴唇的弧度带着一丝天然的温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平静得像雨后的湖面,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沉静,却又没有丝毫的锐利,反而让人觉得很舒服。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了一下,大概是看到了她湿漉漉的头发和略显苍白的脸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但很快就移开了,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又重新低下头去看书。

林微莫名地松了口气,找了个离他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随手从旁边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的思绪还是飘回了那片“深蓝色”的画稿上,飘回了那种溺水般的感觉。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雨彻底停了,阳光竟然试探性地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透过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那个男人合上书,站起身,似乎准备离开。他经过林微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

林微下意识地抬起头。

男人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不大,像是随手拍的风景照。他看了看林微,又看了看手中的照片,然后,出乎林微意料地,他把照片放在了她面前的桌子上。

“这个,”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温和低沉,“送给你。”

林微愣住了,看着那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片海,不是她画稿上的深海,而是一片在暴风雨后初晴的海面。天空中还有未散的云层,但已经有金色的阳光穿透下来,洒在翻涌的浪花上,海浪拍打着黑色的礁石,溅起洁白的水花。画面充满了力量,又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平静和希望。

“这……”林微抬起头,想问问他为什么要给她这个,但男人已经转身,朝着门口走去。

他走到门口,风铃再次响起。他在门口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水很危险,但也很美。别一直沉在水底,偶尔抬头看看阳光。”

说完,他便推开门,走了出去,很快消失在雨后的阳光里。

林微坐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张照片,指尖能感受到相纸光滑的质感。男人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她那片沉寂而浑浊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水很危险,但也很美。

别一直沉在水底,偶尔抬头看看阳光。

他是怎么知道她感觉自己在“水底”的?他是在安慰她吗?还是……只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林微看着照片上那片在阳光下闪耀的海,又看了看窗外重新变得明亮的天空。心里那片沉甸甸的深蓝色,似乎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阳光,照亮了那么一点点缝隙。

她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给她这张照片,说这番话。但那一刻,她握着那张照片,感觉冰冷的手指似乎有了一丝暖意。

就像一个在水中挣扎了很久的人,突然看到了远处水面上透下来的光,虽然依旧不知道岸在哪里,但至少,知道了水面之上,还有阳光。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画稿的压力依然存在,自我怀疑的声音也并未完全消失,但那张海边的照片,被她贴在了画室的墙上,就在她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每次看到照片上那道穿透云层的阳光,和那片在风浪后依然壮阔的海,她心里那片“深蓝色”的水域,就会泛起一丝涟漪,不再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沉寂。

她开始尝试着,像那个男人说的那样,“偶尔抬头看看阳光”。

当焦虑感再次袭来,当那个“你不行”的声音在脑海里回荡时,她不再只是一味地蜷缩和自我否定。她会停下手中的笔,走到窗边,看看外面的天空,哪怕只是一片普通的云彩,也试着去感受它的形状和颜色。

她还做了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她开始写日记。不是那种记录日常琐事的日记,而是专门用来记录情绪的日记。

“今天又觉得画不下去了,看到那张画稿就觉得恐慌。心脏跳得很快,手心冒汗。我好像又沉到水里去了,周围都是黑的。”

“但是今天在书店遇到的那个男人,他给了我一张照片,说水很美,让我别一直沉在水底。他的眼睛很平静,像没有风浪的湖。看着照片,好像真的没那么难受了。”

“或许,我真的不应该一直待在水里?可是,我不会游泳啊……”

写下“不会游泳”这几个字时,林微的笔尖顿了顿。

是啊,她不会游泳。在情绪的这片“水域”里,她一直都是那个只会胡乱扑腾、甚至连怎么保持漂浮都不知道的人。遇到风浪,只会往下沉,然后等着被淹死。

那个男人说“水很危险,但也很美”,可如果连游泳都不会,又怎么能欣赏到水的美,而不是被它吞噬呢?

这个比喻一旦形成,就变得格外清晰。负面情绪是水,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短时间接触没问题,但要想在这片“水域”里生存,甚至活得更好,就必须学会“游泳”——学会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如何调控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控制。

可是,谁来教她呢?

她想起小时候学游泳的经历。爸爸把她扔进泳池,她吓得哇哇大哭,喝了好几口水。后来是教练一点点教她憋气,划水,换气。可是在情绪这片“水域”里,没有教练,没有爸爸,没有人告诉她,怎么憋气,怎么划水,怎么换气。

“世界上没有人来教我们这些。”林微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心里涌起一股酸涩的无奈。

这天下午,她接到了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大学同学的电话,约她去参加一个社区组织的免费游泳体验课。“听说对缓解压力很有帮助,一起去玩玩吧?”同学在电话里说。

放在以前,林微可能会找借口拒绝,但不知怎么的,听到“游泳”两个字,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男人的话,和自己日记里写下的“不会游泳”。

也许……这是一个契机?

一个笨拙地、开始学习“游泳”的契机?哪怕只是 physical上的游泳,或许也能让她对“在水中如何呼吸”这件事,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鬼使神差地,林微答应了。

换上泳衣,站在社区泳池边,消毒水的味道刺鼻。看着不算深的蓝色池水,林微的心脏还是不争气地加速跳动起来。小时候被扔进泳池的阴影还在,那种无助和恐惧,和她面对负面情绪时的感觉,竟然如此相似。

“别害怕啊,微微,我在呢!”同学拉着她的手,先下了水,“水很暖和的,下来吧!”

林微深吸一口气,像赴死一样,慢慢把脚伸进水里。水温确实不低,但那种被液体包裹的感觉,依然让她感到不安。她紧紧抓着泳池边缘的扶手,一步一步往下走,直到水没过了她的胸口。

“放松点,别这么紧张。”同学在旁边鼓励她,“先试试憋气,把脸埋进水里,慢慢吐气……”

林微照做了,可刚把脸埋进水里,就忍不住呛了一口水,剧烈地咳嗽起来。鼻腔里火辣辣地疼,恐慌感瞬间攫住了她。

“我不行……”她抹着脸上的水,声音带着哭腔,“我真的不行……”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第一次都这样,呛水很正常。”

林微猛地回头。

阳光下,站着一个人。他穿着简单的泳裤,手里拿着一条毛巾,头发还有些湿,显然也是刚游完。阳光勾勒出他结实的肩背线条,脸上带着水珠,眼神依旧是那样平静温和。

竟然是那天在书店遇到的那个男人。

他怎么会在这里?

男人似乎也认出了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了笑,走近了几步,站在泳池边,对她说:“别紧张,身体放轻松,越紧张越容易呛水。就像……”他顿了顿,像是在思考合适的比喻,“就像面对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你越是抗拒,它就越会缠着你。”

他的话,又一次精准地戳中了林微的心事。

她愣愣地看着他,忘了咳嗽,也忘了恐慌。

男人蹲下身,视线与她齐平,继续说道:“学游泳,首先要学会和水相处,不是对抗它。感受水的浮力,试着让身体漂起来。换气也很重要,不能一直憋在水里,也不能一直把头露在外面,要找到节奏。”

他伸出手,示意林微:“来,把手给我,别抓着扶手,试试放松身体,我带你漂一下。”

林微犹豫了一下,看着他伸出的手,干净,有力,掌心似乎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温度。她想起那张海边的照片,想起他说的“别一直沉在水底”。

或许,真的可以试试?

她颤抖着,慢慢松开了抓着扶手的手,将自己的手,放进了他的掌心。

第四章:第一次换气

男人的手掌很温暖,也很稳,包裹住她冰凉且微微颤抖的手。

“别怕,”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身体放轻松,想象自己是一片叶子,漂浮在水面上。”

他没有用力拉她,只是引导着她,让她慢慢松开紧绷的身体。林微能感觉到水的浮力,那是一种既陌生又奇妙的感觉。她紧绷的肌肉一点点放松下来,身体果然不再像刚才那样往下沉了。

“对,就是这样,”男人的声音带着鼓励,“现在,试着把腿也抬起来,不要用力踩水。”

林微咬着牙,尝试着把腿轻轻抬起,果然,在男人的支撑和水的浮力下,她真的漂了起来,虽然姿势还有些僵硬,但不再是那种随时会沉下去的恐慌感了。

“接下来,试试换气,”男人说,“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把脸埋进水里,慢慢地、均匀地把气吐出来,像吹泡泡一样。吐完了,抬头,再迅速吸一口气。动作要连贯,别着急。”

他耐心地讲解着,甚至自己先做了一个示范,动作流畅自然,就像一条在水中自在游动的鱼。

林微看着他,心里那点对水的恐惧,似乎真的减少了一些。她点点头,按照他说的,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脸埋进水里。

水的包围感再次袭来,但这一次,因为有他在身边,因为有了刚才漂浮的经验,她没有那么害怕了。她试着在水里慢慢吐气,果然看到一串串细小的泡泡从嘴边升起。

“很好,”男人的声音透过水层,模糊地传来,“吐气……慢慢吐……好,抬头,吸气!”

林微抬起头,贪婪地吸了一口空气,水珠从她的发梢滴落。她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是一种带着劫后余生和些许兴奋的笑。

“我做到了!”她看着男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我真的做到了换气!”

“嗯,”男人也笑了,眼中带着赞许,“第一次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

他松开了握着她的手,但并没有离开,只是在她身边不远处,保持着一个让她感到安全的距离。“现在,试着自己来一次,从漂浮到换气,慢慢来。”

林微深吸一口气,学着刚才的样子,放松身体,让自己漂起来,然后埋脸,吐气,抬头,吸气。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甚至在抬头时不小心又呛了一小口水,但这一次,她没有立刻慌乱,而是咳了几下之后,又重新尝试。

旁边的同学看得目瞪口呆:“微微,你可以啊!刚才还吓得不行,现在怎么……”

林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目光下意识地看向那个男人。

他正靠在泳池边,看着她,眼神平静而温和,像一个耐心的观察者。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这一刻,林微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就像一个在“情绪之水”里已经学会了游泳的人,而他,正在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向她展示,如何在这片危险而美丽的水域里,找到呼吸的方法。

游泳课结束后,林微换好衣服,在泳池门口又遇到了那个男人。

“谢谢你,”林微走上前,真诚地说,“今天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吓跑了。”

男人摆摆手:“没什么,只是刚好碰到。”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你就是那天在书店……拿着画稿的那个女孩?”

林微愣了一下,没想到他还记得。她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嗯……那天状态不太好。”

“我看出来了,”男人说,“你的眼睛里,像有一片快要下雨的海。”

他的比喻很贴切,也很温柔,没有丝毫冒犯的意思。林微的心微微一动。

“我叫沈屿,”男人主动伸出手,“‘岛屿’的‘屿’。”

“林微,”林微握住他的手,“‘微风’的‘微’。”

沈屿,岛屿。林微,微风。

他的名字,似乎就带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像一座能在风浪中提供庇护的岛屿。而她的名字,却显得那样轻盈、微弱,仿佛随时会被风吹散。

“你的照片……我贴在画室了,”林微想起那张海边的照片,“很漂亮,谢谢你。”

“喜欢就好,”沈屿笑了笑,“我是个摄影师,平时喜欢拍拍风景。”

原来如此。林微恍然大悟,难怪他能拍出那样有力量的照片。

“那幅海洋主题的画,”沈屿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还在画吗?”

提到画,林微的眼神黯淡了一下,点了点头:“还在……只是遇到了点困难。”

“画画就像游泳,”沈屿看着她,认真地说,“遇到瓶颈很正常,就像在水里突然呛水,会害怕,会想放弃。但如果你一直站在岸边,就永远不知道,游过那个浪头之后,前面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他又一次把画画和游泳联系起来,把瓶颈和呛水联系起来。这个比喻,比任何安慰的话都更能打动林微。

“可是……我好像一直找不到方向,”林微低声说,“感觉自己在水里乱扑腾,看不到岸。”

“岸一直都在,”沈屿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坚定,“只是有时候,它被你的‘水’挡住了。试着先学会换气,保持漂浮,然后,慢慢去寻找属于你的方向。”

他的话,像一道光,再次照进了林微心里那片深蓝色的水域。

或许,她真的不需要一开始就学会所有的游泳技巧,不需要立刻就游到对岸。她只需要先学会换气,学会在水中保持漂浮,不让自己溺死。

就像面对负面情绪,她不需要立刻就消灭它们,不需要强迫自己永远快乐。她只需要先学会识别它们,接纳它们的存在,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换气”方式,不让自己被它们长时间淹没。

“我该走了,”沈屿看了看时间,“下次如果还来游泳,可以试试自己扶着池壁练习划水,动作不用太大,找到感觉就好。”

“好,”林微点点头,“谢谢你,沈屿。”

“不客气,林微。”沈屿对她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

林微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手里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抬头看了看天空。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澈,阳光灿烂。

她知道,学会“游泳”的路还很长,中间肯定会有更多的呛水和挣扎。面对情绪的那片“水域”,更是如此。

但至少,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她遇到了一座“岛屿”,他告诉了她“换气”的方法。

而她,不想再做那个只会沉溺在水底的人了。她想试试看,能不能在这片名为“情绪”的水里,学会呼吸,学会游泳,最终,看到水面之上,那片灿烂的阳光。

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