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5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较2023年12月新增160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我国互联网用户基数的庞大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也预示着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市场对新媒体行业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为了更好地帮助高等院校新媒体类相关专业培养人才,满足行业需求,编者特意编写了本书。

本书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新媒体案例制作与应用指南,帮助读者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为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特色

在对众多高等院校新媒体类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编者有针对性地设计并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色如下。

(1)精心编排,浅显易懂。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初学者的学习背景,不求多、不求全,着重选择新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必备、实用的知识进行讲解。读者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理论知识,跟随本书学习即可轻松上手。

(2)案例丰富,强化应用。本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立足于实际需求,结合新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大量与图像处理、视频编辑与制作、音频编辑与处理、动画制作、H5设计与制作等相关的案例素材供读者下载学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专业讲解,互动教学。本书通过专业的体系结构划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难懂的新媒体技术知识转化为能够让读者轻松阅读和上手操作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本书精心设计了大量的“课堂讨论”,旨在引导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4)注重技能,学以致用。本书不仅使用了大量案例来阐释新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还通过设置“综合实训”“思考与练习”等模块,提高读者的实操能力,以培养既懂理论,又善于实践的专业人才。

(5)贴近前沿,AI赋能。本书选取当前较为热门的AI工具进行讲解,涉及AI图像处理、AI音频制作、AI视频编辑等领域,力求培养具有AI意识、掌握AI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6)立德树人,素养教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书从教学内容设计入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理论知识讲解与职业素养培育的深度结合,以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

本书使用指南

为了方便教学,编者为使用本书的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制作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PPT课件、案例素材、思考与练习答案、题库及试卷系统等教学资源,其名称及数量如表1所示,用书教师如有需要,可登录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免费下载。

表1 教学资源名称及数量

本书作为教材使用时,课堂教学建议安排26学时,实验教学建议安排22学时。各章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用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2 各章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内容,编者精心录制了配套的微课视频。书中的实操部分都添加了二维码,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名称及页码如表3所示。

表3 微课视频名称及页码

续表

编者团队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张收鹏担任主编,由马江伟、张玉梅、黄鋆担任副主编。

尽管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