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城北

屋檐下,陈方芳就这么静静地望着许建业的背影。

直到身旁响起了一道声音:“咋个,人都走了还在看,要不要追上去?”

其余的几名女工都去职工食堂了,王秀芳见她恋恋不舍,这才走了过来。

没等陈方芳回答,王秀芳夸赞道:“人长得挺俊的,又能吃苦耐劳,好男人啊!”

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这么大热天的,还拉着个平板车干活,是吃得苦的人。

不过,人家心中也有点儿疑惑,不是说人家是开酒厂的大老板么,怎么看起来像是一个出苦力的庄稼汉。

如果要说差距,就是皮肤白了一点。

陈方芳恍然大悟,摘下头上的帽子,递给王秀芳,说道:“要是我下午没转来,帮我请个假哈。”

说完,她就小跑着追了上去。

身后的王秀芳一跺脚,哭笑不得:“哎,你咋还真去追了……”

这一点儿也不像平日里的方芳,有别的男职工约她出去玩,全部都被她给拒绝了。

“这个就是爱情呀……”王秀芳心中羡慕地想着,一回头,就看到许会计朝着这里走来。

许红伸手接过保安递来的工服,问道:“我弟弟呢?”

“走了,给咱厂子里的厂花拐跑咯。”保安略带酸味地回道。

几个保卫科里的年轻保安,哪个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羡慕。

“厂花?”许红愣了两秒,忽然笑道:“是方芳吗?”

“许会计,你的弟弟刚刚拉着平板车走了,咱们的方芳追了上去。”王秀芳见状,上前解释了一句。

“臭小子……”许红笑骂一句,拿着工服便走了。

……

梧桐树荫下。

许建业拉着板车,快步朝着城北走去。

还没走多远,就听到身后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回头一看,陈方芳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旁。

许建业看了看肉联厂,又看了看陈方芳,终是没问,笑了起来。

他摘下自己头上的草帽,给陈方芳戴了上去。

这一路,也并不是都有树荫。

许建业没问,陈方芳也没解释,平板车继续向前。

等气顺了下来,陈方芳这才问道:“你车高头的东西,是给那个豁皮屋头送去的哈?”

许建业点了点头,有些意外:“你怎么知道的?”

陈方芳扬起嘴角,两个浅浅的酒窝若隐若现。

“我猜嘞噻!一看到车高头嘞东西,我凭直觉就晓得是嘞!”陈方芳话题一转,不解问道:“那个人不是个骗子?假入屋头的人饿得造孽巴撒也是假嘞?”

“将心比心,如果我女儿在家里没有吃的,我心里肯定极为难受,送点儿吃的,顺手的事嘛。如果说的是假话……嘿,那他真是该死。”许建业说道。

张德发真有一个女儿。

他是许建业的同学,初中和高中都在一起,两人的关系一直很不错。

初二时,许建业被小混混勒索,张德发就在现场。

小混混当场要钱,许建业自然不给,对方人多势众,就打了起来。

到最后,还是张德发殿后让许建业先走,这个恩情许建业一直记在心里。

到了高中,两人不在一个班,关系略微疏远了些,张德发高二辍学,据说第二年就当了父亲,许建业只知道是个女孩。

后来,等到高中毕业,为了养家,两人联系就少了。

这也是张德发找到自己时,许建业那么相信他的原因。

若不是这次意外相亲,许建业还真就抓不到张德发。

不过,上辈子警察告诉他,张德发患的是癌症,没有几年活头了。

送点儿吃的,对许建业来说,不过是顺手的事。

陈方芳有点儿诧异,问道:“你喜欢女娃?”

说完她就后悔了,这个时候问这些话题,是不是目的太明显了。

许建业顺其自然说道:“男女都可以,如果是女娃,那自然最好。”

女孩都是父亲的小棉袄,上辈子没有子女的许建业,自然也是这样想的。

可在这个年代的川渝,这样的想法,就有点儿超前了。

计划生育实施已经有几年了,

许建业这一辈,父母一般都生了四五个,男女都有,其乐融融。

陈方芳低着头,心里在想,要不要告诉他,七年前,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是许建业驱散了她生活的阴霾。

可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等到一抬头,两人已经到了城北。

南坪县城的格局,是一个T字型,一条主干道,外加一条通往赤水河的柏油路。

每日在码头搬货的人不少,这些人多数都是四周农村来的打工人。

他们没有固定居所,租房子又没多少钱,就在城北,由当地人搭建起了一片木头房子。

张德发和许建业诉苦过,自己带着老母亲和女儿,就住在这些木头房子里。

一间间用木头搭建的房间挤在一起,歪歪扭扭。

许建业站在门口,打量了下,心中直呼好家伙,左右两侧房子紧挨着,绵延到里头,初步估算,至少也有几百上千间。

这一片,原本都是田地,随着县城的发展,人流量越来越大,租房需求旺盛,就有人开始在自己田地里,搭建这种简易的木头房子。

有需求,就必然会有人来满足,这几年发展下来,已经连成一片。

这些房子是没有手续的,上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打工人的目的是赚钱,不需要什么好房子,这些也算是满足了市场需求。

许建业也不知道张德发具体租住在哪里,两人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去问路人。

好在,虽然时至中午,可不少人已经吃完饭,准备去码头守着,等活干。

这里住的大部分人,都是出力气的人,五十多岁的妇女,外加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这样的筛选条件很容易找。

“哦……你找拾破烂的李大妈是吧,就在这里头,往里走到头,左拐,靠外围的那间房子就是。”

找到了地方,许建业便拉着平板车,顺着逼仄的道路,朝里走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知名的气味,这是汗渍混合着腐败的臭味。

已经小半个月没下雨了,可脚下的土路,却依旧泥泞。

垃圾、污水、烟头,乃至破碎的酒瓶子,遍地都是。

如果放在后世,这里是妥妥的贫民窟。

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条件,说实话,和农村也差不多。

向前走,左拐。

此刻,道路尽头,一间木头房的外面,堆着一些瓶瓶罐罐。

一个瘦小的女娃,正坐在这垃圾堆里,手里拿着个黑乎乎的小熊,呆呆地看着许建业两人。

联想到张德发平日的行头,眼前的居住环境,简直天差地别。

他忍着骂人的冲动,说道:“应该就是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