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换包材

对于这款酒的口感和价格,许建业有足够的信心。

最重要的,许建业这款光瓶酒,定位就是口粮,那些个餐餐都要喝一杯的老酒鬼,才是这款酒的目标群体。

一旦有了忠实用户,每日的基础销量可以保证。

现在名优白酒价格起飞,他当然想要定个更高的出厂价,赚取更多的利润。

可现状就是,自家的酒厂,压根就没什么名气,消费者不买单,产品定的高也难卖出去。

只有给足了渠道端的利润,才能有人愿意帮你卖酒,只有等厂子转起来,那时候各大酒厂价格起飞,下一款酒,才是自己真正赚钱的时候。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等到年底,信用社的贷款就到期了。

好在,现在产品的成本钱,已经出了。

2000块钱的包材和基酒钱,就是许建业还债的本金。

出了饭店,许建业从岔路口的国营商店买了一包红塔山,便朝着酒厂的方向骑去。

整个县城大部分的产业,都跟着酒厂相关。

酒标、酒瓶、盒子、盖子,乃至于基酒,这些东西,在县城里,都可以找到卖家。

许建业家里原本的生意,也是卖基酒,酿出来的原酒,少部分储藏外,其余的全部卖给镇子上这些收基酒的老板。

相比于卖散酒,这样的方式最为快捷省事。

虽然利润不高,也足够一家子吃喝。

那些收来的基酒,大多都卖给了外地收酒的贩子。

说是贩子,实际上大部分的买家,都是各大酒厂的采买人员,其中,不乏一些外地的国营酒厂来采购。

毕竟,白酒每年的产量,几乎是固定的。

一个酒厂突然销量搭赠,它的产量,必然是跟不上的。

你有多少口窖池,按照浓香型白酒60-90天的发酵周期,整个夏天还不能酿酒,要减去70天,一年下来,一口窖池大概能出2000斤原酒。

新挖的窖池,需要养窖,而酿出来的好酒比例不高,更何况,浓香型白酒需要存放三年,酱香型要存放五年,才适合用于勾调。

否则,用不到年份的原酒勾调,口感上要差很多。

所以,一个酒厂短期内销量暴增,而它的产品也没有缺货,那基酒必然是从外地采购的。

等到90年代初,白酒产品需求猛增,各地主产浓香型白酒厂遇到了产量上的瓶颈,急需扩产,许建业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传播‘窖泥老化’技术。

这也是许建业为什么会上当的原因之一,在南坪镇,确实有很多来采买基酒的人。

许建业一路往西,先找了卖基酒的老板。

本就是熟人,一番交谈下来,老板虽然略有些不满,还是把原本B级基酒的单子,换成了食用酒精,顺道也置换了一些食用香料。

紧接着,又找了酒标和盖子的老板,这两样生意,老板都做。

南坪县酒厂的标和盖子,大部分都是从他这里采买的。

标和盖子,许建业只是先给了钱,并没有定样式,沟通起来倒是简单多了。

当场,老板就按照许建业的要求,打了样标,上面按照有产品的品牌,还有产品的名字,酒精度、配料表以及执行标准。

家里的商标,父亲早就申请好了,叫‘晴川’。

取自古诗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没办法,国内的酒厂数量众多,白酒的品牌名,除了地名之外,最流行的,就是从诗句中找灵感。

甚至那些个古人的名字,都没有放过。

等到自家注册商标时,能取的名字,早就被抢先注册了,到最后,就用了这两个字,当作自家的牌子。

整个酒标中最大的两个字,是‘粮液’,这第一款白酒的名字,就叫晴川牌粮液。

许建业取这个名字,倒不是说要蹭谁,就算是固液法白酒,也是粮食酿出来的。

酒标上的香型自然是浓香型,度数许建业没有采用当下主流的60度,而是改成了52度。

52度的白酒,自然比60度的好入口,对于一款口粮酒来说,好入口,是第一要素。

上面的执行标准,印着GB 2757-1981,这是酒精酒的国标标准,目前对于液态法白酒也好,还是固态法白酒,都没有做太严格的要求。

等到06年的时候,这类白酒的执行标准变得严苛,液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变成了GB/T 20821,固液法白酒改成了GB/T 20822。

不过,那都是千禧年之后,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液态法白酒几乎消失不见,而固液法白酒,不少酒厂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工人在淡季的时候,有活干,哪怕是一瓶亏点儿也无所谓。

当然,有一些品牌,主流的产品就是固液法白酒,抢占低端市场。

至于盖子,许建业选择了当下最常见的铝盖,封口采用压盖方式,这样就算没有旋盖机,也能手工封口。

搞定了基酒、酒标还有盖子后,许建业继续往南,到了卖酒瓶和酒盒的地方。

瓶子和盒子,是同一个老板,本就是酒厂里的熟人。

等到许建业递了烟说明来意,对方就皱起眉来。

“哎呀,这个突然改包材可不好啊。”老板一脸的为难。

许建业只是给了钱,只是大致说了下材料需求,原本的瓶子,定的晶白料材质,现在想改成高白料。

至于酒盒,许建业只是选了材料,连打样都没有,对老板来说,压根就没什么损失。

“潘叔,您看帮帮忙,我知道您为难,可我也没法子,对方单子取消了,这盒子确实用不到。”

老潘原本也是厂子里的员工,当初因为贪小便宜,在厂里偷喝原酒,被保卫科的人抓到后,就直接开除了。

可没成想因祸得福,赶上了时代的风口,从一间小门面,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整个南坪县酒厂的酒瓶和酒盒,都是通过他这里采买。

可里面的门道,许建业心中清楚。

半晌后,见许建业一脸真诚,老潘这才松口:“这个事嘛,也就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

话刚说一半,便被人打断:“咋个嘛,这说好了的事,怎么说改就改?”

老潘浑身微颤,立刻闭口不言。

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大步走来,望着许建业一脸警惕:“我说许老板,这生意不是这么做的,说好了要盒子,现在不要了,这叫咋个事嘛。”

许建业说道:“婶,这不是遇到困难了么,被人骗了,盒子暂时没用。我今天来也不是退钱,只是改下瓶子的材料,酒盒的钱,也不用退,全算在瓶子上。”

“哎哟,这事咋闹的,你看这材料都买回来了,你说不做就不做,我们这生意还干不干了?”老潘的媳妇不依不挠。

许建业心中轻笑,自己连个样式都没定呢,没有打样,哪儿来的材料,至于那些原料,南坪县的几款产品,都有盒子,不可能浪费。

其中的缘由,许建业也想得通,一个晶白料的瓶子,可比高白料赚的更多,更何况许建业要定盒子,这其中都是利润。

来之前,许建业就做好了准备,原本想着要被扣点儿钱,没想到连盒子都不给退。

“看来还是得找人来谈……”许建业心中默想,嘴上说道:“那婶,我回去再想想。”

和人吵架不明智,尤其是川渝的女人,许建业经验丰富。

望着许建业的离去的背影,老潘叹气道:“哎呀,人家又没打样,哪个有损失。当初老许在厂子里,可没少帮过我。”

“帮你?能值多少钱?当时开除你的时候,怎么没帮你?”媳妇瞪了老潘一眼,“最便宜的高白料才挣几个钱,被骗那是他的事,盒子说不要就不要了?我看你是脑壳儿昏!”

“口头协议,又没得合同……”话说一半,看到媳妇要发飙,老潘只得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