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夜幕下的南华码头

文振华笑着答应道:“好,那回去的时候我来划船,你先歇着。”

“可以。”杨帆也不客气,出来的时候他是要跟着潮汐找鱼群,回去他才不管了,就让杨振华划船就行。

很快,两人回到南华村码头。

夜幕下的南华村码头跟白天完全是两个样子。

像一条横卧在海面上的老鲸鱼一样的小码头就好像活过来了一样,四周停满了各式渔船,橡皮艇、小挂机、连家船,还有舢板,每艘船上都有正要准备出海的渔民。

码头上也是人来人往,还有人往上搭了个铁皮棚子卖炒粉。

卖别的东西的人就更多了,各种挑夫走贩这时候都蹲守在码头上。

刘永长、曹磊他们这群在码头上干杂活的,这时候更是个个忙得脚不沾地。

就连杨雕这个当会计的也没闲着,他正带着手套在一辆推车上扒拉冰块。

推车上的冰块都是已经被分割过的,每块都是板凳大小,呈正方形。

这些冰块都要卸下来,然后一部分搬运到船上去,给那些出海的渔民用来保鲜捞到的渔获。

一部分则就留在这码头上,给从船上卸下来的那些珍贵海产进行保鲜。

“人还怪多的。”杨帆指指前面卸货桥上的一个空位,“烂仔华,你把船停在那。”

文振华一边将船往卸货桥边上划,一边嫌弃道:“主要是外村的人太多了,周边村的渔民出海前都要先到我们这来装碎冰块之类的东西,要我是村长,我就把他们都赶走。”

杨帆瞥了这家伙一眼,突然就有点儿生气,“所以你不是村长。”

“啊?怎么,我说的难道不对么?”

“啊对,对,太对了。”

“那炒粉棚子里炒粉的是你二伯跟堂哥吧?要是码头上没这么多人,你二伯就不用天天上这炒粉了,我哥也不用在码头上当会计了,那些摆摊卖小吃的,也都能够像咱两一样,天天优哉游哉甩手玩了。”

南华码头能这么热闹,是村里人共同努力了十几年的结果。

这人越是年纪大了,就越见不得别人说自己家乡的不是,或者否定自己家乡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某件事情。

文振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杨帆为嘛好好的突然就跟吃了枪药一样。

正当文振华要回怼杨帆的时候,卸货桥上从码头上走过来一个干杂活的。

那人手里拿着纸笔,不停在纸上写写画画,走到船边上后他头也没抬便问道:“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都要补充些什么物资?”

才在杨帆这里受了气的文振华顿时就骂道:“你没长眼睛吗?老子是谁你看不清?”

“嗯?”那人拿开纸笔,本来是要生气的,不过在看清楚船上的两人后,脾气一下就没了。

船上这两人一个是烂仔华,一个是疯子帆。

这两个烂仔惹上了就跟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杂工来码头上都是赚钱的,不到必要时候,是不会招惹这些烂仔的。

他放下纸张,转怒为惊讶道:“你们两个居然也打算要出海?”

“什么打算海。”文振华将手朝卸货桥上伸了上去,“拉我一把,我们都出去又回来了。”

在一旁帮着卸冰块的杨雕这时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他扭过头看了一眼,立马朝这边走了过来,“老二,你居然真敢偷偷出海了?”

“什么偷偷摸摸,我明明是光明正大好不好?”杨帆单手往卸货桥上一撑,脚尖在船板上轻轻一点,就跳上了卸货桥。

动作贼帅,可惜没被哪个美女看见。

“老哥。”杨帆无视了杨雕那满脸的寒霜,“你猜猜我在海上捞到什么了?”

杨雕看着自家弟弟这幅得意忘形的嘴脸,略微一愣,“你又捞到好东西了?”

文振华在一旁双手张开比划道:“没错,我们第一网就捞上来一条石斑鱼,有这么长。”

码头上顿时就有人议论起来。

“什么?”

“第一网就捞到条石斑鱼?”

“那石斑鱼在哪呢?”

“假的吧。”

杨雕也惊讶了,“你们捞到了石斑鱼?”

不远处几个鱼贩子听到声音也朝这边走了过来。

文振华也不多说,直接又跳回船上,掀开船上的一块木板,手伸进去捞了几下,然后就抱着那条棕点石斑鱼站了起来,“你们自己看。”

周围顿时沉寂了片刻。

紧接着立刻响起一阵好像汽车轮胎泄气的声音。

“嘶——”

“真是石斑鱼。”

“是白目仔,这鱼能卖七八十块钱一斤吧?”

“没错,至少是七八十块钱一斤,而且看这条的大小,起码五六斤。”

“这俩家伙运气咋这么好?”

几个鱼贩子也立刻朝这边蜂拥过来。

“杨二郎,这条石斑鱼卖吗?”

“烂仔华,这条石斑鱼卖给我吧。”

杨雕眼睛瞪得老大,完全不相信自己弟弟运气居然这么好。

杨帆则眼睛在这些鱼贩子中穿梭,他在找白天遇到的唐小兰。

下午杨帆捡到的那个雾花凤螺唐小兰给出的价格挺让杨帆满意的。

但找了一圈杨帆也没见到对方踪迹。

于是杨帆扯着喉咙道:“这鱼肯定卖了,但是你们也别攀关系,都说说这鱼你们能出多少钱一斤?谁出的价格高,这鱼我们就卖谁。”

杨雕也瞬间反应过来,他将弟弟偷偷出海的事情先放在一边,马上帮腔道:“没错,你们谁出价最高,这鱼就归谁。”

很多码头上的鱼贩子都是提前商量好的,联合在一块一同压渔民们的价格。

生意可以照常竞争,价格却是一口价。

但南华码头这边不存在这种现象。

南华码头算得上是比较热闹的码头了,每天除了他们这些在岸上等着渔船靠岸的鱼贩子外,每天天亮前,海面上还会有别处过来的海鲜收购船经过。

他们这些鱼贩子以前也曾联合在一块压过渔民的鱼价。

结果却是渔民们纷纷在海上就把渔获给处理了,一条鱼也不带回岸上。

这样闹过一次后,这些鱼贩们就再也不敢压渔民们的单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