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伐的希望

向宠摇了摇头,“吴军是很强悍,可是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私兵制。各大家族拥兵自重,孙权虽然是名义上的江东之主,可也不能完全掌控这些人。”

“当进攻获得利益不足的时候,他麾下的将领便毫无进取心。”

“因为一旦自己麾下的军力受损,便会使得自己失去在军中的威望与话语权。吴军两次进攻合肥就足以说明这个弊端。”

“只有在本土受到威胁或利益受损的时候他们才会拼死一战,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邓健笑着说道:“所以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东吴,但是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虽然是第一次听的到有人这么评价吴军,向宠却是很快理解了意思,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公逸这句话深得兵法精髓,吴人的战略目标不过是全拒长江,然后北上合肥,但是在战术上却是难以捉摸,让人防不胜防。”

邓健亦是很佩服的拍了拍手,“巨违不愧是受到陛下和丞相看重,年纪轻轻就爬到中部督的人才,对东吴有如此精准的判断,日后若是伐吴,巨违当是不二人选。”

要知道向宠可是唯一在夷陵之战保持部队建制的将领,只是可惜,后来在汉嘉镇压蛮族时战死。

对于这个结果邓健其实也有自己的看法,向宠熟读兵书,面对同样类型的敌人可以充分发挥才能。

但是遇到不讲兵法,用兵杂乱无章的蛮人反倒是会吃亏。

以后肯定是不能让这样的人才去镇压蛮人的,这样就太可惜了。

哪怕是“七擒孟获”,邓健心中其实也构思了一个蓝图,只是现在说出来还为时尚早。

虽然是蜀汉的明日之星,但向宠还是很谦虚的。

“公逸,你可别挖苦我了,大汉虽然遭受夷陵之败,可仍有赵老将军和魏文长将军,他们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都远在我之上。”

邓健摇了摇头,十分认真的说道:“不想当三军统帅的将军不是好将军,老将军们总会从战场退下来的,日后大汉还是需要年轻人站出来,巨违,你应该站出来做一个表率才是啊。”

夷陵之战对于蜀汉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太多青年将领阵亡,导致青黄不接。

直到后期北伐,依旧是让赵云、魏延这些老将作为主力出征。

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发现提拔年轻将领,日后又如何出征北伐?

谈完了东吴,自然就又轮到了曹魏。

能够让东吴和蜀汉各自放下成见和仇恨重新联盟,足以说明曹魏的强大。

说起曹魏,宁随脸上顿时多了几分凝重。

“方今天下三分,论人口,我大汉最少,论兵力,我们甚至不及东吴。我军刚刚又在夷陵惨败给吴贼,若不是公逸出现在大汉,我甚至不敢想我们日后北伐有成功的可能。”

面对拥有天下九州,人口数倍于己方,兵力同样数倍于己方的曹魏是什么感觉?

两个字:绝望!

如果说对于蜀汉的文臣武将荆州还在的时候能梦想一下,现在怕是只能幻想着曹魏不攻过来。

宁随是一个怀揣着热血理想的人,他的父亲受刘备感召而追随。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人。

对于他来说,光复大汉什么的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有这个理想,那他就愿意去努力。

但是面对曹魏大军的铁蹄,他心里其实也很没有底。

邓健深深看了宁随一眼,“我看朝廷里有和宁兄一样想法的大臣怕是不在少数,甚至有人对魏国或是吴国感到恐惧,随时准备投降。”

他暗戳戳的指了一下某位“蜀中孔子”,毕竟谯周还没有发表《仇国论》这样的鼓吹投降主义文章,因此还是要留几分面子的。

向宠对此心里其实也清楚的很,心中颇为愤恨:“公逸所言甚是,就像那麋子方,是陛下入徐州起就追随的元从。”

“曹操屠徐州他没怕过,吕布偷袭他怕过,长坂坡也没怕过,赤壁曹操二十万大军压境更是没怕过,一直与大家出生入死。”

“可是当大汉与东吴曹魏为敌的时候,他怕了,他背叛了关将军,背叛了大家!”

“这样的人现如今朝廷中怕是还有不少,他们能迎接陛下入益州,只怕也能迎接伪魏或者东吴。”

“这些人和当年赤壁之战时劝孙权投降曹瞒的人一样,他们觉得打不过,投降对他们来说一样做官,不会和以前有任何区别,所以他们会心安理得的投降。”

对此邓健只是无奈的笑了笑:“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啊,努力让大汉变得强盛起来,只有国家强盛了,这些墙头草才不会两边倒,大汉虽弱,但我们可以去慢慢发展改造。”

讨论来讨论去,话题最终回归到了建设大汉的问题上面。

杂交水稻实验已经迫在眉睫,三人将屯田计划汇总具体汇总了一下,等诸葛亮回来直接交上去。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

拍视频赚的钱已经足足有好几万,不仅解决了超市的租金问题,杂交水稻的稻种也从网上购买来了。

算是万事俱备,只欠刘备。

另一面,这位汉昭烈帝已经快马加鞭的来到成都了。

为了不引起轰动,只是微服入城,第一时间去了传闻中的“万福超市”。

本来诸葛亮想要陪同的,不过刘备决定自己前去考察一番。

外面守卫的士卒见来了人,顿时警觉起来,想要上前缉拿。

不想近前一看,两腿顿时软了下来。

“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刘备随意的摆了摆手,“那位来自一千八百年的先生可在里面?”

“回陛下,邓先生自来成都,从未离开过超市一步。”

“你等在外候着,朕亲自去见先生。”

刘备细细打量了一眼玻璃大门,随后好奇的走进去。

推开门,刘备朝内看去,超市内部的布局果然奇特。

虽然诸葛亮早就告知超市里面的一切,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过现场亲眼看到了,依旧让人觉得震撼。

一千八百年后原来是这样的吗。

刘备嘴角微微勾起笑意。

若是一千八百年后老百姓都过着这样的日子,那他能不能使大汉的子民也这样呢?

带着这种疑问,他走向前台,看见一个断发短衣的男子不断敲击着什么。

“先生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