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仁德
- 汉末:我刘宏不当皇帝,带头造反
- 君长风
- 2291字
- 2025-05-19 00:12:05
刘宏点了点头,认可了孙河的话,缓缓开口道:“我听说当地官员也有参与,目的是刺杀皇帝逃罪,并扶持弘农王登基为新帝。”
孙河听到刘宏的话,开怀大笑道:“这就更可笑了,我们这些豪强和当地的官员有谁能跟朝廷说上话?”
“要是说有也就京兆尹和各地太守,但他们又没参与此事。”
孙河说到这里,身形一愣,好像让什么东西定住一样。
过了好一会,孙河缓了过来,咬牙切齿的说道:“大人,还有一名姓赵的官员,他是赵忠的侄子,他是否也参与了此事?”
刘宏听到孙河的话,随意的回应道:“你想的不错,但他向陛下提前告诉你们叛乱,才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受到了一些嘉奖。”
孙河听到刘宏的话,面露狰狞,大声嘶吼道:“是这个王八蛋,是他,是他谋害我们。”
说道这里,孙河再也保持不住,气定神闲的状态,反而是全身颤抖了起来。
看着孙河的反应,刘宏嘴角微微翘起,并佯装惊讶道:“哦?你是想起了什么?”
孙河听到刘宏的问话,声音颤抖的回答道:“是他,是他跟我堂叔说过,陛下有我们手中犯罪的证据,是他说陛下征兵是为了剿灭我们,是他给我们出主意,让我们抬高粮价抵制征兵。”
刘宏听到孙河的话,嘴角微微翘起,暗自思忖到:“赵忠的这个侄子是真狠,这是用这些豪强的命,为自己铺路,同时为赵忠和一众党羽试探我在长安要干什么。”
“并且还顺势用拥立弘农王的理由,打击一下皇后和外戚的势力,真是好手段。”
在心里不由的给这群宦官鼓掌。
随后刘宏清了清嗓子,随意的问到:“你想是报仇,把赵忠的侄子也拉下水?”
顿了顿又说道:“但你说的这些都没有证据,即使你叔叔那群人活着,也不会作为人证的。”
听到刘宏的话,孙河神情暗淡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咬牙切齿的开口道:“大人,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用了,但我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他们。”
看到孙河的滔天恨意,刘宏面无表情,缓缓开口道:“赵忠的侄子,已经快要高升了,你做个长安鬼,怕是报不了仇了。”
孙河听到刘宏的话,面露怒意,嘶吼道:“赵忠他们家族在冀州安平国,侄子即使不在长安,我就是变成厉鬼,也要前往冀州报仇。”
看到孙河滔天的怒意,刘宏嘴角微微翘起,平静的开口道:“我会为你们向陛下求情的,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说完便起身,离开了审讯室。
刘宏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且已经确认了,孙河是知道赵忠的家族所在地,就没有再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
几天后。
深夜。
浓稠的乌云裹住了月亮,点点的星辰也不见了身影,只有远处的树林,被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响声。
长安未央宫。
“启禀陛下,贾诩已经带到,安顿在长安一处别院内。”王越复命道。
刘宏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天空,房间内的烛火,把影子拉的老长。
没有直接回复王越的话,而是询问道:“王师,朕听闻,你有个弟子,功夫不错,为人很正直,是否?”
王越听到刘宏的问询,即刻的回答道:“回陛下,臣确实有一弟子,功夫人品俱佳,目前在臣的影卫任职。”
刘宏点了点头,面露平静,缓缓的开口道:“让你的弟子一个人去办一件事。”
“请陛下明示,臣代弟子领旨。”王越郑重的回答道。
过了一会,刘宏缓缓开口道:“朕下旨开恩,将这群刺杀于朕的豪强权贵家眷全部流放。”
“会派遣几个老兵护送,在途中,叫你弟子,杀死兵卒,劫走除了孙家之外的任何一个有身份的人,离开现场之后,杀死灭口。”
“让其余人自相逃离,并暗中盯住孙河。”
想到这里,刘宏顿了顿,又开口道:“要是孙河建立或者加入什么势力,就让你弟子化名加入,根据情况向朕汇报。”
王越听到刘宏的话,丝毫没有犹豫,郑重的开口道:“遵旨。”
随后身形一闪,消失在大殿,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一样,只有微弱的火光,在微风中摇曳。
刘宏背着手,伫立在窗边,继续望着漆黑的夜空,暗自思忖:“这个孙河兴许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他命数过短,就当自己下了一步闲棋罢了。”
刘宏本意是想逼迫当地豪族造反,好一并清剿,这才命令赵云带兵出城,黄忠和典韦带兵进入未央宫,造成长安只有夏侯兰一支军队在守护的错觉。
让这群人看到长安的空虚,好造反,是冲进京兆尹府也好,未央宫也罢,结果是一样的。
但赵忠侄子的突然来到,得知这些人想在自己去长陵的路上伏击,并不是在长安城内叛乱,这让刘宏感觉到事态好像脱离了掌控,才下了自己空车前往长陵的诱饵。
但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其改变了方向,也许是在路途中好方便下手?
刘宏想到这些问题,才想到这群犯人家属,便前去大牢,看看是否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而如今已经得知,是朝中的宦官集团还有其他人都在一直盯着长安,在试探自己的目的。
只是暂时还止步于试探,不会发生较大的动作,但黄巾造反后,就不一定了。
从洛阳到长安这段时间,已经遭受到两次的主动刺杀,这让刘宏确信,这东汉,从刘秀和刘庄之后,都是儿皇帝登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突然暴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想到这里,一阵夜风拂过,刘宏不由的喃喃自语道:“这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翌日清晨。
阳光毫无保留的洒向大地,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遮挡。
长安。
未央宫。
一名士兵快速向着长安大牢跑去。
高声传旨道:“尔等作为刺杀罪犯的家属,本应尽数诛杀,但对主犯所行之事,实属不知,而朕又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兴起杀戮,故而只诛杀首犯,其家属改判为流放!”
士兵传完旨,便对着杨彪抱拳道:“杨大人,陛下的旨意卑职已经传达,就先退下了。”
说完就离开了大牢。
杨彪看着圣旨,缓缓的开口道:“陛下仁德,你们好自为之!”
随后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一众犯人流放。
听到皇帝没有诛杀他们,一时间哭泣的声音响彻整个长安大牢。
而刘宏改判刺杀罪犯家属的消息,也在长安流传开来,长安百姓,也都是纷纷称赞道陛下仁德,陛下圣明。
只不过百姓他们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不过知道,愿意让他们知道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