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性命

三月时节,风和日丽,一路上山花齐放,艳丽芬芳,历经四五日我便同安功齐到了益都。

眼见城门车水马龙,往来百姓衣着光鲜,生意小贩喧嚣吆喝,时不时有人驻足与之还价,热闹得很。

牵马步入城门,我这才想起询问安功齐,他一个人跑来益都,准备如何落脚,总不能又住客栈吧。

“安兄,益都到了,你准备何处落脚啊?”

“子游勿虑,忘了和你说,家母原就是益都人士,我外祖的府苑便在城里,到益都来也算是回家了,你与我这便同去,我们把酒畅饮可好?”。

听他这样说我心里安定了些,不过与他同去倒是不方便,太过失礼了,以他达官显贵的家境来说,想必他外祖母家也非闲人可进。

“安兄好意心领了,我出来游历,本就是想要一个人闯荡闯荡,路上有安兄相陪甚是高兴,已经知足,何况安兄学业在身,当以功名为重,我们就此别过吧”

“啊这……子游,你一个人欲将何往啊?以弟才华倒不如留下来,我愿帮你与我一同参考,将来考取功名人生何愁?”安功齐听闻我这便要分开,当即大步向前拍住我的肩膀,语重心长。

他面色焦急,眉头紧锁,眼神中有着惜才的期望,更有对朋友的不舍。

我与他算是萍水相逢,虽说认识有七八年时间,但每次见面都不过是简单交流,偶尔有过对诗词趣闻的探讨,如今相处下来对他的性格能力也是欣赏,他拿我当朋友,我也是如此。

“安兄!你我君子之交,弟心里感激不尽,正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世间繁华何处不值得一看?你我有缘得相识,无处不相逢”。

“哎,那好,子游心有成竹我也不好挽留,他日我们相遇再尽兄弟之缘,不知道你准备往哪方游历去?”。

见我心意已定,安功齐叹息一口气不再挽留,随后问我安排。

“我打算前往洛阳,再往西去,抵达长安去看看世间美景,而后随心走走多结交些朋友,寻寻那虚无缥缈”。

“原来如此,听闻洛阳佳人才子遍地,等秋围过后我也打算前去,期望到时候能遇到子游,哦,对了……”

安功齐像是想起来什么,走到马旁边,取下一个包裹来,递向我来。

我见他如此就知道他的意图,当即后退一步,连忙摆手。

“哈哈哈,子游不忙拒绝,你我今日离别,为兄也没什么东西送你,你从小和陆道长学艺,想必对道家典藏感兴趣,这几本藏书,你且收下就是”

听他这么说我将信将疑地接过包裹,打开一看果然是典籍。

“安兄如此大礼,我受之有愧”我将包裹捧在手心,语气有些激动,要知道这些典籍都是蝴蝶装的纸质书,保存完好,价值颇高。

抚摸着书籍的表面,我余光又看到了一封信函,以为是安功齐落下的,当即取出,想要归还。

“安兄这是你落下的吧?”我疑惑地拿起书涵看着安功齐。

“你既然要前往洛阳,想必会路过济城,此去济城不过四五日,四月十八,在不住山有一诗会,那时想必群英荟萃,子游当去见识见识”安功齐开心地介绍起那封信中的内容,说诗会的组织人是济城有名的女才子上官曦组织的,谈及上官曦他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安兄既然得此消息,为何不自己前去,反倒交给我了”我看他叹息懊悔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

“哎!难言之隐,难言之隐呐,我暂时脱不开身,没办法,子游不必再问了”安功齐垂头丧气,摆了摆手。

与安功齐别过,我一人牵着马行于益都城中,我没去过洛阳,一路上只能靠问路,置办了些干粮后慢悠悠地出了益都城。

闲来无事,我拿出包裹,想要看看安功齐送给我的几本道家典藏,里面的书保存得十分完好,纸张有些泛黄但没有经常翻动的痕迹,应该得来的人也没有去读过,只当收藏之用。

一共有四本书,其中三本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包括一部《道德经》,一部《南华经》,一部《阴符经》,只有另一本看上去有些古旧的书我是从来没有听闻过,叫什么《玄北录》,这书没有作者亦不知何时所著。

怀着好奇心,我取出它又将其余三本典藏放回包裹,翻身上马,开始津津有味地研读。

里面是记录了一个地方,叫做玄顶,那里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和事情,有点像《山海经》,趣味非常,令我有些沉迷其中,马儿慢慢悠悠地沿着路走,我看书不知天时,只感觉天光暗淡才发觉已至黄昏。

勒马驻足,我环顾四周,山间多竹林,四处无炊烟,确定是找不到人家借宿了。

夜间赶路行不通,只能趁着天没有黑尽尽快寻找合适的露宿地点。

说来也巧,我才行不到五六里路就寻到一条小河,河流不宽也不深,是从对面的山间流出,远远看去,依稀可见架有石桥。

“有桥!”我心中一喜,有桥说明附近应该有人,这下就不用在荒郊野外露宿了。

朝着石桥走去,沿途还在河边看见一些野菜,顺手就摘了些,过了石桥刚将马儿牵上一个坎,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人,被他叫住。

“施主!可否让让老僧”。

我转头看去,原来是一位白胡子老僧人,背上背着一捆干柴,肩上还挑着两桶水,见我回头看他,老僧呼了一声佛号,行一个单掌礼。

“原来是大师,小生有礼了”我向他拱手作揖,以示尊敬。

“不知大师可知此地何处可以借宿,小生一人独行,夜色已晚不方便上路,想要借宿一晚”

“施主若是不嫌弃,来小庙歇息一晚便是”老和尚和颜悦色地说道。

“妙极!那就叨扰大师了”我心中大喜,连忙帮老和尚取下背上的柴火背在自己身上,老和尚挑水在前我跟在后面,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山去。

山路是陡峭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很不好走,我背的柴火说实话不是很重,但是跟在老和尚后面没走多久就已经大汗淋漓,但是老和尚挑着两大桶水却健步如飞,看得我佩服不已。

“呵呵,前面就到了,施主累了脚程放慢些便是”老和尚回头,笑眯眯看了我一眼。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向前方,果然见有一间不大的古刹伫立山间。

为了不让老和尚笑话,我牵着马一鼓作气和他一同到达寺庙。

来到寺门前,上面有一块古朴的牌匾,上书心禅。

看着眼前的禅院,一般这种小寺院,都是高人独自静修的地方,不会像那些名寺大庙,僧人众多香火不绝。

“施主请!”老和尚伸手示意我进门。

“大师先请”我还礼谦让,还是跟随他进入禅院。

“这里平日里就老和尚我一人,今日施主来小院做客,说来也是一场缘分”

进入禅院,里面一共有三间禅房,中间有一间供奉佛像的法堂,老和尚引我到左边的一间禅院,推开门里面一张床榻,一张方桌,几根木凳,我落座歇脚,老和尚为我沏上一壶茶水送了过来。

“有劳大师了”我连忙起身接过茶水,自顾倒上一碗大口牛饮直呼过瘾。

“施主赶路想必还没用过饭吧,不嫌弃的话我刚好还要做些素斋,就一同吃些可好”

“大师太客气了,这般让小生感激不尽”老和尚的善意让我发自内心地拱手感谢,一路上吃的都是节省地使用干粮,肚子也是咕咕直叫了许久。

我将自己摘的一些野菜也拿了出来,交于老和尚,不多时,柴房里便冒出炊烟,几盘素菜和米饭被老和尚端了出来。

就在院落的石桌上,我俩边吃边谈起来。

夜风徐缓,明月高悬,空山鸟鸣,细语蝉蝉。

老和尚问我:哪里去。

我答出来游历,处处可往。

老和尚说:处处可往,处处不可往,作空一场,是心无所定,老朽看施主就如看一无神之空壳。

我对老和尚突如其来的评价搞得有些疑惑“大师何以见得?”

老和尚没理会又问:时年太平何不考取个功名,光宗耀祖,大志鸿图。

我答:心无此志,为之则力不从心,寻心之所向,难得。

老和尚又说:天意命机,因果相交,百川归海,归于一途,施主信命吗?

命?

我摇摇头:“命字何解本就是虚无缥缈”。

老和尚言:“世人讲安身立命,安身好说,维系躯体而已,可命要是自己去立的,性命不是命,命是性命根,成与不成皆在人心”。

老和尚性命一说让我眼前一亮,觉得很有道理。

“可如今心在何处,我自己都不知道啊”我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坦言道。

“你的命,不在此间,无心者命短,有心人命却苦”老和尚断言道,他的眼睛看向天空,悠远平静,穿透夜空,一句命苦又好似在哀叹。

我心里一跳,被他一句话震住了,老道士也说过我的命不在这里,他俩的话神神秘秘好似真的藏了天机一般。

而后面一句命短则吓我一跳,但随后一想,他这话兴许也不是说我活不长。

我问:“依大师看,我该何以解命呢?”

老和尚答:“以身入局,到底如何总要去经历才能得见真章”

我问:“何时何地能见得性命?”

老和尚看着我:“小施主有慧根,修缘深厚,顺其自然也许不久自会明了,天晚了,老朽也该休息了,施主自便”。

看着老和尚的背影,我当即也不纠缠什么,回到了禅房。

夜风扰动烛火,窗外是一簇斑竹,倒影勾勒于白墙上,摇曳作响,我拿出了白天看的玄北录继续品读。

很快翻书到了三分之一,后面的内容比较玄奥,我看的速度变得缓慢起来,当看到第十二章的《经洛丹》时我顿时精神大涨,因为里面有一幅药的插画,栩栩如生。

这药叫做莲生窍,我记得老道士给自己的一种药方上写过这个,不过因为一直找不到所以放弃了,若是当年有这一种药材,也许老道士就不会走这么早了。

这莲生窍形如莲蓬,内含七子,有五色,根茎处有三叶,常见于万丈绝壁上,书上说在七百年前于西川雪山顶上有十余株,采其一炼药服之,壮气脉,通任督,排污毒净五脏,延年益寿。

我看着记载,心中颇为好奇,作为老道士的学生,他的医术我略有传承,对这些奇珍药材也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执着。

“若真是如此,来日我倒要去看看”。

我自言自语继续看这一章的内容,经络丹的炼制还远远不止莲生窍这一种材料,后面的四五种药材我更是从未听闻,也没有药材的插图只能靠书中只言片语来想象,索性不再深究,只想看看这经络丹究竟是什么功效,翻至最后看到注解:

经络丹成,洗经伐髓,助气清固神明,寻通天地入玄北之门,遇险无碍。

玄北之门是个什么东西,这药吃了就是用来入这个门的?玄乎!!

我释然一笑,或许这真是那位前人写的消遣书籍吧,我还看得津津有味信以为真的。

带着自嘲的笑容,走向床榻入梦睡去。

恍然间我置身九霄云外,落日霞光万道,下方峰峦叠嶂,远处云层中似有宫殿,威严赫赫。

刚想迈步忽然跌落,栽倒山间四周有凤飞鹤舞,虎啸龙鸣,奇珍古树参天,我心惊不已,仿若置身仙境。

“你怎么才来?东西带来了吗?要是再晚些就真没得救了”

我刚要爬起来,忽然感觉背后大地一颤,好似有巨物砸下,参天巨树噼啪应声而倒。

我扭头一望,只见一头高十来丈的大狮子,正盯着我,更可怕的是这狮子有两个头,头上生有犄角,眼里有两团红色的火焰。

这不是百厌吗?那玄北录里面的凶猛异兽。

我彻底的慌了,自己到底来到了什么地方?

“问你话呢?听见没有!”百厌张开大口,吹起腥风,我吓得亡魂大冒。

“啊!!!我……我……”我慌不择路,转身就跑。

呼!!

那百厌忽然背生双翅,展开一振,一个眨眼就跳到我前方。

“我说你跑什么?你自己的事情莫非还要耍赖不成?”百厌狮子有些不耐烦,抬起一只爪子把我抓起来。

“时间不多了,你跟我过来!”。

我被它捏在手中,一个纵跃腾空而起,不知飞了多久,百厌才落向大地。

我被它放下,环顾四周,这里竟然是一片琥珀色的湖,湖的四周高山环绕,像一口大锅。

“烛螭,还愣着干嘛,赶快滚下去把事情办了,解开我的束缚”。

我征征地望着百厌,不确定它是否在向我嘶吼。

哗啦!!!

原本平静湖水,突然间泛起涟漪,而后越发澎湃,像是被烧开了一样翻腾,琥珀色的湖水此刻变得翠绿,我盯着湖面,耳朵里全是潮流轰鸣,心跳加速,感觉湖水下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我。

慢慢的我不自觉开始走向湖水,在我的脚碰到湖面时,那翻滚的湖水猛然向两边分开,像是被撕裂了一样,露出一条通往湖底的台阶。

我失神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进入了一个洞穴,原本漆黑一片顿时冒出一团团幽光,正前方竟然是小山一般大的骨架卧于哪里,头角峥嵘,貌似麒麟。

而在骨架的下方,哪里有数团红色的火光,中间隐约可见躺着一道人影。

我停下脚步,看着那道躯体,我内心比看到那巨大的骨架更加不安,我慢慢地靠近,呼吸越发急促。

来到那躯体面前,旁边的骨架陡然崩塌,烟尘四起,我眯着眼挥手散去烟尘,低头间被惊得呆在原地。

那躺着的躯体,就是自己!!!

看着那面容,我伸手抚摸过去,那躯体在此刻如同活过来一般,睁开了眼睛,妖异的目光里冒着红色的火和我对视。

“来了!”

“啊!!!”

我慌乱间翻起身来,汗水浸湿了衣衫,原来是一场梦。

转头看向窗外,天已经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