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哄她拿出银两
- 你要肩祧两房,和离另嫁你哭什么
- 暮云归处
- 2092字
- 2025-04-24 22:40:22
听到了表扬的话,乐乐立刻羞涩起来,脸蛋变得通红,“没……没什么啦,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看到哥哥受到了赞扬,小年自然也不甘落后。
她迅速找来了一只大碗,也开始卖力地帮姐姐剥起了荔枝。
下午,莫之瑶早早结束了工作,提前回到了许家。
她的心情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期待。
许老太太特意把她请到如意居,问起了她在济民署是什么的情况。
老太太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
还没等莫之瑶开口说话,她身旁的钰棋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笑着夸赞道:“老夫人,咱们四奶奶在李掌司那儿可是备受重视!昨天皇后亲自派人送来了一大箱荔枝给济民署,用以表彰大家。而李掌司,还特意留了整整一半的荔枝给四奶奶,说是过会儿就会派人送到许府来!”
听了这话,许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
那些荔枝可是难得的稀罕玩意儿。
如果不是皇上特别认可,李掌司怎么舍得把这么贵重的东西分给之瑶!
许老太太迫不及待地吩咐下人把珍藏已久的几匹布料拿出来送给莫之瑶。
这些布料虽不算特别新潮,但绝对是好东西。
然而,当莫之瑶看到那几匹显得有些过时的布料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她心中暗自思量。
这些布料确实不够新潮,对她来说并不实用。
“祖母,您不用这么破费。”
她轻声说道,语气尽量显得平静。
但因为太过兴奋,许老太太完全没有察觉莫之瑶心中的不悦,只是一再表示。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咱们许家能有你这种媳妇真是太有福气了!”
老太太的语气充满了感慨。
在一旁的郑氏也附和道:“没错,虽然你的夫君走了,但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你,这家里没人敢欺负你!”
然而,对于她们的关怀,莫之瑶并没有太当回事。
如果不是有些事情自己处理不了。
她才懒得去维护与这两位的关系。
她的内心清楚,这些温情背后隐藏着利益交换。
她没有回应郑氏的话,只是转向许老太太,认真地说:“祖母,现在城外的流民数量很多,即使济民署发粮放粥,还是会有人饿死。既然皇后这样信任我,我想做些事情帮她分担一些压力。要不我们拿出一些粮食,救济流民如何?”
能帮皇后做事,许老太太自然乐意,但她还是问了一句:“咱家享受皇恩,确实该为皇后分忧。之瑶,你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财?”
见许老太太答应考虑,莫之瑶眼睛一亮,伸出五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许老太太皱眉问道:“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哪够啊,起码五千两!五千两也只够外面的人连吃三天稀饭。”
莫之瑶解释道。
听说要用五千两银子来维持三天的伙食,许老太太愣住了,没想到为家族谋取声誉竟然要花费这么多钱!
她叹了口气说:“这么大笔的钱……恐怕许家一时没办法拿出这么多。”
尽管希望出点风头,但许老太太还没有冲动到不惜代价的地步。
这些年姜菀菀掌管家中事务,确实攒了些银两。
但五千两差不多就要掏空许家了。
许老太太心里有点舍不得。
这时,郑氏拉了拉老太太的衣服,轻声提议:“娘,家里确实没钱,不过姜菀菀那儿应该有。之瑶为我们找了这么好的机会,她也应该出份力。别的忙帮不上,出点钱总是可以的吧!”
听到她提起姜菀菀,老太太眉头稍微挑了一下。
自从姜院令夫妇去世后,他们几乎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姜菀菀。
因此这姑娘的确不缺银子。
现在,这丫头嫁进了许家,她的财富也就成了许家的财产。
这次花销理应由她负担。
不过,最近发生了点矛盾,不知那姑娘是否消了气。
老太太心中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开口。
思考了片刻,老太太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对郑氏说:“你去找承宣和跃哥儿过来,让他们来这。顺便也请菀菀一起来,吩咐厨房准备一些她喜欢的菜式。”
郑氏听后,眉头微微皱起。
“那天人家一言不合就走了,现在您又主动叫她回来,这样做会不会让人觉得我们太好说话?”
“你还真不明白!”
老太太无奈地叹了口气。
许老太太瞥了一眼身旁的郑氏。
女人终究是心肠比较柔软的,只要好好哄一哄,就能打动姜菀菀的心。
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何自己的儿媳就是不懂呢?
“好了好了,你也别啰嗦那么多了,就按我的话去做吧,快点去办吧!”
没过多久,在许老太太身边伺候着的仆人便将许跃带到了这。
看见许跃身上还未完全消退的疹子时,许老太太并未询问他的病情。
而是直接向他传授了装作生病的技巧。
至于许承宣,则是在一个时辰之后才回到家中。
由于害怕姜菀菀会因为文书的事情来找他算账。
因此一大早就找借口躲了出去。
当听到祖母想要邀请姜菀菀一起用饭时,尽管内心有些迟疑,但他最终还是来了,
昨天确实犯了不应该忘记岳父忌日。
现在稍微安慰一下姜菀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
大家都以为,收到邀请的姜菀菀肯定会高高兴兴地接受,并且很快就会赶来赴宴。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左等右等了很久,却始终不见对方的身影。
直到最后,一名小厮才匆匆返回报告道:“老夫人,刚才去请三奶奶的时候她说自己已经用餐过了,不来了!”
其实,姜菀菀给出的回复并非这样的。
她认为与许家早已形同陌路,根本没有必要再共同用膳。
但这种说法如果直接传到老太太耳中,恐怕会引发不小的风波。
于是这位仆人选择了改口。
即便如此隐瞒,也没能改变当下气氛的尴尬。
许老太太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给她面子不要,等到以后没台阶可下了,摔得满身伤痕就知道什么是错了!”
许老太太冷言冷语地总结道。
许老太太正生气时,郑氏紧盯着那前来报信的人,质问道:“你身上这股味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