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奇思妙想,初探丹药新径

张太初成功炼出一阶上品丹药后,并未就此满足。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更为大胆的念头——尝试用一阶下品灵药炼制一阶中品乃至一阶上品丹药。在玄灵大陆,向来都是以高品质灵药炼制相应品阶丹药,若他能达成此举,不仅能大幅削减炼丹成本,还能在丹药炼制领域独辟蹊径,实现利益最大化。再者,这也可为他日后筑基阶段的丹药需求筑牢根基,毕竟筑基所需资源海量,若能掌握这独特炼丹技巧,资源压力便能大大减轻。

为实现此目标,张太初再度全身心投入丹道研究。他整日埋头翻阅各类丹道典籍,一心寻觅以低品阶灵药炼制高品阶丹药的线索。然而,多数典籍记载的皆是常规炼丹之法,对于他这想法,仅偶尔提及,且毫无具体操作之法。

但张太初并未因此气馁。他心里明白,欲在丹道上有所突破,便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他从最基础的炼丹原理着手,剖析不同品阶丹药炼制时灵力的转化与融合方式,试图找寻其中规律,思索能否借特殊手段,让一阶下品灵药在炼制中发挥超越自身品质的效用。

理论研究的同时,张太初也没忘借助道源瓶培育灵植。如今,他对道源瓶的运用愈发娴熟,一滴二阶中品源液稀释后,轻轻松松就能催熟一百株一阶下品灵药,这为他的炼丹实验提供了充足材料。而道源瓶那一滴可将一阶灵药提升到一阶极品,两滴提升到二阶下品,三滴提升到二阶中品的能力,也让他在灵植培育上有了更多选择与可能。

一番研究过后,张太初终有了些初步思路。他觉得,以一阶下品灵药炼制高阶丹药,关键在于对灵力的精准把控以及对丹药炼制各环节的精细掌控。常规炼丹中,药材品质决定丹药上限,但若在炼制时借特殊灵力引导与火候控制,或许能突破这一限制。

有了思路,张太初便展开首次尝试。他取出“炎阳丹炉”,将经稀释源液催熟的一阶下品聚灵草、气血草等放入炉中,准备炼制一阶中品聚气丹。他运转灵力,激发丹炉的聚火符文,让火焰将灵药包裹。过程中,他运用神识紧紧锁住每株灵药的药力,尝试引导它们按一阶中品丹药的灵力融合方式反应。

可首次尝试并不顺遂。丹药即将成型之际,丹炉内灵力突然紊乱,丹药瞬间化作一滩黑水。张太初望着丹炉内的残渣,心中虽有些失落,但很快便调整心态,开始仔细分析失败缘由。他意识到,灵力引导过程中,虽有大致方向,但细节不够精准,致使药力无法有效融合。

此后的日子里,张太初不断尝试,每次失败后,都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炼丹方法。他尝试在不同阶段注入不同属性灵力,改变火焰温度与颜色,甚至调整药材投放顺序。在此过程中,他对灵力的控制以及对炼丹环节的把握,渐渐达到新高度。

与此同时,张太初依旧保持前往金灵坊市的习惯。一日,他如往常般在坊市内摆摊售卖自炼丹药与培育的灵植。摆摊时,他无意间瞧见一个摊位上摆着一本破旧书籍。书籍封皮破损严重,隐约可见“突破极限修炼心得”几个字。

张太初心中一动,拿起书籍翻阅。书中记载的是一种突破修炼极限的方法,对他颇具吸引力。不过,这方法需消耗大量资源,故而鲜有人感兴趣。摊主是位面容沧桑的老修士,见张太初对书感兴趣,便开口道:“小友,你若想要此书,需用一百株一阶极品灵药或者五十瓶一阶上品丹药来换,不二价。”

张太初暗自思索,他手中虽有不少一阶极品灵药和一阶上品丹药,可皆是辛苦积攒而来。但书中所记突破方法对他未来修炼至关重要,或许能助他在筑基阶段少走诸多弯路。

权衡一番后,张太初决定用丹药换书。他回到住处,挑出五十瓶品质上佳的一阶上品聚元丹,再次来到摊位。老修士见张太初带来的丹药,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张太初拿着这来之不易的修炼心得,满心期待。他迫不及待回到住所研读起来。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修炼中打破自身极限,借助特殊修炼方法与资源辅助,挖掘自身潜力。虽所需资源众多,但张太初相信,凭借自身炼丹能力与道源瓶的助力,总有一日能满足这些条件。

此后,张太初一边继续尝试以一阶下品灵药炼制高阶丹药,一边研读修炼心得,为未来修炼做准备。他深知修仙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定能实现目标。每次炼丹失败,他都视作成长契机,不断调整完善炼丹技巧。而那本修炼心得,亦成为他心中明灯,指引他在修仙路上不断前行。

随着尝试次数增多,张太初逐渐掌握了一些以一阶下品灵药炼制高阶丹药的诀窍。虽说还未成功炼出一阶中品丹药,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离成功愈发近了。在此过程中,他的炼丹技艺进一步提升,对灵力的控制以及对丹药炼制过程的理解,都达到全新高度。

张太初也没忘自身修炼。他每日依旧坚持服用丹药修炼,巩固炼气六层境界,同时尝试将修炼心得中的理念融入修炼过程。他发觉,这些理念虽不能直接助他提升境界,却让他对灵力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修炼效率也有所提高。

在灵植培育方面,张太初继续借助道源瓶培育大量一阶下品、中品、上品及极品灵药,同时开始尝试培育一些二阶下品灵药。他深知,丰富的灵植储备不仅是他炼丹的基础,更是他在玄灵大陆立足的重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