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我突然收到了《欢乐喜剧人》的邀请!当那封邀请函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突然中了彩票的幸运儿,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接着就是抑制不住的狂喜,这可是多少喜剧人的梦想舞台啊,没想到有一天也能轮到我!(其实是沈腾推荐的)
回想起我和小品的缘分,那简直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从小我就是个爱搞笑的孩子,喜欢模仿各种电视剧里的搞笑片段,逗得家里人哈哈大笑。上了学之后,只要学校有文艺活动,我必定报名表演小品。记得有一次校园小品比赛,我和几个同学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关于课堂趣事的小品。我扮演那个调皮捣蛋又超级爱接话的学生,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专门观察班里那些调皮鬼的一举一动,从走路姿势到说话语气都一一模仿。
比赛那天,我们的表演把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尤其是我那一句经典的“老师,我妈妈说吃饭不能挑食,所以知识我也不挑,您讲啥我都听不进去”,直接把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我们毫无悬念地拿了第一名。
接到《欢乐喜剧人》邀请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在家里又蹦又跳,还拉着我家那只一脸懵圈的猫开了个“庆祝会”,给它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我接下来的宏伟计划。不过兴奋劲儿过后,压力也随之而来。毕竟这是一个高手如云的舞台,每一个参赛选手都是喜剧界的佼佼者,我能行吗?我开始疯狂地翻阅之前看过的经典小品,赵本山、宋丹丹、陈佩斯、朱时茂等前辈们的作品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试图从中汲取灵感。
我决定先从选题入手。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我绞尽脑汁,脑袋都快想破了。突然,我灵光一闪,想到了当下很流行的“社恐”话题。现在很多人都有社交恐惧症,我自己也是个资深社恐患者,于是我打算以社恐为切入点创作一个小品。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个苦行僧一样开始构思剧本。连王源的视频通话都忘了接了……我一会儿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地模拟台词,有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就兴奋得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剧本终于初步成型了。故事讲的是一个社恐患者去参加一场大型社交活动,在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了剧本,接下来就是找搭档。我找到了我的老伙计小李,他也是个喜剧爱好者,我俩之前合作过几次,配合相当默契。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排练过程中状况百出,有一次我因为太投入,在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时不小心撞到了墙上,头上立马鼓起了一个大包,小李笑得直不起腰,还调侃我说:“你这是给脑袋充了个‘大红包’啊!”
还有一次,我们在排练一个搞笑的对话场景,小李为了抖出那个笑点,故意拖长了声音,结果一口气没憋住,笑喷了我一脸口水,当时我俩笑得满地打滚,完全顾不上形象了。不过笑归笑,我们还是认真对待每一次排练,不断地打磨台词、调整动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终于到了录制节目的日子,我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现场。后台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参赛选手。我看到那些熟悉的喜剧大咖们,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入江湖的小虾米。
在等待上场的过程中,我的手心一直在冒汗,心脏就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在胸腔里乱跳。小李看出了我的紧张,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嘿,别慌,咱们平时排练那么辛苦,就把这当成一次普通的表演就行。”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轮到我们上场了,当聚光灯打在身上的那一刻,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迅速进入角色,和小李配合得十分默契。台下的观众们被我们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每当我们抛出一个笑点,都会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当我模仿社恐患者见到陌生人时那种手足无措的样子,观众们的笑声简直要把屋顶掀翻了。
表演结束后,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回到后台,其他选手纷纷过来祝贺我们,还夸我们的小品很有创意。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之前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烟消云散了。
这次被《欢乐喜剧人》邀请的经历,对我来说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喜剧人,学到了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突破了自己,挑战了极限。我知道在喜剧这条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怀揣着对小品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在这个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以后我还会继续创作更多有趣的小品,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