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根朽木难雕琢,潜龙匿影蕴神经

当天边刚刚抹上一缕鱼肚白,微弱的光线刺破浓重的夜幕,将磐石村从沉睡中唤醒时,一道瘦削、踉跄的身影,如同从阴影中分离出来的鬼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村子的边缘。

正是龙逸。

此刻的他,形象可谓是狼狈到了极点。

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土、草屑和不知名的污渍,原本就破旧不堪的衣服被荆棘划出更多长短不一的口子,露出下面一道道细密的血痕。额头上撞出的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但凝固的血痂混合着灰尘,让他那张本就蜡黄的小脸更显几分狰狞和可怖。因为一夜未眠、高度紧张、体力透支以及……彻骨的饥饿,他的嘴唇干裂起皮,脸色白得像纸,脚步虚浮得仿佛随时会被一阵稍微强劲些的晨风吹倒。

然而,与这副惨淡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那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尽管布满了疲惫的血丝,眼底深处却跳跃着一簇从未有过的、灼热的火苗。那是希望之火,是抓住救命稻草后的亢奋,是得知命运或许可以被改写时的决绝。

怀中贴身藏着的那三枚冰凉玉简,如同三块烧红的烙铁,不断提醒着他昨夜的奇遇,以及那条可能通往全新世界的、名为《淬体蕴神经》的崎岖小径。

他强忍着浑身的酸痛和阵阵袭来的眩晕感,小心翼翼地避开已经早起的村民。一些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的妇人,或是扛着农具准备下地的汉子,看到他这副“尊容”,无不露出惊讶、鄙夷或带着些许怜悯(但更多是嫌弃)的目光。

“啧啧,这病秧子昨晚是掉粪坑里了吗?”

“看着跟个讨饭的野鬼似的,真晦气!”

“造孽哦,没爹没娘还一身病……”

低低的议论声如同苍蝇般嗡嗡作响,龙逸充耳不闻。若是换做以前,他或许还会因为这些目光和议论而感到刺痛、难堪,但现在,他的心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哼,粪坑?’龙逸在心里默默吐槽,‘小爷我掉的是藏宝洞,是仙缘!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懂个屁!等小爷我将来……咳咳……’

过于激动的内心活动牵动了虚弱的身体,他连忙捂住嘴,压下差点脱口而出的咳嗽,顺便将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压了回去。现在还远没到可以得意的时候,生存,依旧是第一要务。怀璧其罪的道理,他比谁都懂。那三枚玉简,就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被任何人察觉。

他佝偻着身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不起眼,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家那间四面漏风的破屋挪去。

然而,没走几步,他就被堵住了。

不是别人,正是“老熟人”——石头,以及他的两个跟班,瘦猴和大牛。

这三人显然也是为了“仙师收徒”的大事起了个大早,此刻正被他们各自的父母(主要是石头的屠夫老爹,膀大腰圆,满脸横肉)拾掇得人模狗样,虽然衣服料子依旧粗糙,但好歹是干净的,头发也用水抹得油光锃亮。

看到龙逸这副狼狈模样,石头那张刚被他娘用湿布擦过的脸上,立刻堆满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哟!这不是我们的‘病秧子’龙大少爷吗?”石头阴阳怪气地拦在龙逸面前,故意捏着鼻子扇了扇,“啧啧,这什么味儿啊?我说龙逸,你不会是知道自己没那仙缘的命,昨晚偷偷躲起来哭,不小心滚泥坑里了吧?哈哈哈!”

瘦猴和大牛也在一旁挤眉弄眼地附和着哄笑。

周围几个早起的村民也停下脚步,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了过来。

龙逸的心沉了一下。又是这块茅坑里的石头,真是阴魂不散!他现在又累又饿,只想赶紧回去休息,研究玉简,实在没精力跟这蠢货纠缠。

他低着头,想像往常一样默默绕开。

但石头显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怎么?做了亏心事不敢见人啊?”他上前一步,几乎挡住了龙逸所有的去路,“我可告诉你,病秧子,今天可是仙师选徒的大日子!像你这种浑身晦气的家伙,最好离仙师远点,别冲撞了贵人,到时候连累了咱们整个村子!”

这话不可谓不恶毒,直接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扣在了龙逸头上。

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也纷纷点头,看向龙逸的目光更加不善。

“就是,石头说得对!”

“病秧子,你就别去凑热闹了,免得惹仙师不高兴。”

“赶紧回家待着去吧!”

龙逸攥紧了拳头,指甲再次陷入昨晚被自己掐出的伤口,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他知道,这个时候硬顶,只会引来更多麻烦,甚至可能真的被这些人拦着不让去广场。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没有愤怒,没有争辩,只有一片近乎麻木的平静,以及那双因为疲惫而显得更加黯淡的眸子。他用一种虚弱到几乎听不清、还带着刻意压抑的咳嗽声说道:“我……我知道……咳咳……我……我就是回去……不……不去……”

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反而让石头觉得索然无味。欺负一个连反抗力气都没有的废物,成就感似乎也打了折扣。加上他自己也急着去广场那边占个好位置,给仙师留个好印象,便不耐烦地摆摆手:“滚吧滚吧!看见你就晦气!”

龙逸如蒙大赦,立刻低着头,踉踉跄跄地从人群的缝隙中穿过,朝着自己的破屋逃也似地奔去。

回到熟悉(虽然破败)的小屋,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一切。龙逸背靠着门板,如同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缓缓滑坐到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饥饿感如同火焰般灼烧着他的胃袋,浑身的疲惫和伤痛像是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但他只是稍微休息了片刻,便挣扎着爬起来,走到墙角,从怀中无比珍视地掏出了那三枚玉简。

冰凉的触感传来,瞬间让他精神一振。

他再次仔细观察那枚有镌刻文字的玉简。上面的古字他依旧大多不认识,但反复出现的几个类似“一”、“二”、“三”的简单数字,以及隐约能猜出是“炼皮”、“锻骨”、“易筋”之类的字形,让他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这可能就是《淬体蕴神经》中,关于“淬体境”初期的一些简单描述或者……纲要?

而那枚完好的玉简,他尝试了各种办法,集中精神去“看”,去“摸”,去“感应”,甚至学着话本里的样子咬破指尖滴了一滴血上去(疼得他龇牙咧嘴,结果屁用没有),玉简依旧毫无反应。看来,这就是《引气诀》残篇,需要特殊的法门或者达到一定的“神识”强度才能读取。

至于那枚传递了基础信息的残缺玉简,他再次尝试接收,却再也没有新的信息传来,仿佛里面的能量已经耗尽,或者他现在的状态无法再次触发。

情况很明显: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那部连具体修炼方法都不知道,只知道大概方向(淬炼肉身、滋养神魂、需要超强意志力)、名字听起来就很牛逼(也很自虐)的《淬体蕴神经》!

怎么练?

龙逸皱紧了眉头。他没有任何参照,唯一的线索就是玉简上那些模糊的字迹和自己身体的感受。

“炼皮……锻骨……易筋……”他低声念叨着,“难道是要……想办法捶打自己的皮肤?锻炼自己的骨头?拉伸自己的筋脉?”

听起来……好像跟村里那些铁匠学徒打铁、武师学徒练功差不多?但肯定又不一样,否则人人都能成仙了。

他想起那信息中提到的“痛苦”、“缓慢”、“意志力”,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这门功法的关键,就在于用某种方式,让身体承受极限的痛苦和压力,在一次次濒临崩溃的边缘,激发出潜能,从而达到淬炼的效果?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但也莫名地感到一丝兴奋。

痛苦?他从小到大,最不缺的就是痛苦!无论是病痛的折磨,还是被人欺凌的**,他早就习惯了!

意志力?如果连活下去的这点意志力都没有,他早就死在某个寒冷的冬夜了!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方法,一个起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当!当!当!”的铜锣声,这是村长召集村民的信号。

测试要开始了!

龙逸一个激灵,将玉简重新小心藏好。

去,还是不去?

理智告诉他,凭他这“凡骨”,去了也是自取其辱。但情感上,他又不甘心。万一呢?万一有什么奇迹发生呢?而且,亲眼见识一下“仙师”如何测试灵根,对他了解这个世界,总归是有好处的。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不在场证明”。如果他今天不去参加测试,以后突然表现出一些异常(比如身体变好),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反之,如果他去了,并且被当众宣布“没有灵根”,那么以后就算他偷偷修炼《淬体蕴神经》有了一些成效,别人也只会归结于他运气好、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或者干脆没注意到。

这,就是最初级的“扮猪吃老虎”!在拥有自保能力之前,将自己彻底伪装成一个真正的“废物”,是最安全的策略!

想通了这一点,龙逸不再犹豫。他简单地用水擦了把脸(遮掩了一下额头的伤口,但效果聊胜于无),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服,深吸一口气,再次推开了那扇摇摇欲坠的门。

村中心的打谷场上,此刻已经人山人海。

村民们围成一个大圈,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目光灼灼地望着场地中央。孩子们则被家长们推搡着,排成歪歪扭扭的几队,一个个紧张又期待。

场地中央,摆放着一块半人多高的青黑色古怪石头,表面光滑,隐隐散发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朴气息。这就是所谓的“测灵石”。

石头旁边,站着昨日那三位云符宗的“仙师”。为首的中年道人依旧面无表情,眼神淡漠地扫视着眼前的凡人,如同在看一群蝼蚁。他身旁站着两位年轻些的弟子,一男一女,男的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女的容貌清秀,但脸上也挂着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

“安静!”中年道人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让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我乃云符宗外门执事**。今日奉宗门之命,前来你村选拔有灵根资质的弟子。凡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皆可上前测试。”**顿了顿,补充道,“灵根乃天定,有便是缘,无也莫强求。开始吧。”

他示意旁边那名男弟子主持测试。

男弟子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按顺序上前,将手放在测灵石上,凝神静气即可。石头若发光,则为有灵根,光芒越盛,颜色越纯,资质越佳。”

测试开始了。

第一个上前的是村长的孙子,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墩。他紧张地把手放在石头上,憋红了脸,石头却毫无反应。

“无灵根,下一个!”男弟子面无表情地宣布。

小胖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被他爷爷拉到了一边。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孩子上前测试。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连续十几个孩子摸过去,那块青黑色的石头就像一块普通的顽石,连一丝光芒都没有。村民们的期待渐渐变成了失望,窃窃私语声又开始响起。

“唉,看来咱们村是没这个仙缘了。”

“我就说嘛,仙人哪是那么好当的。”

就在这时,轮到了石头。

屠夫张用力推了一把自家儿子,大声道:“去!石头,给爹争口气!让仙师看看咱们磐石村也是有硬骨头的!”

石头挺着胸膛,走到测灵石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把手按了上去。

嗡……

一声微不可查的轻响,测灵石上,竟然真的泛起了一层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分辨的土黄色光晕!光晕只持续了一瞬间,便彻底消失了。

“咦?”主持测试的男弟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淡,“土属性下品伪灵根。勉强……可以收入宗门,充作杂役弟子。旁边等着。”

虽然只是“下品伪灵根”、“杂役弟子”,但这对磐石村来说,已经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了!

屠夫张顿时喜形于色,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他儿子已经得道成仙了一般。石头也得意洋洋地昂起了头,挑衅似的看向人群。

村民们更是炸开了锅,纷纷向屠夫张道喜,看向石头的眼神也充满了羡慕。

龙逸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下品伪灵根?杂役弟子?听起来就不怎么样嘛。’他默默吐槽,‘不过……连石头这种货色都能测出灵根,看来这仙缘门槛……也不是高到离谱?或许……’

他心中那点侥幸又冒了出来。

很快,就轮到了他。

当男弟子喊出“龙逸”这个名字时,场上出现了一瞬间的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个从人群边缘慢慢走出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身影上。

“是他?”

“这病秧子也来凑热闹?”

“别是想沾沾石头的仙气吧?”

嘲笑声、议论声此起彼伏。石头更是直接冲他喊道:“喂!病秧子!你还真敢来啊?赶紧滚回去吧,别浪费仙师的时间!”

龙逸充耳不闻,只是低着头,一步一步,走到了测灵石前。他能感觉到那位**执事和两位年轻弟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和……厌恶。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形象,在这些高高在上的仙师眼中,恐怕连尘埃都不如。

他伸出手,那只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显得格外瘦骨嶙峋的手,轻轻放在了冰冷的测灵石上。

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任何紧张。他只是在履行一个必要的“程序”。

一秒,两秒,三秒……

石头纹丝不动,依旧是那副青黑色的古朴模样。

“无灵根,资质劣等。下一个!”主持测试的男弟子甚至懒得多看他一眼,直接挥手示意他离开,语气中充满了不耐烦和鄙夷,仿佛多停留一秒都是对测灵石的侮辱。

周围爆发出毫不掩饰的哄笑声。

“哈哈哈!我就知道!”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自取其辱!”

龙逸慢慢收回手,手心冰凉。结果正如他所料,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彻底。

然而,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那一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那测灵石光滑的表面,在他手掌离开的地方,似乎……极其隐晦地……闪过了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几乎无法用肉眼捕捉的……灰色?或者说是混沌色的光芒?

那光芒微弱到了极点,快到如同幻觉,一闪即逝,连主持测试的弟子和周围的村民都没有注意到。

但龙逸那因为常年观察入微而锻炼出的敏锐视觉,却捕捉到了!

是错觉吗?还是……

他心中猛地一跳!

灰色?混沌色?那是什么属性的灵根?为什么信息玉简里没有提过?为什么仙师也没有发现?

难道……他不是没有灵根,而是他的灵根……很特殊?特殊到连这测灵石都难以准确显现?或者说,他的“脉”,真的与众不同?“逆脉”之名,难道并非空穴来风?

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失落、麻木的表情,甚至还配合地、非常“应景”地低低咳嗽了两声,佝偻着身子,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默默地退到了一边,消失在人群的角落里。

测试还在继续,最终,整个磐石村,除了石头那个勉强合格的“下品伪灵根”外,再无一人拥有仙缘。

**执事显然对此结果并不意外,甚至有些不耐。他简单交代了让村长明天将石头送到指定地点集合后,便带着两名弟子,在一片恭送声中,再次骑马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村民们渐渐散去,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围着屠夫张家献殷勤。没有人再关注那个被当众羞辱、独自离开的病秧子。

龙逸回到了自己的破屋。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躺下休息,而是直接盘膝坐在了冰冷的地面上,从怀里再次掏出了那枚刻有文字的玉简,以及那枚传递了基础信息的残缺玉简。

他的目光在“炼皮”、“锻骨”、“易筋”、“洗髓”、“换血”这几个隐约辨认出的淬体境字眼上流转,又回想起那信息中提到的“痛苦”、“意志力”以及《淬体蕴神经》这个名字。

最后,他想到了刚才测灵石上那一闪而逝的、诡异的灰色光芒。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清晰而坚定地在他心中成型:

这所谓的“仙缘测试”,或许并不适用于他!他的路,不在那光芒万丈的康庄大道上,而在眼前这条布满荆棘、无人知晓、需要用血汗甚至生命去开辟的……逆脉之路!

《淬体蕴神经》……或许,就是他这“凡骨”逆转命运的唯一钥匙!

没有功法细节又如何?没有名师指点又如何?

他有这副“凡骨”,有这不怕痛苦的“经验”,有这绝不屈服的“意志”!

从炼皮开始!

怎么炼?

龙逸的目光扫过屋内,最后落在了墙角那堆捡来的、准备冬天取暖用的、棱角分明的……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