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美食,而且还有一个能吃的食友,那真的是一件令人幸福而又快乐的事情!
这一次,潘多多在小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之际,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小厨房没用木柴在烧火,而是用木炭。头一次,她忙着做菜,竟然没注意这个烧火工具的不同。
“小瑞子,为什么伙房里用木柴,而王爷的这个小厨房却用木炭啊!”
“这木炭乃惜薪局所造,基本供给是在皇宫之内,宫外各个府坻大多用得是柴薪。自太宗皇帝以来一向用度节俭,天寒地冻之时,兴王府每月也只在惜薪局领三十斤左右的木炭,这些木炭多是用在了火盆子上。天气若暖,每月也就只有十斤左右的木炭了,也只够兴王府的小厨房所用。”
“原来如此。如果都能用木炭烧火,倒是可以省下不少木柴。”
“那倒也是,可现在王府每个月也只有这些炭,伙房就只能烧柴薪。”
“对,我可以烧炭,如果能成功,我就不会被赶出去了。”潘多多忽然眼冒火花,脑子里一个激灵。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说不定此法可行。
“小瑞子,如果你想我们以后还能经常聚在一起弄好吃的,我今天就不陪你了,我要去把三个月伙房要用的木炭烧出来。”
烧炭?这小丫头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这炭不是说烧就能烧得出来的。可是朱厚瑞也不想扫了她的兴致,她要鼓捣就让她鼓捣去吧。到时,他让李顺去常福那里说一声即可。
“那需要我帮什么忙吗?”看着潘多多异常兴奋的神情,朱厚瑞竟也莫名地跟着兴奋起来。
“你帮我去找几个力气大点的人来,我需要帮手。”
“好。”
“现在我先回伙房,想一下应该怎么做,我不想被那个老太监发现,等入夜了,你再带他们来伙房的后院找我。”
潘多多回到小院,在脑海里使劲想了一下烧炭的原理。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烧烤活动,为了费尽心思烤出好东西,她还特意比较了几种烧烤的炭,顺便研究了一下烧炭的原理,没想到,还在这里用上了。
这烧炭原理说到底其实就是无氧碳化,挖个深一点的坑,准备一堆干沙,把木材准备好,放进坑里,烧到没烟了,把沙盖在上面,等上几天就可以了。
理论虽是如此,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能不能成功其实潘多多心里也没底,但二十天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试一下总比不试的要强。
当然,潘多多不会知道,就算二十天以后,她没有完成老太监交给她的事,她也不会被赶出兴王府的,因为朱厚瑞不会让她走的。
但是现在,朱厚瑞不会告诉她,潘多多要烧炭,那就让她烧吧。嘱咐了李顺几句后,他便匆匆去了书房,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
此时,潘多多正仔细地分析着烧炭知识,木头在缺氧时燃烧会生成木炭,但在富氧时燃烧却只能得到灰烬。
木头燃烧过程中,只能是表面部分富氧,因此表面燃烧,而内部会因为高温缺氧而炭化,所以只要时间允许,表面会不断更新,最终会烧完成灰烬,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决不能让木头富氧。
而且炭燃烧时,不会出现熊熊的火焰和烟,不会有呛人的气味,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比燃烧木柴要少得多。木炭内有大量的气孔,能吸附大量的气体,所以也比木柴容易点燃。
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样数量的炭比木头使用的时间更长。长此以往,这可是为王府省了不少的开支呢。
现在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她一定要成功,她真的不想离开兴王府。不管是为了小瑞子,还是为了自己。
入夜了,李顺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太监来到了后院,几个人听着潘多多的指挥,开始在后院挖起了大坑,还有几个小太监便去准备烧炭要用的沙土。
她也不知道伙房三个月的用度需要多少数量的炭,反正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能烧多少就是多少。潘多多先烧了五根木柴做试验,点燃后看见通体变成红色了,便赶紧用沙土覆盖冷却,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
第一次没有成功,五根木柴有一半烧成了灰烬,还有一半只烧掉了表面一层,或许是什么地方弄错了,那就重新再烧一次。
乾清宫中,嘉靖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的正是刚刚兴王府送入宫的信函。信上只有短短的八个字:改宗为祖,万世不祧。
可就是这短短的八个字,让这件事变得容易了许多。让兴献王享明堂,入宗庙。让太宗皇帝与开国太祖并为祖,万世稳居太庙之中,这可是对太宗皇帝最好的补偿。
嘉靖帝自然喜不自胜,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弟弟,皇帝一高兴,就唤来身边的小太监研墨铺纸,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明堂或问》,然后交给了司礼监。
问曰:太宗功兼创守将何以报之哉?答:我太宗当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别之,庶见其宜也。
这一问一答之间,也表明了嘉靖帝对此事的态度。
皇帝该做的工作都做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臣子们再不同意,也跳不起来跟嘉靖帝对着干了。这内阁、朝臣都换了好几拨了,与皇帝对着干,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吗?
皇帝对这件事是乐此不疲,一根筋要拧到底了,正直的朝臣们持反对意见,可总有想讨皇帝欢心的人跳出来,不管是“明堂祭祀”,还是“亲尽祧庙”,朝臣们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反正搞来搞去,也是他们朱家的事,太庙里供奉谁,也都是他们朱家的人。
既然朝中没有人反对了,那么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起来,着礼部行祀礼,诏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