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十三太保横练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复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长山
- 2109字
- 2025-06-30 17:45:27
……
《沾衣十八跌详解》、《三十六路擒拿手》、《临清谭腿谱》、《安岳铁砂掌》、《江湖常见兵器破解杂谈》……
视线逐一掠过,南拳北腿、摔跤擒拿,尽陈架上,若换个武痴来,恐怕立时就要挑花了眼。
只是对赵令甫而言,这些秘籍却大都不怎么合用。
光一门太祖长拳都不知道得练多少年月了,哪有精力再多学几样?
他又不是慕容复,总该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宁求“一招鲜”,不求“样样通”!
所以此番进入还施水阁,他只是想寻找一些能帮自己打基础的外功法门。
比如能让下盘更稳的桩功,能让皮肤筋骨更加坚韧的横练功夫,以及能帮人打熬气力的手段技巧。
这些都是可以配合着太祖长拳来修炼的,可以帮助他更好更快的练成一套拳法。
此类秘籍,在别处或许不好找,但慕容家的还施水阁收藏之丰到底没叫人失望!
赵令甫很快便从架上取下一册古朴的线装书,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保存不利,现已没了书封,前面几页也是虫蛀鼠咬,字迹模糊。
掸了掸上面的灰尘,猛然发现其中一段文字中竟出现了“十三太保”这几个字样。
赵令甫顿时来了兴趣,往后再翻两页,果然又瞧见一个人名——安敬思!
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若提到他的另一个大号,那恐怕就无人不知了!
李存孝!
残唐第一猛将!
人都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里的“李”便是李存孝!
说起此人的传奇事迹,那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像什么“日夺八寨,夜抢三关”,还有什么“十八骑取长安”,听起来都觉得魔幻。
更重要的是此人的武艺与体魄,相传这位大佬是“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的狠人!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他最后是遭人陷害,被判处五马分尸。
可行刑时,他硬是凭借一身神力,将拴在四肢和头颅上的那五匹马生生拉得倒退,挣脱数次!
最终,李存孝为求速死,恳请刽子手挑断其手脚筋脉,才让刑罚得以执行。
诚然,这里面多半少不了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这位大佬的实力!
通过这个名字,再结合刚才看到的“十三太保”字样,赵令甫对这本残存古籍的内容已经有所推测。
继续往后翻,也的确如他所料,这本果然是传说中的《十三太保横练》!
在慕容家的眼里,或许这只是一本残破的外家横练功夫,还不至于有多么重视,但到了赵令甫手中却再珍贵不过!
能增长气力、锻炼筋骨、强健体魄,还多一份传说中刀枪难入的绝顶防御,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外家功夫么?
若是换做其他地方,或许赵令甫还要质疑一下这门功夫的效果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但这可是在天龙世界!
连天山童姥那种返老还童的离谱操作都有了,还用得着质疑这些?
将这本半破的书册妥善收到一旁,又继续开始翻看其他秘籍。
好不容易进来一趟,总要多看看多找找,万一还有别的惊喜呢?
书墙上面的两排书架,因为个头原因他够不到,所以只盯着下面三排仔细研究。
最终又在那本《安岳铁砂掌》和一本《背嵬铁布衫》的秘籍附录里,找出了两张方子。
前者是修炼铁砂掌时配套使用的药方,分外洗方和外敷方两种。
因为修炼铁砂掌需要长期以手掌击打铁砂、沙袋等硬物,极易导致肌肉挫伤、关节劳损或皮肤溃烂。
所以这一洗一敷两样方子,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毒生肌之功。
若不配合着用药,那想把铁砂掌练出来,估计早就溃烂变形不似人手了。
赵令甫虽无心修炼铁砂掌,但这药方却是好东西,带回去交给安神医,说不得又能多几种宝药傍身。
至于《背嵬铁布衫》里找出来的,则是一张外家硬功的药浴方子。
他修炼《十三太保横练》时,一样可以用到,能帮助淬炼皮肉,而且长期浸泡,可以避免在修练硬功时留下暗伤,大有好处!
默默将方子背熟,只留下一本没了书封的《十三太保横练》,将其余书籍又小心放回原处。
慕容父子轻视外家功夫,还施水阁又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若非他今日到来,这些外功秘籍与辅助药方放在此处,还不知要蒙尘多久。
“三郎,时辰不早了,可曾找到合用的?”
背后忽然传来慕容复的催促声,赵令甫迅速调整状态,转过身时面上已看不出什么异样。
手拿着那本“破书”,看向慕容复,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道:“表兄,弟翻看许久,发现阁中秘籍大多深奥难懂,倒是这本书里提到了些强健筋骨的笨法子,似乎更适合我这种根基浅薄之人。”
“只是今日仓促,一时未能看完,不知表兄,可否容弟借阅此书?”
说着,他还故意将书页展示给慕容复看,没有封面、虫蛀鼠咬、书页脆黄、字迹斑驳,一看就是不受重视的老书旧书。
慕容复依然伸手将书接过,认真地翻了翻,确认果真是本没多大用处的破册子,便也不再上心。
至于里面提到的那些打熬气力的方法,在慕容复看来,都是底层武夫才会尝试的,上不得台面。
至于什么安敬思,他更是半点没留意。
毕竟作为一个大燕皇族,隋唐五代的历史慕容复向来是不屑于去了解的,哪怕书里用的是李存孝这个名号又算个什么?
听都没听过!
慕容复随手将这本破册子丢还给赵令甫,眼底的嘲弄更深了。
这小子果然是个蠢物!
认准外功这条不中用的路也就罢了,可给他机会进入还施水阁,他竟然放着满墙的精妙外功不看,却偏偏捡了这么一本名字不详、内容粗陋、不知哪个疯子留下的破烂笔记当个宝?
当真可笑!
不过他倒没有真的出言嘲讽,而是温和道:“三郎倒是眼光独到!这等粗浅笔记,水阁角落里不知凡几,多是前人练功不成留下的胡言乱语,或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野路子。”
“你既觉得有用,也不谈借,只拿去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