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
- 曾光光
- 327字
- 2025-04-24 20:19:26
二 桐城派研究现状述评
桐城派自清初产生以后就毁誉参半,其末流在新文化运动中更是被斥为桐城“谬种”。桐城派所以被打上这样的文化烙印,客观来看,更多是缘于政治上的因素,学术因素倒在其次。近代中国政治思潮瞬息万变,当新文化思潮逐渐退潮后,对桐城派的重新审视与评价也就随之展开。早在1922年,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的胡适就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提出要实事求是地研究桐城派。
综观“五四”以来近百年的桐城派研究,学者们大都是从文学维度展开研究,对桐城派在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地位,论者大多予以或多或少的肯定,对桐城派的政治倾向与社会作用,则大多予以否定。[3]由于本书重在研究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之间的关系,故笔者于此主要就与本书研究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展开学术史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