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恭王萧昭文,字季尚,是文惠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永明四年,他被封为临汝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起初担任辅国将军、济阳太守。永明十年,转任持节、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的职位依旧。永明十一年,进号为冠军将军。文惠太子去世后,他回到都城。郁林王即位后,萧昭文担任中军将军,负责领兵并设置属官。被封为新安王,食邑二千户。隆昌元年,担任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将军职位不变。同年,郁林王被废,尚书令西昌侯萧鸾商议立萧昭文为皇帝。
延兴元年秋七月丁酉日,萧昭文登上皇帝位。任命尚书令、镇军大将军西昌侯萧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萧昭文下诏说:“太祖高皇帝英明谋略,受天命建立南齐;世祖武皇帝宏伟谋略冠绝当世,继承皇位发扬光大;世宗文皇帝清明美好,四海归心:他们的德行泽被天下,功绩显于天象,声威教化所到之处,无不融洽。国家根基稳固,国运昌盛,然而天道多有阻碍,命运遭遇艰难。继位的君主昏庸残忍,暴戾行为日益增多,抛弃、侮慢天理,悖逆、灭绝人伦,朝野上下人人恐惧,远近之人侧目而视,百姓怨恨,神灵愤怒,祖宗社稷岌岌可危。幸亏忠诚的谋划得以实施,朝廷得以廓清,使三位先帝的大业,断绝后重新延续,国家的福运,转危为安。我以年幼之身,继承皇位,心怀谨慎,如临深渊,希望与百姓一起,共同享受幸福。”于是大赦天下,更改年号。文武官员赐位二等。
八月甲辰日,任命新授职的卫尉萧谌为中领军,司空王敬则进位为太尉,新授职的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左卫将军王广之为豫州刺史,骠骑大将军鄱阳王萧锵为司徒。下诏派遣大使巡视各地风俗。丁未日,下诏说:“新安国五品以上的官员,都给予全部叙用,五品以下的,都听任他们解职遣散。那些想要做官的人,可到他们乐意去的地方任职。”任命骁骑将军河东王萧铉为南徐州刺史,西中郎将临海王萧昭秀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永嘉王萧昭粲为荆州刺史。戊申日,任命辅国将军王诩为广州刺史,中书郎萧遥欣为兖州刺史。庚戌日,任命车骑板行参军李庆综为宁州刺史。辛亥日,任命安西将军王玄邈为中护军,新授职的后军司马萧诞为徐州刺史。壬子日,任命冠军司马臧灵智为交州刺史。乙卯日,重申对织成、金薄、彩花、锦绣履的禁令。
九月癸酉日,下诏说:“近来因为淮河关卡的徭役戍守,人们在行役中十分辛苦,所以赐予荣耀的官阶,略微酬谢他们的辛劳。但功劳状滞留,没有汇集到王府,这不符合及时行赏的典制和酬报功劳的旨意。可以分别派遣使者,前往那里选拔任用。”辛巳日,任命前九真太守宋慈明为交州刺史。癸未日,诛杀新授职的司徒鄱阳王萧锵、中军大将军随郡王萧子隆。派遣平西将军王广之诛杀南兖州刺史安陆王萧子敬。于是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起兵,派遣中护军王玄邈前去讨伐。乙未日,骠骑大将军萧鸾被授予假黄钺,朝廷内外进入戒严状态。又诛杀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郢州刺史晋熙王萧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丁亥日,任命卫将军庐陵王萧子卿为司徒,抚军将军桂阳王萧铄为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冬十月癸巳日,下诏说:“周朝设置媒官,是为了推行及时婚嫁的制度,汉朝致力于减轻徭役,在于实行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典制,这些都是为了传播德行、弘扬教化,使风俗宽和、百姓富足。我统治天下,立志施行九德,然而不良习俗,至今未改,我常常忧虑,从早到晚都不能忘怀。督促鼓励婚嫁之事,应该更加严格地申明规定,一定要让彩礼按时送达,让女子不再因婚嫁失时而抱怨。正厨的各种劳役,过去从州郡征调,征发吏民来满足人数,公家只得到二十天的劳役,百姓却要受数月的拖累。另外,广陵每年常常轮流派出一千人去协助淮河的戍守,既劳烦扰民,也容易滋生贿赂。现在这些都可以长期停止,另外商量解决的办法。各县让村长、路都、防城直县承担的劳役,尤为繁重,也应该禁止。”丁酉日,解除戒严。晋升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宣城公萧鸾为太傅,兼任大将军、扬州牧,赐予特殊礼遇,进爵为王。戊戌日,诛杀新授职的中军将军桂阳王萧铄、抚军将军衡阳王萧钧、侍中秘书监江夏王萧锋、镇军将军建安王萧子真、左将军巴陵王萧子伦。癸卯日,任命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新授职的黄门郎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宣城王萧鸾辅政,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先咨询他然后才行动。皇帝想吃蒸鱼菜,太官令回答说没有录公(萧鸾)的命令,最终没有给他。
辛亥日,皇太后下令说:“司空、后将军、丹阳尹、右仆射、中领军以及八座官员们:明暗交替,艰难和平常相互更迭,这是上天的旨意,也是百姓的心愿。自从我大齐皇室光辉照耀,各位圣君相继即位,诸侯各司其职,百神各安其位。然而忧患时常出现,灾难频繁降临,隆昌年间君主失德,特别扰乱人鬼秩序,不仅使四海人心离散,甚至国家社稷也将易主。幸亏上天降生英明的辅臣,大力匡扶社稷,使崩溃的基业重新建立,坠落的典制再次兴起。继位的君主年幼,众多政务不明,而且早早身患疾病,不能承担重任,所以宗正内部叛乱,藩王在外反叛,人们心怀异志。虽然两位先帝的德行仍在百姓心中,但宗庙的危险即将到来。如果不立年长的君主,以深沉有器度的人来镇抚,就不能满足天下人的期望,也无法平息奸邪之人的阴谋。太傅宣城王继承宣皇的血脉,深受太祖的慈爱,见识超群,功劳巨大,祥瑞征兆早已显现,百姓歌颂已久,应该入宫继承皇位,使宗庙安宁。皇帝可降封为海陵王,我将回到别馆养老。从前汉宣帝中兴汉室,晋简文重新延续晋朝国祀,希望我大齐的基业,从此永远稳固。想到国家,心中充满感慨和庆幸。”
建武元年,朝廷下诏:“对待海陵王,依照汉朝东海王刘强的旧例,赐予虎贲卫士、旄头骑士、画轮车,在宫中设置钟虡等乐器,他供奉所需的物品,每次都给予丰厚的待遇。”十一月,对外宣称海陵王身患疾病,多次派遣御医前去诊视,实际上却暗中将他杀害。赐给他温明秘器,一套衣服,并用衮冕之服为他入殓。由大鸿胪负责监护丧葬事宜。下葬时,赐予辒辌车、九旒大辂车,用黄屋左纛装饰,配备前后部羽葆鼓吹乐队,两部挽歌,一切都依照东海王的旧例办理。谥号定为恭王。海陵王去世时年仅十五岁。
史臣评价说:郭璞曾说永昌这个名字,有两个太阳的象征,而隆昌这个年号与之相似。考察历史,汉中平六年,汉献帝即位,便改元为光熹,张让、段圭被诛杀后,改元为昭宁,董卓辅政时,又改元为永汉,一年之内有四个年号。晋惠帝太安二年,长沙王司马乂事败,成都王司马颖改元为永安,司马颖从邺城被夺权后,河间王司马颙又改元为永兴,一年之内有三个年号。而隆昌、延兴、建武,也是三次更改年号。由此可知,丧乱的迹象和轨迹,即使历经千年也有相似之处。
赞语称:文雅的海陵王,在朝代更迭之际被拥立。既不是最早,也不是最晚,只是承受了这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