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卷一百二十五·唐太宗本纪(上)

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在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十二月戊午日,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县的别馆。据说当时有两条龙在别馆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唐高祖李渊前往岐州任职时,李世民年仅四岁。有个书生自称擅长相面,前来拜见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还有贵子。”见到李世民后,又说:“这孩子有龙凤的姿容,天日般的仪表,年纪将近二十岁时,必定能济世安民。”李渊害怕这番话泄露出去惹来麻烦,打算杀掉这个书生,可转眼间书生就消失不见了,于是李渊采用“济世安民”的含义为儿子取名。李世民自幼聪明睿智,见识深远,遇事能临机果断,不拘泥于小节,当时的人都难以揣度他。

隋朝大业末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围困,李世民应招募前去救援,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营。出发前,他对云定兴说:“一定要携带旗帜和战鼓来设置疑兵。始毕可汗率领全国的军队,竟敢围困天子,必定是认为国家仓促之间没有援军。我们大张军容,让数十里的幡旗接连不断,夜晚则钲鼓相应,敌人必定会以为救兵云集,望风而逃。不然的话,敌众我寡,他们全军来战,我们肯定抵挡不住。”云定兴听从了他的建议。军队驻扎在崞县时,突厥的侦察骑兵飞驰报告始毕可汗说:隋朝的大军到了。突厥因此解围逃走。等到李渊镇守太原时,李世民年仅十八岁。有高阳的贼军首领魏刀儿,自号历山飞,前来攻打太原,李渊率军迎击,深入贼军阵地。李世民率领轻骑突围而入,射箭杀敌,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溃败,将李渊从万众之中解救出来。恰好此时步兵赶到,李渊和李世民又奋力攻击,大败贼军。当时隋朝的国运已经到头,李世民暗中谋划起义,他常常屈己下人,礼贤下士,拿出钱财供养门客,各路盗贼和侠义之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起义军兴起,李世民便率兵夺取西河,成功攻克。他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右三军都隶属于他,被封为敦煌郡公。

大军西进到达贾胡堡,隋朝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抵抗起义军。恰逢长时间下雨,粮草用尽,李渊和裴寂商议,打算暂且返回太原,再谋划以后的行动。李世民说:“我们本来是兴起大义来拯救苍生的,应当先攻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的敌人就班师回朝,恐怕那些响应起义的人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回去据守太原一座城,这就成了贼寇的行径,怎么能保全自己呢!”李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催促下令出发。李世民于是在营帐外痛哭,哭声传到帐中。李渊召他进来询问原因,李世民回答说:“如今我们的军队是为大义而行动,前进作战就必定能胜利,后退就必定会溃散。众人在前面溃散,敌人在后面追击,死亡很快就会来临,所以我感到悲痛。”李渊这才醒悟,停止了回师的行动。

八月己卯日,雨过天晴,李渊率领军队奔赴霍邑。李世民担心宋老生不出城迎战,就率领几名骑兵先到城下,举着马鞭指挥,做出好像要围城的样子,以此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发怒,打开城门出兵,背靠着城列阵。李渊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和柴绍在城南列阵。宋老生指挥士兵快速前进,先逼近李渊,而李建成从马上摔落,宋老生趁机进攻,李渊和李建成的军队都向后退。李世民从南原率领两名骑兵飞驰冲下陡坡,冲断了敌军的阵形,率兵奋力攻击,贼军大败,各自扔掉兵器逃跑。城门的悬门放下,宋老生拉着绳子想要上城,李世民趁机将他斩杀,平定了霍邑。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纷纷赶来响应起义。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夺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百姓,收纳各路盗贼来谋取京师,李渊称赞这个计策好。李世民率领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三辅地区的官吏百姓以及各路豪杰到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数以千计,他们扶老携幼,挤满了军营。李世民收纳英俊之才,以充实幕僚队伍,远近听说的人,都前来归附。军队驻扎在泾阳时,有精兵九万,打败了胡贼刘鹞子,收编了他的部众。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守长安故城。李世民亲自前往司竹,贼军首领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都前来会合,驻扎在阿城,获得士兵十三万。长安的父老乡亲带着牛和酒来到军营门前犒劳的多得数不清,李世民慰劳他们后就打发他们回去,什么都不接受。军队军令严肃,对百姓秋毫无犯。不久后和大军一起平定了京城。李渊辅佐朝政时,李世民担任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恰逢薛举率领十万精锐士兵逼近渭水之滨,李世民亲自迎击,大破敌军,追击斩杀一万多人,攻占土地直到陇坻。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担任右元帅,统领十万兵马攻打东都洛阳。等到准备回师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敌人看到我们回去,一定会来追击。”于是设下三处伏兵等待敌军。不久,隋朝将领段达率领一万多人从后面追来,当他们经过三王陵时,李世民发动伏兵攻击,段达大败,唐军追击到洛阳城下。李世民于是在宜阳、新安设置熊、谷二州,派兵驻守后回师。之后,李世民改封为赵国公。唐高祖李渊接受禅让称帝后,李世民被任命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七月,薛举侵犯泾州,李世民率领众人前去讨伐,战事不利而回师。九月,薛举去世,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李世民又担任元帅去攻打薛仁杲,双方在折墌城对峙,唐军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就这样相持了六十多天。敌军有十多万人,兵锋十分锐利,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却按兵不动,以此挫败敌军锐气。敌军粮草耗尽,他们的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归降。李世民对各位将军说:“他们的气势已经衰落,我们可以进攻了。”他派遣将军庞玉先在浅水原南列阵来引诱敌军,贼将宗罗睺合兵来抵抗,庞玉的军队几乎战败。不久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浅水原北杀出,出其不意。宗罗睺望见后,又回师抵抗。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勇骑兵冲入贼军阵地,这时唐军内外一起奋力攻击,宗罗睺的军队大败,被斩首数千级,掉入山涧峡谷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李世民率领左右二十多名骑兵追击逃敌,直接奔赴折墌城攻打敌军。薛仁杲非常恐惧,环城坚守。傍晚时分,大军相继赶到,四面合围。第二天清晨,薛仁杲请求投降,唐军俘虏了他的精兵一万多人、男女百姓五万口。不久各位将领前来祝贺,趁机问道:“起初大王在野外作战打败贼军,他们的君主还据守坚城,大王没有攻城器械,只率领轻骑追击,不等步兵赶到,就直接逼近城下,大家都怀疑不能攻克,而最终却攻下了,这是为什么呢?”李世民说:“这是用灵活的策略逼迫他们,让他们来不及谋划,所以才能取胜。宗罗睺凭借往年的胜利,又长期养精蓄锐,见我们不出战,心里轻视我们。如今见我们出战,就全军来攻打,虽然被我们打败,但擒获和斩杀的敌人并不多。如果不赶紧追击,他们逃回城中,薛仁杲收编安抚他们,就不容易取胜了。而且他们的士兵都是陇西人,一旦战败逃窜,来不及回头,就会四散回到陇外,那么折墌城自然空虚,我们的军队跟着追击,他们因恐惧就会投降。这是早就谋划好的,各位都没看出来吗?”诸将说:“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唐军缴获了很多贼军的精锐骑兵,李世民还让薛仁杲兄弟以及贼军将领宗罗睺、翟长孙等人统领这些骑兵。李世民和他们一起游猎驰射,亲密无间。贼军感恩又畏惧,都愿意效死力。当时李密刚刚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让李密乘驿车到豳州迎接李世民。李密见到李世民天姿神武,军威严肃,又惊又怕,十分叹服,私下对殷开山说:“真是英主啊。不这样,怎么能平定祸乱呢?”李世民凯旋后,到太庙献上捷报。被任命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关东的兵马都受他指挥调度。不久又加授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

宋金刚攻陷浍州的时候,兵锋十分锐利。唐高祖因为王行本还占据着蒲州,吕崇茂在夏县反叛,晋、浍二州相继沦陷,关中震动惊骇,于是亲手写下敕令说:“贼军势力如此强大,难以与他们争锋,应该放弃河东之地,谨慎地守住关西就行了。”李世民上表说:“太原是王业的根基,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殷实富裕,是京城物资的来源。如果轻易放弃,我实在感到愤恨。希望借给我三万精兵,我一定能平定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之地。”唐高祖于是征发关中所有的兵力增援他,还亲自到长春宫送别李世民。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领众人奔赴龙门关,踏冰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与贼将宋金刚对峙。不久,永安王李孝基在夏县战败,于筠、独孤怀恩、唐俭都被贼将寻相、尉迟敬德俘虏,准备押回浍州。李世民派遣殷开山、秦叔宝在美良川截击,大破敌军,寻相等人仅以身免,唐军俘虏了他们的全部部众,然后又回到柏壁。这时各位将领都请求出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千里,进入我们的地盘,精兵骁将都在这里。刘武周占据太原,专门倚仗宋金刚作为屏障。他们士兵虽然众多,但内部实际上很空虚,意图速战。我们坚守营地、养精蓄锐来挫败他们的锋芒,等他们粮草耗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逃走。”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二月,宋金刚最终因为军队缺粮而逃跑,李世民追击到介州。宋金刚摆开阵势,南北长七里,来抵御官军。李世民派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抵挡敌军北面,翟长孙、秦武通抵挡敌军南面。各军交战时稍稍后退,被敌军趁机攻击。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出击,冲击敌军阵后,贼军大败,唐军追击了数十里。尉迟敬德、寻相率领八千部众前来归降,李世民仍让尉迟敬德统领他们,与自己的军营相互交错驻扎。屈突通害怕他们发生变故,多次向李世民提出担忧。李世民说:“从前萧王刘秀推心置腹待人,人们都能为他效命,如今我委任尉迟敬德,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于是刘武周逃奔到突厥,并州、汾州全部收复旧地。唐高祖下诏到军中加授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七月,李世民总领各路军队在洛阳攻打王世充,军队驻扎在谷州。王世充率领三万精兵在慈涧列阵,李世民率领轻骑前去挑战。当时敌众我寡,李世民陷入重围,身边的人都很恐惧。李世民命令身边的人先回去,自己独自留在后面断后。王世充的骁将单雄信带领数百骑兵从两侧逼近,长矛竞相刺来,李世民差点战败。李世民左右开弓射箭,敌人无不应弦而倒,还俘获了他们的大将燕颀。王世充于是撤出慈涧的守军回到东都。李世民派遣行军总管史万宝从宜阳向南占据龙门,刘德威从太行向东包围河内,王君廓从洛口截断贼军粮道。又派遣黄君汉趁夜从孝水河中派水军袭击回洛城,攻克了它。黄河以南地区,无不响应,城堡相继来投降。大军进驻邙山。九月,李世民率领五百骑兵先去观察战地,突然与王世充一万多人相遇,双方交战,唐军又打败了敌军,斩首三千多级,俘获大将陈智略,王世充仅只身逃脱。王世充所任命的筠州总管杨庆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李世民派遣李世勣率领军队出轘辕道安抚他的部众。荥阳、汴州、洧州、豫州等九州相继来投降。王世充于是向窦建德求救。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李世民又进军驻扎在青城宫。营垒还未建成,王世充的两万部众从方诸门出来,靠近谷水列阵。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在北邙山列阵,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渡水攻击敌军,并且告诫屈突通说:“等双方军队一交战就放烟,我会率领骑兵南下。”双方军队刚一交锋,李世民就率领骑兵冲击敌军,亲自带头冲锋,与屈突通内外呼应。贼军拼死作战,多次打散又聚合。从辰时打到午时,贼军才开始后退。唐军乘胜追击,俘虏和斩杀八千人,于是进军到洛阳城下扎营。王世充不敢再出城,只是环城坚守,等待窦建德的援兵。李世民派遣各路军队挖掘壕沟,环绕布置长围来围困洛阳。吴王杜伏威派遣他的将领陈正通、徐召宗率领两千精兵到军营会合。伪郑州司马沈悦献武牢投降,将军王君廓接应,擒获了伪荆王王行本。恰逢窦建德率领十多万兵马前来援救王世充,到达酸枣。萧瑀、屈突通、封德彝都认为唐军腹背受敌,恐怕不是万全之策,请求退兵到谷州观察形势。李世民说:“王世充粮草耗尽,内外离心,我们不用费力攻击,就能坐等他自行衰败。窦建德刚刚打败孟海公,将领骄横、士兵懈怠,我们应当进军占据武牢,扼住他的要害。贼军如果冒险与我们决战,我们一定能打败他们。如果他们不交战,十天内王世充就会自行溃败。如果我们不迅速进军,贼军进入武牢,那些刚刚归附的城池,肯定守不住。两个贼军联合起来,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屈突通又请求解围退到险要之地等待局势变化,李世民没有答应。于是留下屈突通辅佐齐王李元吉围困王世充,自己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步骑兵奔赴武牢。

窦建德从荥阳向西进军,在板渚筑垒,李世民驻扎在武牢,双方相持二十多天。侦察的人报告说:“窦建德窥探到官军草料用尽,等官军到黄河以北牧马时,就会趁机袭击武牢。”李世民知晓了他的计谋,于是到黄河以北放牧马匹来引诱他。第二天清晨,窦建德果然率领全部兵马到来,在汜水列阵,王世充的将领郭士衡在他南面列阵,绵延数里,击鼓呐喊,唐军众将十分恐惧。李世民率领几名骑兵登上高丘观察敌军,对众将说:“贼军从山东起兵,没见过大敌。如今越过险要之地却喧闹不止,这是没有政令约束;逼近城池列阵,有轻视我们的心理。我们按兵不动,他们的气势就会衰落,列阵时间长了士兵饥饿,必然会自行退兵,我们追击攻击,必定取胜。我和你们约定,一定在午时之后打败他们。”窦建德列阵,从辰时到午时,士兵饥饿疲倦,都坐在地上,又争相饮水,开始徘徊后退。李世民说:“可以攻击了!”亲自率领轻骑追击引诱敌军,大队人马随后跟上。窦建德回师列阵,还没来得及整顿队列,李世民率先冲入敌阵攻击,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不久各军合力交战,尘土飞扬。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人挥动旗帜冲入敌阵,直接突出到敌军阵后,插上唐军旗帜。贼军回头看见,大败而逃。唐军追击三十里,斩首三千多级,俘虏五万部众,在阵中活捉窦建德。李世民数落他说:“我兴兵问罪,本来是针对王世充,他的得失存亡,与你无关,你为什么越过边境,触犯我的兵锋?”窦建德吓得两腿发抖,说道:“如今我若不来,恐怕还要劳烦您远道去捉拿我。”唐高祖听说后非常高兴,亲手写下诏书说:“隋朝分崩离析,崤山、函谷关隔绝。如今两个强大的势力联合起来,却被一朝荡平。战事既能获胜,又没有太多死伤。你不愧是我的臣子,也不让我为你担忧,这都是你的功劳。”于是李世民把窦建德带到东都城下。王世充恐惧,率领他的下属两千多人到军营门前请求投降,山东地区全部平定。李世民进入并占据宫城,命令萧瑀、窦轨等封存看守府库,什么都不取用,命令记室房玄龄收集隋朝的图籍。于是诛杀了与王世充一同作恶的段达等五十多人,被冤枉囚禁的人全部释放,无罪被杀的人都加以祭祀并为他们作诔文。大规模犒赏将士,按照等级赏赐。唐高祖命令尚书左仆射裴寂到军中慰劳。

六月,李世民凯旋。他亲自身披黄金甲,排列一万骑兵的铁马军阵,三万名甲士,前后有鼓吹乐队,将两名被俘的伪王以及隋朝的器物、车辇献给太庙。唐高祖非常高兴,举行饮至礼来庆祝。唐高祖认为自古旧有的官职不足以表彰李世民的特殊功劳,于是另外设立徽号,来表彰他的功勋品德。

十月,李世民加号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地位在王公之上。增加食邑两万户,加上之前的共三万户。赏赐金辂车一辆,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乐队以及九部乐,持班剑的武士四十人。当时天下逐渐平定,李世民于是一心钻研经籍,开设文学馆来接待四方的贤才。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八人担任学士,他们轮流在阁下值班,李世民和颜悦色地与他们讨论经义,有时一直讨论到半夜才结束。不久,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起兵反叛,占据洺州。

十二月,李世民总领军队向东征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月,进军到肥乡,分兵截断刘黑闼的粮道,双方相持两个月。刘黑闼处境窘迫,急于求战,率领两万步骑兵,向南渡过洺水,清晨逼近官军。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攻击他的骑兵,打败了敌军,乘胜践踏他的步兵,贼军大败,被斩首一万多级。在此之前,李世民派人在洺水上游筑堰使水变浅,让刘黑闼能够渡河。等到交战时,就下令决开堤坝,大水涌来,深达一丈多,贼军战败后,逃到水中的人都被淹死。刘黑闼与二百多名骑兵向北逃奔突厥,唐军俘虏了他的全部部众,河北平定。当时徐圆朗在徐州、兖州拥兵自重,李世民回师讨伐并平定了他,于是黄河、济水、长江、淮河一带的各个郡县全部平定。十月,李世民加授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秋天,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从原州入侵,侵扰关中地区。有人向唐高祖进言:“只因京城有府库财宝和众多子女,所以突厥才来进犯,如果焚烧长安不再以此为都城,那么胡寇自然就会停止入侵。”唐高祖于是派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去巡视山南可居住之地,打算迁都。萧瑀等人都认为这样做不对,但始终不敢冒犯龙颜直言劝谏。只有李世民说:“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将帅,尚且立志消灭匈奴。臣忝为藩王,却仍让胡尘不得平息,以至于让陛下商议迁都之事,这是臣的责任。恳请陛下听臣一展微薄之力,擒获颉利可汗。如果一两年内不能将其擒获,再慢慢施行迁都之策,臣就不敢再提反对意见。”唐高祖听后很生气,仍派李世民率领三十多骑去巡察。李世民回来后,坚决上奏说绝不能迁都,唐高祖这才打消了迁都的念头。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世民加授中书令。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图谋杀害李世民。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在玄武门诛杀了他们。甲子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各种政务都由他决断。李世民于是放走禁苑中所养的鹰犬,并停止各地进献珍奇物品,为政崇尚简约严肃,天下人都十分高兴。他又让百官各自上书奏事,详细陈述安民治国的要领。己巳日,下令说:“依照礼法,两个字的名字不用都避讳。近代以来,两个字都避讳,造成很多文字和事务的废阙,随意行事,有违经典。那些官号、人名、公私文籍中,有‘世民’两字不连续的,都不需要避讳。”撤销幽州大都督府。辛未日,废除陕东道大行台,设置洛州都督府,废除益州道行台,设置益州大都督府。壬午日,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谋反,被废为平民。乙酉日,撤销天策府。七月壬辰日,太子左庶子高士廉任侍中,右庶子房玄龄任中书令,尚书右仆射萧瑀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杨恭仁任雍州牧,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任吏部尚书,右庶子杜如晦任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宇文士及任中书令,封德彝任尚书右仆射。

八月癸亥日,唐高祖将皇位传给皇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派遣司空、魏国公裴寂在南郊用燔柴祭天的仪式禀告即位之事。大赦天下。武德元年以来因获罪被流放的人都放回。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原先没有爵位的赐爵一级,六品以下官员加勋一转。天下百姓免除一年赋税徭役。癸酉日,放出掖庭宫女三千多人。甲戌日,突厥颉利、突利进犯泾州。乙亥日,突厥进犯武功,京师戒严。丙子日,立妃子长孙氏为皇后。己卯日,突厥进犯高陵。辛巳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在泾阳交战,大破突厥,斩首一千多级。癸未日,突厥颉利到达渭水便桥之北,派遣他的酋长执失思力入朝窥探,虚张声势,李世民命令将他囚禁。李世民亲自出玄武门,骑马率领六名骑兵来到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水对话,责备他违背盟约。不久各路大军相继赶到,颉利见唐军军容盛大,又得知执失思力被拘押,因此十分恐惧,于是请求讲和,李世民下诏应允。当天回宫。乙酉日,又前往便桥,与颉利杀白马结盟,突厥退兵。九月丙戌日,颉利献上三千匹马、一万口羊,李世民不接受,让颉利归还所掠夺的中原百姓。丁未日,带领各卫骑兵统将等在显德殿庭练习射箭,对将军以下的人说:“自古突厥与中原王朝各有盛衰。像轩辕善于使用五种兵器,就能向北驱逐獯鬻;周宣王任用方叔、召虎征战,也能在太原取胜。到汉、晋的君主,直到隋代,不使士兵平时练习军事,突厥来侵犯,无人能抵抗,致使中原百姓惨遭贼寇涂炭。我如今不让你们挖池筑苑,耗费各种奢侈钱财,让农民尽情安乐,让士兵只练习骑射,希望你们作战时,也期望你们面前没有强大的敌人。”于是每天带领数百人在殿前教他们射箭,李世民亲自临场测试,射中者随即赏赐弓刀、布帛。朝中大臣多有劝谏的,说:“先王制定法律,有携带兵刃到皇帝住所的要处以刑罚,这是为了防微杜渐,防备意外。如今带领普通士兵,在宫殿台阶旁弯弓射箭,陛下又亲自在其中,实在担心意外灾祸发生,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做法。”李世民不采纳。从此以后,士卒都成为精锐。壬子日,下诏私人不得擅自设立妖神,胡乱进行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合礼法的祠庙祈祷,一律禁止杜绝。除龟甲、蓍草、五兆占卜之外,其他各种占卜,也都停止。长孙无忌被封为齐国公,房玄龄为邢国公,尉迟敬德为吴国公,杜如晦为蔡国公,侯君集为潞国公。

冬十月丙辰朔日,发生日食。癸亥日,立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癸酉日,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食实封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李孝恭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食实封一千户,李世勣、刘弘基食实封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食实封六百户,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李药师、杜淹、元仲文食实封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食实封三百户。十一月庚寅日,将宗室中封郡王的都降为县公。十二月癸酉日,李世民亲自审查囚徒。这一年,新罗、龟兹、突厥、高丽、百济、党项都派遣使者前来朝贡。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春正月乙酉日,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辛丑日,燕郡王李艺占据泾州谋反,不久被身边的人斩杀,首级被传送到京师。庚午日,任命仆射窦轨为益州大都督。三月癸巳日,皇后亲自举行养蚕仪式,以示对农桑的重视。尚书左仆射、宋国公萧瑀被任命为太子少师。丙午日,李世民下诏:“北齐已故尚书仆射崔季舒、给事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等人,过去在邺城为官,名位显达,心怀忠诚正直,上表直言极谏,却没能挽救国家的灭亡,最终遭受了像关龙逢那样残酷的杀害。崔季舒的儿子崔刚、郭遵的儿子郭云、封孝琰的儿子封君遵,都因家族遭逢当时的政治迫害,无辜受到牵连。应该对他们予以褒奖,给予特殊对待,可免除他们的内侍之职,根据才能另行安排任用。”

夏四月癸巳日,凉州都督、长乐王李幼良因犯罪被处死。六月辛巳日,尚书右仆射、密国公封德彝去世。壬辰日,太子少保宋国公萧瑀担任尚书左仆射。这年夏天,山东各州发生大旱,李世民下令当地官府进行赈济抚恤,百姓今年无需缴纳租赋。秋七月壬子日,吏部尚书、齐国公长孙无忌担任尚书右仆射。八月戊戌日,侍中、义兴郡公高士廉被贬为安州大都督。户部尚书裴矩去世。当月,关东以及河南、陇右沿边各州遭受霜灾,秋季庄稼受损。

九月辛酉日,李世民命令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等人分别前往各州赈济抚恤灾民。中书令、郢国公宇文士及担任殿中监。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安吉郡公杜淹正式就任新职。十二月壬午日,李世民对侍臣说:“神仙之事本来就是虚妄的,只是空有其名。秦始皇过度痴迷,被方士欺骗,竟然派遣数千童男童女跟随徐福入海求仙药,方士为躲避秦朝的苛虐,就此留在海外没有回来。秦始皇还在海边徘徊等待,结果在返回途中于沙丘去世。汉武帝为求神仙,竟把女儿嫁给有道术的人,事情没有应验后,就对相关人等进行诛杀。从这两件事来看,实在不必费心妄求神仙。”尚书左仆射、宋国公萧瑀因事获罪被免职。戊申日,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等人谋反,被处死。这一年,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了卖儿卖女的现象。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春正月辛丑日,尚书右仆射、齐国公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封汉王李恪为恪王,卫王李泰为越王,楚王李祐为燕王。重新设置六部侍郎,辅佐六部尚书处理事务,并设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前安州大都督、赵王李元景担任雍州牧,蜀王李恪担任益州大都督,越王李泰担任扬州大都督。二月丙戌日,靺鞨归附唐朝。三月戊申朔日,发生日食。丁卯日,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巡察关内各州。拿出御府的金银财宝,赎回那些因生活所迫而自卖为奴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庚午日,大赦天下。

夏四月己卯日,李世民下诏,要求各地将暴露在外的骸骨妥善掩埋。丙申日,契丹归附唐朝。初次下诏让天下州县都设置义仓,用于储备粮食应对灾荒。夏州贼军首领梁师都被他的堂弟梁洛仁杀死,梁洛仁献城投降。五月,天降大冰雹。六月庚寅日,皇子李治出生,李世民宴请五品以上官员,按照等级赏赐布帛,还赐给当天出生的天下百姓粟米。辛卯日,李世民对侍臣说:“君主即使不像君主的样子,臣子也不能不尽臣子的本分。裴虔通,本是隋炀帝的旧臣,却亲自成为叛乱的首要分子。我正推崇奖励恭敬和道义,怎么能还让这样的人治理百姓、训导风俗呢?”于是下诏说:

天地各安其位,君臣之间的大义得以彰显;高低贵贱排列有序,人伦道德就此确立。以此来使风俗淳厚,教化天下。即使历经治乱,君主或昏庸或贤明,然而疾风知劲草,忠臣的气节始终长存,他们不惜剖心焚身,赴死如同回家一样。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七尺之躯,不看重百年的生命吗?实在是因为君臣之义重大,是名教中最为首要的,所以才能在当时彰显大节,在身后树立清正的风气。至于像赵高杀死秦二世,董卓毒杀弘农王,人神共愤,不同时代的人都同样痛恨。更何况那些平庸的小人,心怀凶恶悖逆,纵观典籍史册,这样的人无不遭到诛杀。辰州刺史、长蛇县男裴虔通,过去在隋朝时,委身于晋王藩邸,隋炀帝因为过去的交情,特别宠爱他。然而他却心中蔑视君主和亲人,暗中图谋弑君叛逆,秘密窥伺时机,招纳勾结一众恶人,手持长戟、乱箭齐发,一朝发动叛乱。天下的恶行,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难以忍受!他本应被灭族焚首,以彰显严惩。但由于时代不同,又多次逢遇赦令,可特免他的极刑,将他除名削爵,流放发配到驩州。

秋七月戊申日,李世民下诏:“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隋武牙郎将高元礼,在隋朝时都受到任用,却与宇文化及勾结,参与弑君叛逆。应该依照处置裴虔通的办法,将他们除名,发配流放到岭南。”李世民对侍臣说:“天下有愚昧之人,喜好触犯宪章法律,凡是赦免的恩典,往往只惠及那些不守法度之辈。古语说:‘小人的幸运,就是君子的不幸。’‘一年两次大赦,好人都不敢说话。’凡是养护杂草就会伤害禾苗庄稼,施惠于奸邪之人就会残害良善之人。从前周文王制定刑罚,对这些人绝不赦免。还有蜀先主刘备曾对诸葛亮说:‘我与陈元方、郑康成交往,每次听到他们讲述治乱之道都非常完备,却从未提及赦免之事。’小人,是君子的祸害,所以我拥有天下以来,不轻易施行赦免。如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起推行,特殊的恩典,不可频繁施行,否则恐怕愚昧之人常常心存侥幸,只想犯法,而不能改过自新。”八月甲戌朔日,李世民前往朝堂,亲自审阅冤屈案件。从此,李世民因为军国事务不多,每天到西宫侍奉太上皇李渊用膳。癸巳日,公卿上奏说:“依照礼制,季夏之月,可以居住在高台上的敞屋。如今酷暑尚未消退,秋雨刚刚开始,宫中地势低洼潮湿,请营造一座楼阁居住。”李世民说:“我患有气病,确实不宜居住在低洼潮湿之处。但如果听从你们的请求,耗费实在太多。从前汉文帝打算建造露台,却因怜惜相当于十户人家产业的费用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耗费却超过他,这哪里是作为百姓父母应有的做法呢。”最终没有答应。当月,河南、河北遭遇严重霜灾,百姓受灾挨饿。

九月丙午日,李世民下诏说:“尊重年长者和故旧,是先王留下的典范;交还印章、解下官印,朝臣因此得以善终。入学祭祀先圣先师、举行礼仪活动的仪式,东胶、西序的教育制度,养老的道义,在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我恭敬地继承皇位,遵循以往的典章制度,向年长者请教、尊敬侍奉他们,内心更加深切。然而人情古今不同,世道逐渐变得浮薄,而有些人出仕为官,却违背了大体。至于那些精力即将耗尽,暮年已至,白白地早早起身辛勤劳作,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如果有人能懂得适可而止,行为值得鼓励,辞去公职,回到乡里,能做到礼让,实在值得嘉奖。内外文武群官中因年高退休、上表辞官的人,参加朝会的时候,位次应该在同品级现任官员之上。”丁未日,李世民对侍臣说:“女子幽禁在深宫里,实在令人怜悯。隋朝末年,无节制地搜求采选女子,以至于离宫别馆这些并非皇帝经常临幸的地方,也聚集了很多宫女,这都是耗尽民力财力的做法,我不认同。况且除了洒扫之外,她们也没有别的用处。如今我打算放她们出去,任由她们寻求伴侣,这不只是为了节省费用,也是让人能够各顺其天性。”于是派遣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等人,在掖庭宫西门挑选放出宫女。

冬十月庚辰日,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去世。戊子日,李世民下令处死瀛州刺史卢祖尚。十一月辛酉日,在圆丘举行祭祀活动。十二月壬午日,黄门侍郎王珪担任侍中。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春正月辛亥日,契丹首领前来朝见。戊午日,李世民前往太庙祭祀。癸亥日,他亲自前往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辛未日,司空、魏国公裴寂因事获罪被免职。二月戊寅日,中书令、邢国公房玄龄担任尚书左仆射,兵部尚书、检校侍中、蔡国公杜如晦担任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永康县公李靖担任兵部尚书,右丞魏徵担任秘书监,参与朝政大事的决策。

夏四月辛巳日,太上皇李渊迁居到大安宫。甲子日,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在太极殿处理政务。五月,周王李元方去世。六月戊寅日,因为干旱,李世民亲自审查囚徒的罪状,希望以此感动上天降雨。他派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到名山大川祈雨,派中书舍人杜正伦等人前往关内各州进行安抚慰问。同时,他还命令文武官员各自上书奏事,毫无保留地陈述朝政的得失。己卯日,刮起大风,树木被折断。秋八月己巳朔日,发生日食。薛延陀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表达对唐朝的友好与臣服。

九月癸丑日,唐朝在各个州设置医学机构,致力于发展地方医疗事业,提升百姓的健康保障水平。冬十一月丙午日,西突厥、高昌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彰显唐朝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庚申日,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出兵攻打突厥,旨在消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十二月戊辰日,突利可汗前来投奔唐朝,这一事件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癸未日,杜如晦因为生病辞去官职,李世民批准了他的请求。癸丑日,李世民下诏,在自起义以来交战的地方,为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义士勇夫各自建立一座寺庙,并命令虞世南、李伯药、褚亮、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人撰写碑铭,用来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铭记他们为唐朝建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年,户部上奏称:从塞外归来的中原人以及前后归附唐朝的突厥人,还有因开拓四夷而新设置州县所统计的人口,男女共计一百二十多万口,反映出唐朝的人口增长和疆域拓展,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