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卷一百·北·魏前废帝纪

前废帝名叫元恭,字修业,是广陵惠王元羽的儿子,母亲是王氏。他年少时就端庄谨慎,很有志向和度量。长大后喜爱学习,侍奉祖母和嫡母非常孝顺,远近闻名。正始年间,他承袭了爵位。延昌年间,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晋升为兼散骑常侍。正光二年,正式担任常侍,还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元叉专权,元恭为了避祸,就称病不再上朝。时间久了,还假装成哑巴。正光五年,他被授任金紫光禄大夫,加官散骑常侍。建义元年,被任命为仪同三司。元恭不说话将近十二年,一直住在龙花寺,和外界没什么往来。

永安末年,有人向庄帝告密,说元恭不说话,可能心怀不轨,民间也有传言说他有天子之气。元恭害怕招来灾祸,逃到上洛躲藏,可很快就被追踪抓到,押送到京师,被拘禁了好多天,最后因为查无实据才被释放。庄帝驾崩后,尔朱世隆等人觉得元晔和皇室血缘关系疏远,又不是众人所推举的,而元恭一直低调隐藏自己,有过人的度量,就打算谋划废立皇帝的事。他们担心元恭真的是哑巴,就让元恭的亲信去试探他的意思,还施加了一些压力。元恭于是回答说:“天何言哉!”意思是上天都不说话(暗示自己可以当皇帝)。尔朱世隆等人听了非常高兴。

普泰元年春二月己巳日,元晔来到邙山南边,尔朱世隆等人在东郭外迎接元恭,举行禅让的仪式。群臣上奏章说:“时运有好坏,国家忧患之际会诞生圣明君主,就像六龙驾车,祥瑞出现。陛下您正逢千年一遇的时机,智慧通达万物,能洞察天象人事,皇位有归属,天命所归。可您却只想独善其身,不考虑拯救天下,天命徘徊,天地神灵都在期待。希望陛下顺应民心,顾念宗庙社稷,不辞辛劳,回应人神的期望。”元恭回答说:“我自认为渺小,所以想推辞。但王公们如此诚恳,我不能拒绝。现在恭敬地接受大家的提议,只是惭愧自己恐怕难以担当重任。”太尉公尔朱度律献上玺绶和皇帝的衣冠。元恭登上辂车,百官护卫,从建春门、云龙门进入,登上太极前殿,群臣纷纷朝拜祝贺。仪式结束后,元恭登上阊阖门,下诏说:“我才德微薄,却要治理天下,希望和百姓一同享受太平,现在大赦天下,国号仍为大魏,把建明二年改为普泰元年。废除征收市场税和盐税的官职。各种杂户,赐予平民身份,原来担任的官职照旧。天下征收的绢,四百文一匹。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普遍晋升四级;该评定等级却还没定下来的人,也能得到品级。被除名免官的人,特别恢复原来的资历,品级和封爵照旧。颍川王尔朱兆,彭城王尔朱仲远,陇西王尔朱天光,乐平王尔朱世隆,常山王尔朱度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齐献武王,都督斛斯椿手下的军士,普遍晋升六级。”庚午日,又下诏说:“我以渺小之身,位居王公之上,每天都心怀警惕,如履薄冰。仰赖七庙神灵的庇佑,百官的忠诚,才勉强没有亡国。三皇称皇,五帝称帝,三代称王,这是他们互相谦让。从秦朝末年开始,大家争着称皇帝,却忘了这会带来灾祸,还把贪婪和鄙陋留给后世。我现在称帝,已经是很过分的了!大家都要知道这件事。”这个月,镇远将军清河人崔祖螭聚集青州七郡十多万人马围攻东阳。幽州刺史刘灵助在蓟地起兵。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兼侍中、河北大使高乾邕和他弟弟平北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昂,率领人马趁夜袭击冀州,抓住刺史元嶷,杀了监军孙白鹞,一起推举前河内太守封隆之管理州中事务。

三月癸酉日,元恭封长广王元晔为东海王。下诏让太师、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鲁郡王元肃仍为太师;特进、车骑大将军、沛郡王元欣为太傅、司州牧,改封淮阳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彭城王尔朱仲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陇西王尔朱天光,都升为大将军;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颍川王尔朱兆为天柱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卫将军、大都督、晋州刺史、平阳郡开国公齐献武王被封为勃海王,增加食邑五百户;特进、车骑大将军、清河王元亶为仪同三司;侍中、太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太保;开府、前司徒公长孙稚为太尉公、录尚书事;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赵郡王元谌为司空公。长孙稚坚决推辞,不久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丙子日,元恭在显阳殿接见尚书右仆射元罗和皇室宗亲,对他们进行慰问勉励。丁丑日,给骠骑大将军、北华州刺史公孙略加官仪同三司。己卯日,下诏让右卫将军贺拔胜和一名尚书招募从征的工匠和杂户,正式入伍的,都授予实职官位,自带马匹的再优待晋升一大阶。庚辰日,任命侍中、卫将军、咸阳王元坦,卫将军、尚书左仆射、南阳王元宝炬,侍中、征东将军、平阳王元脩,都为仪同三司。乙酉日,下诏精简从北方来的和在京城的二官员外多余的人员。己丑日,任命持节、骠骑将军、泾州刺史贺拔岳为仪同三司、岐州刺史,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侯莫陈悦为仪同三司、秦州刺史。庚寅日,下诏说天下有德行、孝顺、仁爱、贤能、忠义、诚信的人,可以用礼仪征召到朝廷,如果不应召,就以不敬之罪论处。丙申日,刘灵助率领人马驻扎在安国城,定州刺史侯渊将他击败斩杀,把首级送到京师。戊戌日,任命使持节、侍中、车骑大将军斛斯椿,侍中、卫将军元受,都为特进仪同三司。下诏说:“近来官场秩序混乱,现在要进行淘汰,确定官员名额,精简多余人员,已经有了决定。被裁退的人,也挺可怜的。所有被精简的人,可以特别优待一级,都授予将军称号,参与参选,根据才能补任官职。”这年春天,冠军将军、南青州刺史茹怀朗派他的部将何宝率领三千步骑兵攻打萧衍在琅邪的守将,擒获了萧衍的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云麾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刘相如。

夏四月癸卯日,元恭到华林都亭宴饮射箭,按等级赏赐众人。太乐演奏的节目中有倡优表演愚痴的形象,元恭认为这不是高雅的表演,下诏停止。壬子日,到太庙祭祀。癸丑日,下诏任命齐献武王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安定王尔朱智虎为开府仪同三司、肆州刺史。乙卯日,任命右卫将军贺拔胜、武卫将军大野拔都为仪同三司。己未日,元恭在显阳殿考核通直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通直郎,把多余且没才能的人调任其他职务。癸亥日,陇西王尔朱天光大败宿勤明达,将他擒获送到京师,并处斩。丙寅日,任命侍中、骠骑大将军尔朱彦伯为司徒公。下诏有关部门不能再称萧衍政权为伪梁,废除一些繁琐的制作规定,不禁止和邻国往来。下诏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奉车都尉、羽林监、给事中、积射将军、奉朝请、殿中将军、宫门仆射、殿中司马督、治礼郎这十一个官职,有俸禄但不安排仆役,年老该外调的,按照常规,那些还没年老想外调的,允许辞职。七品以上官员,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如果有正职空缺,根据才能补任。之前被精简后优待晋级的人要追回,因称职被精简的人,仍优待一级。之前,南阳太守赵修延抓住刺史李琰之;五月丙子日,荆州城百姓斩杀赵修延,把首级送去,又推举李琰之做刺史。尔朱仲远派他的都督魏僧勖等人到东阳讨伐崔祖螭,将其擒获斩杀。六月庚申日,齐献武王因为尔朱家族叛乱,在信都开始举起义兵。向西平定殷州,斩杀殷州刺史尔朱羽生,任命南赵郡太守李元忠为刺史,镇守广阿。癸亥日,元恭到显阳殿,亲自审理冤案。戊辰日,任命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尔朱弼为仪同三司。

秋七月壬申日,尔朱世隆等人杀害了前太保杨椿、前司空公杨津和他们的家人。丙戌日,司徒公尔朱彦伯因为大旱辞去官职。戊子日,任命尔朱彦伯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庚寅日,任命侍中、太保、开府、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师,地位仅次于上公。八月庚子日,下诏陇西王尔朱天光手下讨伐宿勤明达的文武官员,普遍晋升三级。颍川王尔朱兆率领两万步骑兵出井陉,奔赴殷州,李元忠弃城回到信都。丙午日,常山王尔朱度律、彭城王尔朱仲远等人率领人马出兵抵抗起义军。九月丁丑日,任命侍中、骠骑将军卢同,骠骑大将军杜德,车骑大将军桥宁都为仪同三司。己卯日,任命使持节、都督东道诸军事、兼尚书令、东道大行台、彭城王尔朱仲远为太宰。庚辰日,给使持节、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兼尚书令、西道大行台、陇西王尔朱天光加官大司马。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穆绍去世。癸巳日,元恭追尊父亲为先帝,母亲王氏为先太妃;封弟弟元永业为高密王,皇子元子恕为勃海王。冬十月壬寅日,齐献武王推举勃海太守元朗在信都即皇帝位。

普泰二年春三月,齐献武王在韩陵打败尔朱天光等人。夏四月辛巳日,齐献武王和元恭来到邙山,派魏兰根去洛阳安抚,并观察元恭为人。魏兰根嫉妒元恭品德高尚,回来后就诋毁他,最终齐献武王听从崔陵的建议,把元恭废黜在崇训佛寺,改立平阳王元修为皇帝。元恭失去皇位后,写了一首诗:“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感慨自己的命运和当时政权频繁更迭的时局。

太昌初年(公元532年),前废帝元恭在门下外省去世,当时他三十五岁。出帝元修下诏让朝廷各部门官员前去参加丧礼,派大鸿胪负责监管丧葬相关事宜,按照王的礼仪规格下葬,配备九旒旗帜、皇帝专用的銮辂车驾、黄屋车盖、左边的大旗,还有手持班剑的侍卫一百二十人,左右二卫和羽林军也都出动,为葬礼准备了完备的仪仗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