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潇洒恣意

两淮王家有三房,大房唯有王福宁一个女儿,二房则有两个儿子,三房是一个女儿。

王福宁的两个堂哥都不在家中,一个年少时为了考科举,与家中断绝了关系。

而另一个虽然没有同家里断了关系,但也不住在王府,他在东海做着水晶生意,也常有海外的交易,常常是一出海便几个月不见人影。

三房家的堂妹嫁到的边塞,也不同娘家有多少往来,这偌大的家里,都靠王福宁一个人操持着。

王福宁的父亲与目前倒是还健在,二老相敬如宾,住在各自的院子,是谁也不爱搭理谁的状态。

王福宁的父亲王老太爷好钓鱼,也常常去海边看人晒盐,他常常将“盐是人的生命”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怕他的后辈们忘记,他们王家是靠着一粒粒盐起家的。

王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贩卖私盐的小摊贩,凭着独特的晒盐技法和实惠的售卖价格,且借着那几年官盐价高,私盐价低多销的优势,慢慢的积攒了初始家财。

后来他同人一起包了盐场,私盐的买卖越做越大,他也往一方富商靠近,可朝廷的人却不允许他这般发展,带着官兵就要将他的盐场收去,多亏当年他运气好,碰上了好人,将他保了下来。

后来他可不敢再做大做强,自愿拿出大笔财宝捐给朝廷,这才熄了那些人的怒火。

“老太爷那边你不要去。”

“他不喜欢被人打扰。”

王福宁同崔莺叮嘱着,她父亲的脾气她向来是知晓的,别说是崔莺了,就是李历和李为过去,他都不大待见。

这老人年龄大了,脾气也是越发的古怪,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喜怒无常。

崔莺点着头,她对于王家的长辈并不感兴趣,若是能不见,她自然不会上赶着去见,那实属自找麻烦。

王福宁说完自己父亲,又同崔莺说了她母亲,王老夫人倒是个喜欢热闹的人。

“老夫人那,早晚请安也免了。”

“没事也不要过去。”

崔莺点着头回应,她最不擅长和长辈相处了,既然王夫人都开口了,那她自然是无有不应的。

王福宁亲自将人带到院子里,她如今还没有和李为成亲,只住在李为隔壁,待到礼成,再搬到一处去住。

崔莺在院里也没做其他的事情,她将棠梨叫了过来,道:“这两日你注意点,同府中的人多走动走动。”

“我们初来乍到,还是要打听清楚些。”崔莺想着,便叮嘱一句已经跃跃欲试的棠梨,道:“不要太刻意了。”

棠梨接收到了崔莺的指示,她十分恳切的点着脑袋,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后来棠梨先打听了王老夫人的事情。

听说王老夫人是一个爱管事的。

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要插一脚,不管与她有没有关,她都要照看着。

王老夫人属于是旁人做的再好,她瞧不上。她自己做的一般,却要使劲夸。

当年王老太爷积攒下来的巨额家财,有一半都被王老夫人帮助亲戚抖搂出去了。

就因为这事,老太爷和老夫人没少大动干戈,那吵的是上下轰动,家宅不宁的。

王老太爷一气之下将王老夫人的管家权夺了去,说什么也不要她管家了,他曾说“这败家败的,马上要把祖宗的贡品都败没了。”

气的王老夫人没日没夜的和他吵,骂他是个没良心的,发达了之后便忘了那些穷亲戚。

可王老太爷知道,那些什么穷亲戚哪里是穷,他们衣食无忧的,甚至有的私底下富得流油,只不过他们不甘心,不满足,想要更多罢了。

旁人都能够看出来的事情,偏偏他家这个老婆子看不出来,真是让他一顿好骂。

后来老太爷不惜从外面请人管家,也不让王老夫人沾账房一点边。

王老夫人气不过,就要和老太爷和离,老太爷当即冷了老夫人几日,后面老夫人也不再说和离的话了。

崔莺听着这些关于王老夫人的故事,她大抵明白,这位老太太在这个家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往后若是对上了这位老太太,她也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王家的情况比起常家确实好上很多,没有那些妯娌小姑子的麻烦事,家中除了王夫人外,便没有其他需要交往的女子。

李历尚未婚配,又常常与李为一起,即便往后有了新妇,那也有一个先来后到,她也不会太麻烦。

“看上去还挺适应。”李为的声音打断了崔莺的思绪,她转过眸看向了从院门缓缓走来的男子,他的面色平和,让人觉得陌生。

棠梨同李为行了礼后二话没说,识趣的先退下了,只剩下崔莺与李为两人待在院子里。

“两淮的气候温和些,靠近海边,不同盛京那么干燥。”

“我还是挺适应的。”崔莺也没有过分警惕,这些都是很基础的问题,估摸着李为也只是例行来问候一声。

毕竟他们不日将结为夫妇,太陌生反倒会让人怀疑了。

李为微微颔首,他的目光落在崔莺的脸上,见她满面红光的确实不像是在勉强,他便继续道:“过两日,祖父要去海边盐场。”

“到时候你同我一道去吧。”

李为这话一出,崔莺的兴致倒是被勾了起来,她活了两辈子,一直都待在盛京城中,从未见过书中所说的广阔大海,也没有见过盐场晒盐的场景。

她是很向往大海的,因为她总觉得,海水很自由,自由的来,自由的走,从来没有人能够拘束它。

从前,崔莺见过最大的水流就是护城河,可那水流比起海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李为见崔莺一直没有回应,脸上的表情倒是变了一下又一下的,他便缓缓挑眉,开口道:“你不愿意?”

这盐场不如城内,风沙确实大了些,扬起来的风也常常将人的脸庞风干,海边的咸腥味也总让人忍不住的犯恶心。

他以为崔莺知道这些,所以不愿意去。

可当崔莺反应过来之后,她当即摇了摇脑袋,眸子亮亮的,认真的回答道:“我愿意!”

“我很想去。”她怕李为不知道她的急切,所以她又加了一句,一时间她都忘记了自己还要伪装的任务。

此时的崔莺,是没有任何遮拦与拘束的模样,落在李为的眼底,格外的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