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十年苦学

  • 侦相
  • 唯一主宰
  • 3445字
  • 2025-03-31 16:54:47

临近中午,炽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烘烤着终南山。山中林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枝叶试图将日光隔绝在外,却难以驱散这数日来弥漫在山间的暑气。

浮梦大师手持拂尘,带着灵心仙子与褚星砚,来到了蔚然宫后方的蔚然崖。蔚然崖犹如一柄直插云霄的利剑,崖壁陡峭,怪石嶙峋,形状各异的石头,宛如从天而降的神剑,散发着让人胆寒的气势。

在这险峻的崖山脚下,浮梦大师默默伫立,随后缓缓盘坐下来。她食指轻伸,对准崖下一块莲花形的石头,神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

不多时,莲花石的石心处,泛起了一圈圈柔和的光晕。与此同时,未然崖的崖壁上,一个拱形石门悄然浮现。伴随着轻微的“嘎吱”声,石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着水绿色衣衫的小男孩迈着悠然的步伐走了出来。

他头上系着水绿色发带,脚蹬同色靴子,手中轻摇着一把水绿色扇子,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看到这一幕,灵心仙子心中猛地一惊,美眸瞬间瞪大,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若有所思。

而褚星砚则满脸不可思议,小嘴微张,心中暗自猜测:这位应当是虚风长老身旁的小书童吧?年纪似乎与我相仿,若是日后我能拜入山门,有他作伴,倒也不会太过孤单。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浮梦大师缓缓起身,整理好衣衫,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语气诚挚而又谦卑:“徒儿浮梦,带着弟子灵心,以及褚遂良的遗孤孙女褚星砚,前来拜访师尊。

这孩子资质上佳,无奈受家族劫难牵连。她一心向道,渴望拜入师尊门下。弟子见机缘巧合,便带她前来,还望师尊定夺。”

“什么?这个竟然是虚风大师?”褚星砚瞬间瞪圆双眼,粉嫩的脸颊写满了难以置信,声音都因震惊微微发颤。

在她的想象中,虚风大师该是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老者,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怎么可能是那位威名远扬的大师?灵心仙子听闻,神色复杂地看了褚星砚一眼,微微摇头,似是在感慨她的大惊小怪。

而浮梦大师依然跪在原地,神色恭敬如初,仿佛对这一切早有预料。小男孩轻摇折扇,嘴角挂着一抹神秘的浅笑,目光透过扇面,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三人。

山风掠过蔚然崖,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松涛阵阵,肆意撩动众人的衣袂。那水绿色衣衫的小男孩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手腕轻旋,折扇“刷”地展开,迈着悠然的步伐走近。“浮梦,你所说的褚相遗孤孙女,就是这个女孩子吧?”他开口问道,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褚星燕。

褚星砚下意识地抬起头,刹那间,与小男孩的目光交汇。那双眼眸深邃得如同宇宙黑洞,既透着沙漠清泉般的澄澈,又散发着寒潭般的清冷,让她浑身一激灵,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慑。

灵心仙子见状,眼眸快速一转,急忙伸手轻拽褚星砚的衣袖,低声催促:“砚儿,快来参见师尊!”褚星砚脑袋一片空白,机械地随着灵心仙子屈膝跪地。

小男孩见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孩子,不必困惑。我们这些得大道者,拥有万千变化之身,不受年龄、性别的束缚。山川草木、自然万物,皆可化为形貌。

在这天地间,我们超脱生死与年龄的界限,自由穿梭于苍茫宇宙,往来随心,无拘无束。若不是浮梦传信,我此刻说不定已神游太虚,不知去往何方了。”

听了这番话,褚星砚再次望向小男孩,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她暗自惊叹:好一位虚风长老,果真是得大道之人,这道行深不可测!

灵心仙子抬眸望向虚风长老,目光里满是期许:“师尊,这孩子因受家父牵连,身世坎坷,心中悲苦。但她生性聪慧,一心想拜入您门下,期望有朝一日能了却心愿,还望师尊开恩。”

虚风长老嘴角含笑,手中折扇轻轻一合,迈着悠然的步子,围绕着褚星砚姑侄缓缓踱步:“想做我徒弟,可并非易事。你姑姑灵心,乃是我三徒儿浮梦的弟子,你若拜我为师,这辈分岂不乱了?你打算如何解释?”

褚星砚目光坦荡,不假思索地回应:“虚风长老,您身为得大道者,又怎会拘泥于世俗小节?您心怀天地,泽被苍生,以大道之力化解人间愁苦,洞悉世间生老病死。我一心拜您为师,只为学得一身绝学,回长安为那些无故冤死的臣民讨回公道。”

虚风长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探究:“这么说来,你找我是为了报仇雪恨?”

“并非如此!”褚星砚语气坚定,“若能学有所成,我定要回到人间,查遍世间冤狱,为天下蒙冤之人昭雪。”

虚风长老目光如炬,凝视着她:“好一个查遍世间冤狱!可这世间冤狱多如繁星,凭你一介女子,又怎能查得完?”

褚星砚毫不退缩,斩钉截铁地说:“纵然世间冤狱无穷无尽,只要我竭尽全力,多阻止一起、多查清楚一起,冤屈便会少一分。事在人为,黑夜终将过去,白昼定会降临。师尊,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虚风长老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看得出你意志坚定。那我再考考你。”

阳光斑驳地洒落在未然崖上,虚风长老一袭水绿色衣衫随风轻扬,“刷”地一声,迅速打开手中水绿色折扇,又悠然合上。他身形一转,目光如炬,直射褚星燕:“孩子,我问你,在你心中,世间最为珍贵的是什么?”

这话一出,浮梦大师和灵心仙子皆是一怔,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意外。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虚风师尊竟会向砚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真不知砚儿的回答能否让师尊满意。

褚星砚仰头望向澄澈的天空,沉思片刻后,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虚风长老:“回师尊的话,砚儿觉得,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与家人共度的幸福时光。世间美好虽转瞬即逝,却最为珍贵。”

虚风长老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他身形再度一转,刹那间,一道光芒闪过,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老者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者鹤发童颜,手中依旧拿着那把水绿色折扇。尽管须发皆白,面容却宛如二十多岁的青年,俊朗饱满,眼神深邃明亮,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这气质,让人忍不住凝视,再也无法将目光移向别处。

浮梦大师见状,心中一喜,知晓事情已成。他急忙转身,对着灵心和褚星燕说道:“灵心、砚儿,快!快来拜见师尊,他答应收你为徒了!”

“多谢师尊!”褚星砚欣喜若狂,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然而,虚风道长捋着胡须,神色淡然:“你虽有慧根,但心中仇恨、苦毒尚未消除,且我目前并无收徒打算。不如先留在我身边,做个小书童,随我四处云游,你意下如何?”

褚星砚闻言,毫不犹豫,“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砚儿愿意随师尊做个女书童,云游四海!”

“不过,”虚风长老目光扫视众人,补充道,“记住!你只是本尊的小书童!我座下只有四名弟子!。”

就这样,褚星砚成为了虚风长老的随身书童。自此,整整十年,褚星砚始终追随虚风长老,踏遍山川湖海,云游天地之间。

春日,华山之巅云雾缭绕,凛冽的山风如刀割般刮过。褚星砚身着素衣,在峭壁旁全神贯注地苦练剑法。她身形如电,或腾挪转移,或凌空飞跃,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

一天练剑下来,她浑身伤痕累累,可眼神中始终透着坚毅。有好几次,她因一时疏忽,不慎跌落山崖,生死一线间,是师尊及时出手相救。遇上难以攻克的难关,她便日夜不眠,反复思索,对剑法武功的痴迷已然到了忘我的境地。

夏日,黄山的松林里,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虚风长老与褚星砚相对而坐,棋盘上黑白棋子纵横交错。在对弈的间隙,长老不仅传授兵法谋略,讲解医道精髓,还分享天地间济世救人的学问。

虚风长老热衷于在逍遥自在的氛围中,引导砚儿辨别人心善恶,探寻行医问药的门道,体悟克敌制胜的要诀。砚儿每次都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将长老的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

秋季,长空湛蓝如洗,虚风师尊带着砚儿行走在市井街巷、山川田野,观察世间万象。师尊耐心地教会她如何洞察人心的幽微之处,如何从细微的迹象中推知全局,辨别奸佞小人的真面目,以及在复杂诡谲的世道中保护自己。

在师尊的悉心指导下,砚儿学会了调查人间冤屈的方法,懂得防患于未然,学会预测未来的走向,推理过去的隐情,对天文地理、世间诸事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冬季,皑皑白雪将终南山装点得银装素裹,万籁俱寂。虚风师尊带着褚星砚穿梭在冰天雪地之中。一路上,师尊为她讲解星辰的运转规律,剖析气候变迁的奥秘,通过冰雪的融化、寒风的走向等自然现象,传授给她趋利避害的智慧。

在静谧的山洞里,师尊拿出古老的典籍,逐字逐句地为她讲解历史的兴衰更替,分析前人的得失,让她从过往的经验中汲取教训。褚星砚紧紧依偎在师尊身旁,认真聆听,手中的炭笔在羊皮纸上沙沙作响,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一一记录下来。

十年转瞬即逝,褚星砚出落得亭亭玉立。她恰似姑姑灵心仙子那般,周身散发着清冷的气质,眼眸中流转着睿智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从容,令人不自觉沉醉其中。

岁月不仅雕琢了她的容貌,更赋予了她一颗聪慧而坚毅的心。在虚风长老的悉心教导下,她不仅精通武功医术,更对世间万象有着深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