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登船

关羽的到来,让王融、刘备等徐州部众以及天子车驾,得以快速摆脱了袁术淮南兵马的纠缠。

袁术不甘,下令要追。

可淮南兵马与徐州军交战了一阵,略显疲惫,不是关羽带来的将士的对手。

双方混战一场,关羽掩护徐州兵马先退。

“追!”

袁术下令。

可与此同时,从固始县撤军回来的张飞一行人匆匆加入了战场。

万军丛中,张飞直取袁术。

“快保护后将军撤离战场。”

淮南兵马见张飞于乱军之中所向披靡,挡无可挡,他们失去了和张飞对冲的士气,当即护卫着袁术撤离。

袁术咬牙切齿,无可奈何。

“报,后将军,徐州的船舰从淮河驶来,汇入颖水,已经抵达了慎县。”

有人向袁术汇报。

“撤吧,后将军,我们拦不住他们了。”

部将们劝说袁术。

大家虽然都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但绝大多数人只想借靠袁氏这个平台,为自己谋些晋升的资历。

至于拼命?那得分时候。

如果拼命能为自己换来前程,大可拼命,但眼下很明显不是这种契机。

“可恨啊!”

袁术大吼。

他的麾下部众虽多,但却没有像张飞这样敢拿命冲阵的万人敌。

“速速去通知淮河沿江一带的我军将士,让他们把铁索、铁锥置入淮河之中。”

袁术一边撤军,以避张飞锋芒,一边下令军中快骑火速去通知淮河两岸的将士,打算把徐州部众的船舰留在淮河附近,逐一消灭。

“阎象说得对,徐州人果然会派水师过来接应。”

“那就全部沉入淮水吧!”

袁术聚拢了溃散的队伍,一路吊在徐州军背后。

另一边。

匆忙越过了汝阴县地界的王融等徐州兵马,终于在慎县北部二十里地的颖水江畔,见到了劈波斩浪过来接应的徐州水师将士。

“主家勿忧!”

船头甲板上,徐战催促战船速速靠岸,放下竹梯,供人攀爬上去。

“陛下,请登船。”

王融来请天子刘协下了车驾,登上船舰。

担惊受怕了一路的刘协,见大河之上船舰密布,桅杆连天、风帆蔽日的场景,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都先登船。”

刘协舍弃了在战乱中遭受了一定损毁的车驾,连忙登上了船只甲板。

紧接着是王融、刘备等人。

徐盛负责安排和协助众军士上船。

徐晃维持现场秩序。

哒哒哒!

这时候,后方脚步声响起。

众皆大惊,都以为是敌军追来,一个个争先恐后,意欲先行登船。

唯独甘宁带自己的锦帆兄弟,准备作战。

“那是幼平的部队,勿慌!”

站得高看得远,王融瞧清楚了部队中的旗号。

“先生。”

周泰率众归来,聚于江边。

“还需劳烦幼平一阵。”

王融开口。

“先生只管吩咐,泰定当竭尽全力!”

周泰拱手。

“幼平、公奕久居九江淮河一带,必知淮河何处适合阻拦船舰,可另率一支兵马,在淮水两岸先行往东。”

“若见铁索及淮南兵马,大可冲阵,退其军士,取其铁索于岸。”

王融说道。

徐州部众里的骑兵不多,只有千把人,但全都是精锐,王融将骑兵分为南北两部。

由蒋钦率北部五百骑兵,在北岸沿河东行,由周泰率南部五百骑兵,在南岸沿河东行。

完成任务后便与大军汇合。

“唯!”

周泰领命,蒋钦亦二话不说,率骑飞马而去。

“其余人员,立刻登船。”

王融吩咐。

众人争先恐后登上船舰,贾诩、董昭两人混在人群中,顺利站在了甲板上。

霎时间,诸多船舰上面人满为患。

远处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百官公卿身影。

“等等我们,请等等我们!”

这些百官公卿在徐州部众遭遇作战时,都躲得远远的,等战事结束后才继续追赶天子的车驾。

故而来迟一步。

“卿家,他们自关中随朕奔波劳碌,可否等等?”

刘协说话了。

王融解释:“陛下,船舰的载人能力有限,如今请得陛下登船,请得三军将士登船,大多数的船舰已经超负荷了。”

“如若强行再载些身影,只恐怕会?”

他请刘协站在甲板上,好好看看江面上的所有船舰。

是不是甲板上都占满人影了?

刘协环顾了一圈后,顿时沉默。

王融又道:“陛下,等我们到了徐州之后,他们自然会过来汇合,勿虑。”

见此,刘协只能叹气一声,祈祷百官公卿自求多福。

“发船,汇入淮水!”

随着王融的一声令下,聚集在颖水江畔的船舰纷纷拽满风帆,往南疾驰。

其中一艘船舰上,王融在不断地发号施令。

他要求前方各船人员把船舰上的木筏全部取下来,放在船只最前方。

一律以木筏开道。

因为有人向王融汇报,说淮南兵马在淮河沿岸布置了大量的铁索和铁锥。

打算阻碍徐州船舰东行。

对于铁索,王融已经安排了蒋钦和周泰去解决。

而铁锥不一样。

铁锥基本上都有一丈多长度,只有上方稍微露出水面,就像时一个个礁石般。

疾驰而来的船舰如果收不住速度停不下来,撞上铁锥必然船毁人亡。

王融在想着这条归徐之路时,就已经想到了如果船舰被铁索、铁锥阻拦时,该当如何的计划了。

全程有备而来。

众多大型木筏位于前方,顺流而下,半路上碰到了大量的铁锥。

木筏与船不同,碰到了铁锥的木筏直接吸附着铁锥,继续往下游而去。

这一招用来阻拦徐州船舰回去的招数,形同虚设。

而淮水两岸,还有淮南士兵在奉命架设铁索。

只是才刚忙活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来势汹汹的蒋钦、周泰二将。

“不是说徐州军全都登上船舰了吗?怎还有部队先行杀来?”

一众无甲兵卒,哪里敢硬撼冲锋起来的骑兵?

骑兵冲杀过来,如同砍瓜切菜,淮南将士惊慌失措,如鸟兽散,各自逃命。

铁索的威胁,被逐步解除。

徐州军的船舰几乎没有经受多大的波折,就驶到了寿春北部的淮水流域。

等寿春城中的阎象得知消息后,王融、刘备等人早就乘船过了寿春地界,靠近了下邳的淮陵县。

“苦也。”

阎象叫苦不迭。

他没想到,淮南将士并没有郑重对待沿江搭铁索和架铁锥的任务。

所有人都先入为主认为徐州兵马尽数登船,故而没有在架设铁索的地方留了重兵。

事实上,是阎象冤枉他们了。

是徐州船舰的速度太快,淮南兵马从各地抽调而来,要走的程序太多,没能及时赶到。

一步慢,步步慢。

“拦不住了,下邳那边肯定有兵马前来接应。”

“天子终归徐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