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捞过界
- 从收破烂开始的古玩人生
- 爱吃包子的大胖
- 2160字
- 2025-04-11 22:04:17
还没等陆安继续问,楼上的朱家阿婆就突然缩了回去。
与此同时,从过道那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很快,一楼的阿婆抱着两个喜字罐,从里面走了出来。
陆安的眼睛一亮,这种喜字罐他那天在东台路古玩街,别人店里看到过。
应该也算是个古董之类的。
阿婆走到他面前,将东西放在了桌子上,“弟弟,这东西要伐?”
“要!要!”陆安连连点头。
阿婆看他那急迫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你看一千块一个怎么样?”
陆安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对,这阿婆之前还那么好说话,现在怎么狮子大开口了?
陆安直接摇头拒绝了这个价格,“阿婆,这个价钱太高了吧。我买一个新的也不要那么贵吧?”
阿婆气定神闲的将手按在了罐子上,似乎像是吃定了陆安。
“不贵,一点也不贵。这东西越大就越贵。买一个新的都要好几十,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拉倒吧。”陆安有点生气了,这老阿婆明显就是故意开的高价。
“阿婆,你再这样,这些碗我都不要了。”
阿婆顿时瞪起了眼睛,“不要就不要,我算是知道了。你这东西拿出去就可以卖大价钱。”
说完,她直接将陆安之前给的三十块钱,甩在了桌上。
陆安皱起了眉头,听她这话,应是她到后面去的时候,有人给她嚼舌根了。
陆安也不惯着她,“这些废品我也不要了,你把钱退给我!”
“不行。”阿婆果断地拒绝,“我们之前都已经说好了。钱是不可能还给你的,有本事你东西别拿。”
“哼!”陆安冷哼了一声,“那些碗我们刚刚可也是说好的!”
阿婆翻了个白眼,“阿拉媳妇刚刚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古董,值老鼻子钱了。你花几块钱就想收走,真是捏鼻头做梦了。”
“好!你厉害!”
陆安气愤的伸手指了指她,然后拎起地上的废品,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出门后,他直接站在门前啐了一口,然后指着大门开始骂起了山门。
“老太婆,做人要讲诚信,说好的事再反悔,当心被人戳背脊骨。”
四周的邻居,纷纷探出头来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镜。
陆安见人多了,也顿时来了兴致,将事情的经过大声宣扬起来。
一楼阿婆闻言后,叉着腰走出来反驳起来。
“大家评评理,这小赤佬要用一块钱一个收我家的古董。”
陆安怒吼道,“屁的古董,你家那几个破碗,什么时候成古董了?”
这时,对门的一个老爷子揶揄地笑了起来,“刘家姆妈,你家里的破碗都什么样子了,送给人家都嫌占地方。小阿弟能花钱收,你还不知足呢?”
刘家阿婆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老爷子骂道,“老棺材,关你什么事?他想那么便宜收我的碗,就是不行。”
隔壁的中年阿姨闻言后,一脸的讥讽地笑了起来,“是的呀!刘家阿婆,你那碗那么好,是不要卖掉啊?正好动迁后带到新房子里继续用。”
伴随着众人的冷嘲热讽,陆安算是看出来了。
这个老太婆的人品,在这条弄堂里似乎并不怎么样。
周围邻居,居然没有一个人帮她说话。
随着众人的嘲弄,刘家阿婆也没脸继续和陆安争辩,捂着脸跑回了屋子里。
陆安见状,向四周的邻居点头感谢了一声,“多谢各位了,我是收废品的,家里有不要的东西可以拿到弄堂口来找我,上午我会一直在这里。”
“小阿弟,正好家里有点东西,我一会儿整理一下拿出去给你。”对门的老爷子立马响应。
陆安感激地朝他点了点头,“老物件我也收,你们也可以拿出来我看看,价钱要是合适你们就卖。不合适我也不会说什么。”
隔壁的中年阿姨也应了一声,“小阿弟,他家那种碗我们家也有。比他们家的好多了。你要的话一会儿我让阿拉老公搬出来。正好换了钱买套新的。”
陆安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顺便还气了气刘家阿婆。
“不管什么样的,我在给刘家阿婆的价格上多加你一块。”
中年阿姨喜滋滋地答应了下来,“好的,我这就让阿拉老公理出来。”
四周的邻居见状,也纷纷回去,整理起各自需要卖的东西。
陆安见状,也拎着那一包收回来的废品,走出了弄堂。
将东西扔进车斗里之后,他一屁股坐在了黄鱼车上
还没有等到里面的人出来,一个老人骑着黄鱼车靠了过来。
他眼神不善地看了一眼陆安,“小赤佬,你捞过界了吧?”
陆安连忙站了起来,伸手从兜里掏出一包上海烟,递上了一根,“爷叔,我主要是来收老物件的,下午就走。”
老人接过烟,但依旧是一脸不满地指了指车斗里的废品,“这也是老物件?”
陆安尴尬地一笑,“顺便收的,人家硬要卖给我,我也没办法。你要的话,我原价转给你。”
老人用火柴点上了烟,然后挥挥手熄灭火柴,“你都收了,那就算是你的。我也做不出抢小辈东西的事。不过你以后可要注意了,千万别捞过界了。”
“嗯嗯。”陆安连连点头,“我最近改收老东西了。这不是牌子还没做好嘛,所以让你误会了。”
老人抽了口烟,悠悠的说了一句。
“正好,我那里倒有不少老东西,你要去看看伐?”
陆安眼睛一亮,但是想到系统任务的事,他便有些犹豫了起来。
“阿爷,我答应弄堂里的人了。他们马上就要出来了。到时候废品归你,老东西归我。你看怎么样?”
“可以。”老人点了点头,看上去十分满意,“你个小鬼头,还算拎得清。”
说完,老人将车靠在陆安旁边,然后挨着他坐了下来。
陆安见状,也和对方攀谈了起来。
老人名叫汪阿毛,解放前从中原逃难过来的。
一家老小都是以收废品为生,家里还开着一个小型废品回收站。
他们家主要的范围就是东昌路以南,到杨家渡这块地方。
之所以他说陆安过界,是因为陆安平时活动的范围,一般都是在东昌路以北,到复兴东路隧道的这片区域。
原先,这片区域原本也有收废品的一帮人。
只是人家看陆安可怜,才让出一些份额给他。
陆安也靠着这份收入,勉强能混个温饱,还能稍微存下一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