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孩子的自我管理小妙招:树立正确金钱观
- 斯塔熊文化
- 1538字
- 2025-04-22 13:12:20
钱是什么?
交换的需求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以狩猎和采摘为生,世界上还没有金钱。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除了自己的生活所需,有了剩余的物品,有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就开始交换,这就是以物易物,比如用一只羊换一把石斧。

交换的烦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以物易物变得越来越不方便。
比如,今天张三抓了很多鱼,想用一部分鱼去换一张野猪皮,可拥有野猪皮的李四却不想吃鱼,所以张三只能放弃。
后来,张三听说李四想要一个石碗,而王五又想用一个石碗换一些鱼。于是,张三用自己的鱼和王五换了石碗,再抱着石碗去找李四,这才换回了一张野猪皮。
这样的交换实在是太麻烦了!
中间物的出现
后来,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多数人都接受的一种物品作为交换的中间物。不管想换什么,只需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中间物,再拿中间物去交换所需的东西就可以了。
比如,中间物是羊,张三就可以用鱼去换羊,再用羊去换李四的野猪皮。李四有了羊,就可以直接拿羊去找王五换石碗。王五有了羊,也可以随意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显然,有了中间物,交换变得更容易了。
金钱的出现
在交换的过程中,有些物品因为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就慢慢变成了早期的金钱,比如海贝。

海贝就是海里的贝壳,它们小巧坚硬,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保存,也便于计数,还可以做装饰品。另外,对于地处内陆的早期文明来说,海贝不容易获得,非常稀有,用来当作金钱,也就理所当然了。
金钱的演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越来越频繁,海贝的数量已经严重不足,于是人们开始用金属来制造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着一种钱币,叫布币。听这名字,你一定以为它是用布做的吧?其实不是,它的制作材料是青铜,是由一种铲类农具演变而来,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铲币”。
战国初期,一些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诸侯国开始铸造刀币、蚁鼻钱等多种形态的货币。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让全国统一使用“半两”方孔圆钱。这是中国第一次统一钱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除了铜制的钱币之外,古人还把金银作为钱使用,这大约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秦始皇也曾规定,将黄金作为上币。汉朝时,金银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形制多为饼形和马蹄形。
到了北宋时期,一种新的钱币出现了——交子。
交子是用纸做的,是一种存款凭证。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把现金交付给商铺,商铺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纸上,再交给存款人,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纸质凭证就被称为交子。后来,由于发行商拮据或破产,导致交子不能兑现,因而被朝廷禁止。

不久后,北宋朝廷正式推出官交子。为了保证交子发行的成功,朝廷还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不过,当朝廷需要大量钱财时,总是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无限制地发行交子,最终造成通货膨胀,使交子丧失了信用,变成了废纸。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是金属钱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当今时代,纸币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纸币,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依靠国家的信用来发行。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进步,电子货币终于面世。你看到过爸爸妈妈的储蓄卡和信用卡吗?它们都属于电子货币,拿着卡就可以凭密码取钱或者消费。
电子货币便于携带,使用时不需要找零钱,而且安全性好,难以伪造,即使被盗也有密码保护,还可以立即挂失,避免损失,因此受到人们的喜欢。
如今,你非常熟悉的手机支付,正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它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也使人们的交易活动变得更加便捷。
游戏时刻 认识钱币
需要物品

游戏过程
把所有的纸币和硬币都放在纸盒里,随手往外拿出一张纸币或一枚硬币,说出它的面值。
和爸爸、妈妈比赛,分别随手往外抓出一把钱,数一数各自抓了多少钱,看谁抓得多。
游戏意义
认识不同面值的钱币,理解面值的大小,培养金钱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