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坦白

这婆媳俩讲的话杨衣是半点没听见,杨衣去把杨小丰喊醒了。

“小丰,起来了,再睡脑袋都要扁了。”

又伸手去挠他的痒痒,把醒了装睡的小孩儿逗的咯咯笑。

两个闹了好久才出房屋,杨衣带着小丰去灶房拿了馍馍,让他乖乖坐在小凳上慢慢地吃。

又把锅里的馍拿了出来,准备烧热水烫小衣,把找出来的衣服消消毒。

把火点燃,烧起水来。

想着一早上都没有看见杨老爹,便打算去问问杨母。

“这一上午咋都没见着我爹呢?他去哪了?”

杨母也不知道,她一上午都在家里忙活,杨老爹去哪了她也不知道。

顿时,大家都有些心慌忙,怕这老头儿不小心摔倒哪里去了。留了张秀兰和杨小丰在家。

忙出门去找,杨衣围着院子往外走,在院子后面靠山的区域总算见到了杨老爹。

“爹,你怎么在这里,一早上都没有见到你。”杨衣着急地问,围着杨老爹转了一转,见他没有受伤,才放心下来。

“我去研究堆肥了,想的入迷,忘记回来吃早饭了。”

杨老爹带着笑意的回答,还一个劲儿的让杨衣去看他弄的堆肥点。

杨衣凑近一看,只见这个坑差不多有1米左右,最下层先在堆肥地点或容器底部铺一层约5 - 10厘米厚的葛根废团,起到排水和透气的作用。

接着在葛根废团上铺一层5 - 10厘米厚的杂草碎,然后撒上一层薄薄的土壤、有机肥或腐叶土,再撒上少量石灰或草木灰调节酸碱度。

重复上述步骤,将葛根废团和杂草碎交替堆积,堆高一般在1 - 1.5米左右。

杨老爹是个种田的老把式,再加上杨家之前养过猪,也混着杂草弄过肥。杨衣稍稍一说,他又去琢磨了几下,居然把堆肥弄得像模像样。

“爹,你这堆肥弄得好呀,和我设想地差不多,弄得太精细了。”

杨老爹听了特别高兴,严肃地脸上难道带笑,父女俩找来破席子讲堆费点盖住。

杨衣催着杨老爹往家里走去,杨母见了这老头儿回来,松了一口气。

转头又马上生气了:“你这老头儿去哪里了?也不知道说一声,害我和衣姐儿好找。”

杨衣两步走过来,立马来给杨母顺气。“爹去堆肥了,想的入神,就忘了吃饭。”

杨母气也消得快,只是着急,语气就急了。

杨老爹往堂屋走去,张秀兰忙给他倒了茶,“爹,你可算回来了,让娘找得着急。”

杨老爹研究成功了堆肥,心情也好,说话都带着笑:“别忙活了,秀兰。我自己倒水喝。”

杨小丰一早上没见到他阿爷,也想得厉害。忙过来挨着他,一个劲儿的问:“阿爷,你去哪里了?小丰想你。”

杨老爹开心地说:“阿爷去弄臭臭了,明年田里的稻米和小麦怕是要变多咯。”

杨小丰高兴地给他阿爷鼓掌。

杨母拿着杂馍走进来刚好听见这些,“你那堆肥能成?”

杨老爹神秘地点点头,不说百分之百能成,他也很有信心。也不在说话,慢慢地吃着杂馍。

杨衣也进堂屋来坐着,杨母见了也不问他了,转过来问杨衣。

“你爹弄得肥能用了吗?”

杨衣摇摇头认真解释道:“这肥算是成了一大半,接下来还需要翻肥和腐热。每隔7 - 10天用耙子或铲子翻一次,让堆肥受热、接触氧气均匀,加快分解。2 - 3个月后,堆肥体积缩小、颜色变深、无异味,质地松散呈黑褐色,即腐熟完成。”

杨衣说了一大段话,口已经干了,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如果这肥最后是这样,那就能用。肥田的方法就和以前我们养猪的时候一样。”

大家都高兴的点点头,一想到一亩田之后能多产上几十石也是高兴的。

杨衣去提了热水来洗衣服,将小孩的衣服全部泡入,又找来皂珠洗发黄的地方。

见衣服这么多,杨母走了一遭也不想继续做衣服了。

端来小凳子,帮着杨衣一起洗。

杨母想聊什么,杨衣也能才想到。

自己从上吊醒过来后,变化这么大。就算之前的糕点花样,借着原身和灶头学过手艺也能圆过去。

只是现在说起来这些堆肥之类的,原身是半点不会的。

还有之前的木耳,虽借着霍成做借口,但杨母应该也有敏锐地感觉到。

就连刚收拾出来的葛根粉,也是这里没有的。

母亲是最能察觉家庭成员的变化。

杨母试探地开口道:“这堆肥……的法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衣理理头绪,想用一个对杨家伤害最小的借口来回答。

“娘,你是不是觉得有些时候,我特别的反常,一点儿不像以前的杨衣了。”

杨母迟疑的点点头,“有些时候是不太像,但不管怎么样,你还是我的女儿。”

杨衣听了这话,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点点头,继续道:“我在上吊之后昏迷的时间,我的灵魂一直在外面飘荡。我到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有着很多新鲜的事物。我看见了另外一个自己,孤身一人,吃了好多苦。后来我醒后,也会了很多新东西。就如那堆肥也是这样知道的。”

杨母听了,十分震惊,连手上的衣服都忘了洗。

杨衣走过去,搂住她,不停地宽慰着杨母。

杨母小声地说着:“我的衣姐儿,受苦了。这些不能让外面的人知道,我会和家里人打好招呼。要是有人问,就说这些是你瞎琢磨,意外成了。”

杨衣点点头,也松了一口气,这下她如果想到新的致富法子,也不用担心如何解释了。

母女两抱了一会儿,各自缓和了一会儿情绪,又继续洗起衣服来。

刚把衣服洗来晾好,杨母又继续做起了衣服来。

杨衣没事儿做,又研究起吃食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正是吃锅子的时候。杨衣又去打扰杨母,“娘,我们有铁锅能吃锅子不?”

杨母想了想,之前家里富的时候又,后来贫了。那还有兴致吃什么锅子啊,早就拿去换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