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医院长廊的低语

前往A市总医院的路程比前一天去大学医院稍远一些。

两家机构都位于A市S区,离她工作的地方距离相近,但总医院的位置更靠西边,沿竹山公园延伸。

它占据了一整个街区,还建有多条人行天桥横跨周边街道,连接外部建筑。整个建筑群历经一个世纪的断续扩建,各翼楼风格迥异。最新的一栋以赞助人命名,紧贴主楼后方,以直角突出。这里是VIP病房区,相当于大学医院里她母亲所在的那栋楼。

云集熟悉A市总医院的路线,因为她曾多次来访,包括探望后冬。这很有帮助,因为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她直奔A座大楼的门诊部,进入后走到内科部,在咨询台询问朋友的下落。

表明身份后,秘书递给她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BRCA-1基因检测单,以及后冬的便条。便条上标明了主楼一层的遗传学实验室位置,并指示云集先去入院处办理手续。

作为医保(博远)的新成员,她需要领取医院就诊卡。便条最后要求她完成后直接去咖啡厅与后冬会面。

办理就诊卡比抽血耗时更久,因为她需要与客户服务代表面谈。即便如此,整个过程只花了一刻钟,随后她便前往一楼的实验室。

后冬的指引非常精准,云集轻松找到了遗传诊断实验室。室内宁静与医院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墙壁扬声器播放轻柔的古典乐,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莫奈《睡莲》复制品装饰墙面。等候区空无一人,云集将检测单交给接待员。

显然,基因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云集知道这一切即将改变——医学整体也将随之革新。

坐在等候区时,她不得不再次直面内心深处的隐忧——自己可能携带突变基因,成为自身死亡的潜在工具。这种想法如同无意识的自毁机制,令她不安。

检测结果会是阳性还是阴性?她不知道。身处医院让她感觉像在赌场,这种不适挥之不去。

若非沈群坚持,她可能无限推迟检测。但既然来了,就做完检查然后忘记它——这是她与母亲的共同点。

抽血过程看似简单,结束后云集返回一楼,因不知咖啡厅位置而在咨询台排队。轮到她时,一位穿粉色制服的志愿者问她要主咖啡厅还是员工咖啡厅。云集犹豫片刻后选择了后者,并得到指引。

路线复杂,但志愿者最后的提示——跟随地上的紫色标线——让她轻松找到。

五分钟后,云集走进员工咖啡厅。已过中午十二点,咖啡厅人满为患。她没想到A市总医院的员工如此之多,而这些人仅是三个班次中的一部分。

云集扫视坐着和排队的人群,嘈杂声让她想起夏夜鸟群栖息的喧闹。在如此拥挤中,她悲观地认为找到后冬的几率堪比新年夜在广场偶遇朋友。

正当她准备返回咨询台呼叫后冬时,一只手轻拍她的肩膀。惊喜的是,正是后冬本人,给了她一个熊抱。后冬是一位身材健壮的女性,大学时曾是足球健将。拥抱让云集显得格外娇小。

后冬一如既往地优雅,穿着丝绸套装,外搭洁白白大褂——与云集一样,她喜欢通过着装展现女性魅力。

“希望你没饿着肚子来。”后冬指着食物柜台前的长队打趣道,“别听我的,其实这里的饭没那么糟。”

两人边选餐边聊工作,结账时云集问起后冬的两个孩子。后冬在实习结束后结婚,育有十五岁的儿子和十二岁的女儿。

云集不禁感到一丝羡慕。

“除了青春期的折磨,一切都好。”后冬回答,“你和沈群呢?有进展吗?我觉得你们该加把劲了。毕竟你快四十三了,我也差不多。”

云集脸红了,因无法隐藏情绪而懊恼。后冬注意到她的反应。作为二十多年的好友,云集曾向后冬吐露过想要孩子和与沈群稳定关系的愿望,尤其是近两年。

“我和沈群结束了。”云集故作坚决,“至少亲密关系上是这样。”

“啊!那小子怎么回事?”

云集皱眉耸肩,表示不知情。此刻她不想陷入冗长疲惫的对话。

“好吧,你甩了他是对的。你对那个优柔寡断的傻瓜够耐心了,该给你颁个奖,反正他不会改。”

云集点头默认,因后冬所言属实而未为沈群辩护。

后冬坚持请客,将餐费记在自己账上。两人端着餐盘坐到窗边的双人桌旁,窗外是空荡荡的喷泉庭院。

夏季这里会开满鲜花,喷泉水流涌动。

她们继续聊沈群的事,后冬主导话题,并坚持要为云集物色更合适的人。云集开玩笑让她试试。随后话题转向云集的BRCA-1检测。云集提到母亲的病例,以及母亲一贯隐瞒信息的习惯。后冬只说若结果阳性,会为她预约顶尖肿瘤医生。

“你没固定医生吗?”后冬停顿后问,“加入医保后,你需要一位。”

“你愿意当我的医生吗?”云集提议,“还接新患者吗?”

“受宠若惊。”后冬回答,“但让我当你的医生,你真能适应?”

“当然。”云集说,“我还得换妇科医生。”

“这事我也能帮忙。我们这儿有优秀的医生,包括我自己的妇科医生。她专业、友善、高效。”

“听起来不错,但我不急,还有半年才到年检。”

“话虽如此,我们得抓紧。她预约排到六个月后了,太抢手。”

“那就这么定了。”

两人专注吃饭片刻后,云集打破沉默。

“有件重要的事想问你。”

“哦?”后冬放下茶杯,“说吧。”

“我想问问C-SDS的事。”

后冬一脸茫然。

“C-SDS是什么鬼?”

云集大笑。

“我瞎编的。你听过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吗?”

“当然,谁没听过?”

“好。我造了‘C-SDS’这个词,指‘成人猝死综合征’,觉得这名字适合描述A市总医院发生的问题。”

“什么?”后冬问,“说清楚。”

云集凑近。

“先说清楚,消息来源必须严格保密。我告诉上司应通知医院,但他大怒,说这只是无证据的猜测,可能损害医院声誉。可我感觉自己像发现了重症疗法却遭官方压制的科学家。”云集向后靠,“唉,我太戏剧化了!但确实,我缺乏确凿证据,因为病例研究还没完成,病历副本也没拿到。可我有强烈预感,必须尽快让人知道。医疗界的政治斗争真让我抓狂。”

“现在我真好奇了,快说!”

云集倾身讲述事件始末:从石宏朗病例开始,到国晋和陆彭的尸检,再到今早的病例。她提到心室颤动,但尸检未发现异常,并强调四例巧合发生的概率堪比“明天太阳不升起”。

“你到底想说什么?”后冬迟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