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沿着铁轨哐当哐当地疾驰,窗外的景色由西北小城的苍凉渐渐变成沿途的葱郁,可这变换的风景在徐孜妤眼中却如同虚设。她靠窗而坐,额头轻抵着玻璃,呼出的热气在冰冷的窗面上氤氲出一小片朦胧。她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反复滑动,和沈棠的聊天框还停留在出发前发出的那句“我要去上大学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此后再无回应。
车厢里弥漫着泡面的香气、人们的谈笑声和行李箱滚轮的嘈杂声,徐孜妤却觉得自己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满心都是对沈棠的担忧。她时不时望向窗外,似乎这样就能穿越千里,看到沈棠在那个冰冷家中的模样。她在心里无数次设想沈棠可能遭受的打骂,每一次想象都如同一把尖锐的刀,刺痛她的心。
历经二十几个小时,火车缓缓驶入站台,徐孜妤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下火车,踏入了这座陌生的城市。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与西北小城的干爽截然不同,让她感到一阵不适。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按照学校的指引前往报到点。一路上,周围新生们的欢声笑语更衬出她的形单影只。
大学校园里绿树成荫,建筑错落有致,到处都是青春洋溢的面孔。徐孜妤机械地办理着入学手续,终于来到了宿舍。宿舍里已经有两个女生在忙碌,看到她进来,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热情地迎上来:“你好呀!我叫苏瑶,以后咱们就是室友啦!”
徐孜妤勉强扯出一个微笑回应:“徐孜妤!”
苏瑶敏锐地察觉到她情绪不高,关心地问:“怎么啦?看你好像不太开心,是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吗?”
徐孜妤犹豫了一下,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没事,可能是路上有点累了。”从那之后,徐孜妤在宿舍里话很少,总是独来独往,周身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气息。
接下来的日子,徐孜妤一边努力适应大学的新生活,一边想尽办法联系沈棠。白天上课时,教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她却时常走神,脑海中全是沈棠可能正遭受折磨的画面。有一次,教授提问她,她完全没听到,同桌轻轻碰了碰她,她才慌乱起身,满脸通红,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她紧咬下唇,坐下后,将头埋得更低了。
课后,徐孜妤拒绝了室友们一起去参加社团活动的邀请,独自回到宿舍,在网上疯狂搜索关于家庭暴力和婚姻维权的信息。她加入了许多相关的线上论坛和群组,向网友们求助:“我朋友深陷家暴婚姻,被婆家严密看管,几乎与外界隔绝,我该怎么帮她?”网友们纷纷留言,有的建议联系当地妇联,有的提醒收集证据,还有人分享类似案例的解决办法。徐孜妤把这些信息一一整理,分类保存,期待着沈棠能联系上的那一刻,把这些救命稻草传递给她。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给她们太多希望。徐孜妤联系妇联后,工作人员虽去调查,却因男方的狡猾和抵赖,毫无收获。徐孜妤提供的办法,沈棠根本难以实施,她被婆家看得太紧,稍有异动就是一顿毒打。
在遥远的家乡,沈棠正经历着一场噩梦。那天傍晚,丈夫醉醺醺地回到家,看到桌上的饭菜不合心意,抬手就将碗筷扫落在地。
“这做的什么东西?你是故意气我是吧!”说着,一脚踢在沈棠的肚子上。沈棠疼得蜷缩在地上,双手护着肚子,泪水夺眶而出。婆婆在一旁嗑着瓜子,冷冷地说:“打死这个没用的东西,娶回来就是个累赘!”
沈棠咬着牙,在心里默默呼唤:“孜妤,你在哪里……”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她的身体和心灵都千疮百孔,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
徐孜妤这边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她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家乡当地的妇联,焦急地说:“您好,我朋友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家庭暴力,她现在被婆家控制,无法脱身,情况十分危急,你们能不能救救她?”妇联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情况后,承诺会尽快安排人员去了解情况。
几天后,徐孜妤终于收到了沈棠发来的消息:
“孜妤,我快撑不下去了,我真的好想死……”
看到这条消息,徐孜妤的手忍不住颤抖,她立刻拨打语音电话,却被迅速挂断,再打过去,已经无法接通。徐孜妤心急如焚,在宿舍里来回踱步,眼眶泛红。她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生怕惊动室友,只能将这份痛苦和焦虑独自吞咽。
徐孜妤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再次拨通了妇联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她,已经去过沈棠婆家,但男方矢口否认家暴行为,态度还十分恶劣。徐孜妤听了,又气又急:
“那怎么办?难道就拿他没办法了吗?我朋友还在受苦啊!”
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需要更多证据才能进一步处理,建议沈棠收集受伤照片、医院诊断证明等。
徐孜妤赶紧把这些信息发给沈棠,还发了一段长长的语音:
“棠,你一定要坚强,千万不要放弃。找机会收集证据,这是保护自己的关键。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咱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孜妤,我做不到,他们看得太严了,我一动就被打。”
徐孜妤看着消息,满心无力,却只能安慰:“总会有办法的。”
之后的日子,徐孜妤时不时能联系到沈棠。沈棠向她诉说着婚姻的悲哀,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砸在徐孜妤心上。
“孜妤,你说我们的命运为什么掌握在龌龊的人手里?”沈棠绝望地倾诉。
徐孜妤无数次在深夜里,望着漆黑的天花板默默祈祷,希望命运能对沈棠仁慈一点,希望沈棠能有勇气和机会逃离苦海。
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只为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转机中,帮沈棠多争取一点权益。
在那些漫长的等待里,徐孜妤的生活也被阴霾笼罩。她在大学的社交中愈发沉默,成绩也因分心受到影响。但她不在乎,在她心里,沈棠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沈棠趁丈夫和婆婆外出办事,偷偷藏起手机。
“孜妤,我这次藏好了手机,能多和你说会儿话。”她小心翼翼地给徐孜妤发消息。
“棠,你还好吗?有没有受伤?”徐孜妤看到消息,立刻回复。
两人隔着一千多公里,在手机上彼此倾诉、彼此救赎。沈棠讲着那些痛苦的经历,徐孜妤讲着大学里遇到的点滴,努力想让沈棠感受到生活还有美好。
可这样的机会太少,多数时候,沈棠还是被困在那个黑暗的家里,忍受着折磨。徐孜妤能做的,除了安慰和祈祷,就是不断收集资料,期待着能派上用场的那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孜妤在痛苦与希望中煎熬。她不知道沈棠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她和沈棠,就像两颗在黑暗中相互守望的星星,虽然遥远,却努力为彼此照亮一点点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