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府兵败坏,军纪松弛
- 刚穿越成皇子,女帝让我去和亲?
- 大米爱吃鱼
- 2081字
- 2025-04-14 20:35:21
武照冷冷地扫视着众人,似乎想要看穿他们心中所想。
“王孝杰何在?”
她突然开口,点到了一个名字。
一名身着银色铠甲,身材魁梧的武将。
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跪地。
“末将在!”
正是左武卫大将军王孝杰。
武照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一丝威严。
“朕命你即刻前往北境,接替李崇义,总领北疆防御事宜。”
“务必守住云中城,抵挡住北虏的进攻!”
王孝杰神色肃然,沉声应道:
“末将领命!”
“兵部尚书李崇义。”
武照再次点名。
李崇义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在!”
“朕命你即刻调拨粮草军械,全力支持北疆战事!”
“不得有误!”
李崇义神情凝重:“臣遵旨!”
“礼部尚书王元礼,刑部尚书郑思齐。”
武照又连续点了两位尚书的名字。
“你二人即刻协同户部,安抚京畿,稳定民心。”
“严惩一切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的不法之徒!”
“绝不能让奸人趁机作乱!”
王元礼和郑思齐连忙应道:“臣等遵旨!”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显示出女帝在危急关头,依旧保持着冷静和决断。
然而,这雷厉风行的布置。
却似乎难以掩盖一丝隐隐的焦虑。
“退朝!”
武照挥了挥手,语气疲惫。
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起身,躬身退出了太极殿。
偌大的宫殿,瞬间变得空旷而冷清。
武照缓缓靠在龙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上官静儿悄然上前,轻声问道:
“陛下…可是乏了?”
武照没有睁眼,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静儿,你说…朕做错了吗?”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和脆弱。
上官静儿心中一震。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女帝陛下,如此怀疑自己。
在她心中,女帝陛下一直是英明神武,决断果敢。
这一点从不曾动摇!
“陛下何出此言?”
上官静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武照沉默片刻,缓缓睁开眼睛。
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裴严举…他说的那些话…”
“虽然大逆不道,但…并非全无道理。”
“这些年来,朕对一些政事的处置......真的错了吗?”
上官静儿连忙跪下,语气坚定。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消沉。”
“裴严举乃是叛逆之徒,其言不足为信!”
“陛下所做一切,皆是为了大周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
“岂会有错?”
说着,她更是加重了几分语气道:
“那些愚民,鼠目寸光,岂能明白陛下的苦心?”
“待平定北虏,敉平内乱,天下太平之日。”
“群臣百姓自会明白陛下的英明神武!”
武照看着她,眼神依旧有些迷茫。
“真的…会如此吗?”
上官静儿用力点头,语气愈发肯定。
“一定会的!”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定能扫平一切障碍,重塑大周辉煌!”
“奴婢对陛下,有十足的信心!”
武照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中的迷茫渐渐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坚定和冷厉。
“是啊…朕绝不会错。”
她喃喃自语,仿佛在说给自己听,又仿佛在说给上官静儿听。
“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为了朕的江山!”
“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朕的脚步!”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她的声音,重新变得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上官静儿看着女帝重新凝聚的眼神,心中微松。
她站起身,垂手立在一旁,声音依旧带着恭敬。
“陛下圣明。”
“区区刁民叛乱,不过癣疥之疾。”
“待我大周铁骑扫平北虏,回师之后,弹指可灭。”
她语气轻蔑,仿佛那些反抗的烽烟只是不值一提的尘埃。
“如今最紧要的,还是北疆战事。”
“匈奴、铁勒、突厥三路齐发。”
“声势浩大,不可不防。”
武照微微颔首,眉宇间的冷厉并未完全散去。
“你说的有理。”
她揉了揉眉心,一丝疲惫重新浮现。
“只是…”
“如今朝中,能征善战之将,寥寥无几。”
“当年随先皇南征北战的老将,死的死,老的老。”
“新提拔的将领,要么是些只知纸上谈兵的膏粱子弟。”
“要么就是如裴严举那般心怀叵测之徒......”
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与方才的杀伐决断判若两人。
“更何况,府兵败坏,军纪松弛。”
“朕手中真正可用的精锐之师,又有多少?”
“王孝杰虽然忠勇,但北疆三面受敌。”
“如今兵力捉襟见肘,朕实在放心不下。”
上官静儿听着女帝的忧虑,一时间也沉默了。
这确实是如今大周最致命的问题。
看似强盛的帝国,内部早已被掏空了大半。
女帝登基以来,为了巩固权力,清洗异己。
朝堂之上,可用的能臣良将逐渐凋零。
军队之中,也多是些溜须拍马、尸位素餐之辈。
如今强敌压境,才显露出这外强中干的窘境。
就在殿内气氛再次变得沉重压抑之时。
殿外传来内侍尖细的通报声。
“启禀陛下,魏王殿下求见。”
魏王?
武成嗣?
武照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她这个侄子,虽然心思活络,野心不小。
但向来懂得看人脸色,最会讨她欢心。
尤其是在她另一个侄子。
那个鲁莽冲动的梁王武三通。
替她前往徐州劳军而死于非命之后。
出于对武氏亲族的愧疚。
武成嗣这个侄儿在她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宣。”武照淡淡开口。
片刻后,身着华贵亲王朝服的武成嗣。
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他的相貌与武照有几分相似。
只是眉宇间少了几分英气,多了几分阴柔和精明。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颀长。
面容俊美的年轻男子,低眉顺眼,亦步亦趋。
这男子正是武成嗣精心挑选,准备献给女帝的新“面首”!
“臣,参见姑母陛下。”
武成嗣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听闻姑母近日为国事操劳。”
“侄儿心中担忧,特来向姑母请安。”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武照略显疲惫的脸上。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朝堂上的风吹草动,他早已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