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标儿,马皇后,咱一起去看看大孙的好老师

回到皇宫后,朱元璋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他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眼神却始终无法聚焦。

阿雄……妹子……

过了好久,他才缓过神来,可再看一眼面前的奏折,心中更是恶心的不行。

工部修河堤,又要钱了……

这些无能的废物,真是百无一用!这摊丁入亩的办法,他们怎么就想不出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冷不丁的,他又想起了李明的话。

这摊丁入亩的国策,只能他来?他的后世儿孙,都办不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

这小地主虽然有几分才学,但是识人终究还是差了点。

别的不说,咱的太子朱标,那可是咱亲手调教出来的!

无论是用人,施政的手段,还是制衡百官的威严,那都只逊色咱一点点而已,怎么可能办不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站起身,缓步走向东宫。

可是走着走着他的脚步又慢了下来。

如果他没猜错,朱标此刻一定还在批阅奏折。

自打确立朱标为继位人之后,朱元璋就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放权给朱标,到了眼下,不少地方呈上来的奏折,他都交给了朱标回复。

作为太子,朱标肩上的担子并不比他这个皇帝轻啊……

尤其是当他走进东宫,看到伏案疾书的朱标,双目通红充血,两鬓又多了几根白发的时候,朱元璋更是有些心疼。

这孩子,,,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一直沉浸在奏折之中的朱标这才抬起头。

看到是父皇,他连忙起身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您怎么来了?”

朱标的声音虽然还是那么规矩,那么恭敬,可是朱元璋却听出来了那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摆了摆手,示意朱标不必多礼:

“标儿,坐下就好,咱今天来,是有件大事要与你商议。”

朱标点了点头,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

“儿臣谨遵父皇圣训。”

朱元璋摇了摇头:

“啥圣训不圣训的,不用学那些文人说话,咱爷俩聊天而已,轻松一些,标儿,咱今天出宫,遇到了一个人,他给咱提了一个主意,名为‘摊丁入亩’。”

朱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摊丁入亩?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将李明所说的摊丁入亩的详细内容一一告诉了朱标。

朱标本来还有些疲惫,可是越听这摊丁入亩的办法,他的眼神就越是明亮。

早在朱元璋开口之前,他就清楚,能让父皇看在眼中的主意,必然不是凡物。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方法竟然如此的……

朱标忍不住站起身来,拱手而立:

“父皇,这摊丁入亩若是真能推行,确实能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也能增加国库的收入,甚至让我大明朝,超过那汉唐之时,再复华夏鼎盛荣光!只是......”

朱标说到这里,眉头紧锁,显然有些担忧。

“只是什么?”朱元璋问道。

朱标叹了口气:

“父皇,皇权不下乡,这是历朝历代的难题。若要真正推行摊丁入亩,必须丈量全国的土地。可那些地主豪绅,必然会想尽办法隐瞒土地数量。若是强行推行,恐怕会引发地方上的动荡。”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标儿,你长大了啊……能不止看到好处,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了,只不过,雄心这一点,你还不够格!人家都帮咱出了这么好的主意,难不成咱还得让人家给咱连怎么办都想好么?太过分了。”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爹啥时候这么好说话了?之前不是谁不出主意谁死么?

他一时之间也有些好奇:

“父皇,您说的这人是谁?竟然能提出如此高明的国策?”

朱元璋笑了笑,眼中带着一丝欣喜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反而直接说起另外一件事:

“标儿,你可知道,咱今天不仅遇到了这位小天才,还遇到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谁?”朱标下意识地问道。

朱元璋哈哈一笑:

“咱的大孙!雄英!他还活着!”

朱标闻言,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父皇,您说什么?雄英……他还活着?”

朱元璋点了点头:

“没错,咱亲眼所见。他虽然失忆了,但咱可以肯定,他就是雄英!”

朱标的眼中瞬间涌出了泪水,声音颤抖:

“父皇……这……这真是天大的喜事!雄英他……他还活着!”

朱雄英,他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大明朝的未来,还活着!

哪怕是驾前失仪,朱标也忍不住了,他缓缓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滑落……

朱元璋看着朱标激动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朱标可是雄英的父亲,他对雄英的感情,丝毫不比朱元璋这个祖父少。

一年前,雄英的离奇离世,对朱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再加上朱元璋日渐衰老,国事繁杂,他不得不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来二去,朱标本就有些不好的身子更加疲惫。

他那些白头发,几乎都是这一年给熬出来的!

朱元璋能不心疼吗?

“父皇,雄英现在在哪里?他……他还好吗?”朱标急切地问道。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你放心,雄英虽然失忆了,但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了,他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现在很安全,而且那个好心人,还是一位辅国良才!你不是好奇这摊丁入亩的办法是谁想的吗?就是这位好心人,他现在是雄英的师傅,也是雄英的义兄,把雄英当亲弟弟照顾,没事的!”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一方面,能知道儿子竟然还活着,而且还平安无恙,甚至还拜了这样一位大才为老师,他非常高兴。

可是,另一方面,失忆……

难道,难道他不记得我这个父亲了吗……

“父皇,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看他?”

朱元璋自然清楚朱标的想法,他轻轻笑了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标儿,咱知道你心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过几天……过几天等咱办好了,咱跟你一块去看看咱的大孙,还有他的那位好老师!”

……

回到后宫,随着小太监推开马皇后的寝宫大门,朱元璋缓缓走了进去。

此刻的马皇后正靠在床头,手中拿着一本书,神情专注。

听到开门声,马皇后抬起头,看到是朱元璋,她白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

“陛下,你回来了。”

马皇后的声音虽然有些虚弱,但依旧温柔。

看着她白皙的脸蛋上透着一丝不正常的潮红,朱元璋的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她肯定是又咳嗽了……

强忍着心痛,朱元璋在床头缓缓坐下,他一改平日的严肃,像是年轻时候那样,不顾那些繁缛礼节,轻轻握住马皇后的手,把她搂在怀里。

这一举动着实是让马皇后有些惊讶:

“陛下?你这是……”

“妹子,叫咱重八吧?以后,咱还跟以前一样,咱叫你妹子,你叫咱重八,好不好?”

听着朱元璋这温柔之中带着一丝哀求的口吻,马皇后本能的察觉到了不对劲。

今天的陛下是怎么了?

不过,她很体贴的没有多问,而是强忍着,挪动了一下身子,朝着朱元璋怀里靠了靠:

“好,重八,咱听你的。”

朱元璋拿起她手中的书,又是心疼又是责备:

“你身子不好,就别看书了,好好养着比啥都好,咱还要你陪咱到一百岁呢!”

马皇后笑了笑,努力瞪大疲惫的双眼,挤出来一个轻松地笑容:

“我没事,只是觉得有些闷,看看书解解闷,重八,你今天是怎么了?”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那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酸楚。

多少年了,妹子陪咱陪了多少年了?咱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无论是当义军那时候,还是当吴王那时候,亦或者是进了这金陵城,当了皇帝之后,马皇后永远都是他最温暖的依靠。

可是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早就失去她!

她分明都已经很累了,分明都已经很痛苦了,可是在咱面前,却非要强打精神,为什么?

因为她不想让咱为她担心,她知道咱还有国事要处理……

她太懂事了,可是,有些时候,咱宁愿她不要这么懂事,就比如,眼下……

如果她不这么懂事,那说不定咱早就注意到她的不对劲了吧?

是杀胡惟庸的时候?入主金陵的时候?痛打元狗的时候?还是,击败陈友谅的时候……

如果能早一些,如果能早一些……

朱元璋缓缓闭上眼睛。

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他真的不知道,如果没了马皇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恐怕,会真的跟那个小地主说的一样吧?

一想到李明,朱元璋睁开眼睛,趁着马皇后没有注意到,他赶紧擦掉了眼角的泪滴,挤出来一个笑容。

不行,得让妹子也知道这个好消息,说不定……说不定她一高兴,身体也就好了呢?对吧?

“妹子,妹子,咱今天是有好事啊!你猜猜,咱今天,看到什么了?”

朱元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努力忍着眼角的泪水。

马皇后眨了眨眼,歪着头笑着问道:

“看到什么了?”

朱元璋凑在她的耳边,笑着说道:

“咱的大孙!雄英!咱找到他啦!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