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思绪飘得很远,
他想起了一个月前的一个传言,
在东宫大本堂内,皇子皇孙传习之所,
自己的大侄子朱允炆曾经说过关于自己未成年时期的一些事情,
当时父皇对他的评价也很有意思,很值得他反复琢磨,
即便是今日,他也很难知道那天自己的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棣收回视线问姚广孝:“你对我那皇侄怎么看?”
姚广孝当即说道:“朱允炆殿下智谋多虑,如今为圣皇分忧做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使,应当是要被立为皇太孙了。”
“是啊,早晚的事。”朱棣叹了口气,“我那皇兄虽无武勇,但儒雅温纯,乃是难得守成之主,便是我也时常羡慕他能守在父皇身边,得到那般的偏爱独宠。”
姚广孝说两句朱允炆过过嘴瘾罢了,哪里敢点评当朝太子,
只当没听见,轻声说道:“假如真如冶铁所言,煤铁产量都能上涨,燕王明年便能挥师北上,区区北元,岂非手到擒来?”
“那是当然。”
“我可没有堕了咱们东宫的威风,虽言辞之间没提及皇孙你,但姚广孝可是说此书乃是【神书】,不管是谁得了此书,都将使得江山永固。”
同坐一辆马车,方孝孺对朱允炆复述了自己同姚广孝的来回信件,
来回一共也就四封,信件内容也很短暂,
大概就是燕王决意验证此书的可行性,已经开始找到北平的铁冶所开始合作,
相信不日便有成果,
最后一封回信是在画饼:若此书帮助燕王平定元朝余孽,定记方孝孺一大功。
朱允炆听完信件的全部描述也没有给出太多的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姚广孝是个人才。”
便再无下文了。
马车停下来,在两名锦衣卫的掩护下,朱允炆和方孝孺走进了大天理寺中,
因为那日朱允炆来时大多数人都见过这位指挥使大人,所以前往讲经堂的路上都无人拦路,
博洽长老刚好在禅房内休息,见朱允炆突然到访,连忙下床行礼:“指挥使大人,恕未远迎。”
“无妨,你坐吧,沏一壶茶即可。”
禅房之内轻柔的水汽缓缓升起,博洽先给朱允炆倒了一杯,认真地说道:“既然指挥使大人私下来访,想来城中乞丐都与白莲教无关。”
“嗯,此案今日便要了结。”
“指挥使大人今日亲自来寻我,所为何事?来复涉案之事,应该也......”
“是。”朱允炆端起博洽为自己泡的茶,喝了一口,满嘴生津,“既然你和来复都喜欢培养乞丐,那便教他们学学《数算》就是,这些乞儿都是白纸,”
博洽与朱允炆对坐,方孝孺在一旁侍奉,
许三和林大二人守在门外,保护皇孙的安全。
博洽回到大天理寺后显然是第一时间洗去了污浊,
换上了一身僧法衣,
眉目清爽,看起来还是很有“高僧气质”的,
他说道:“指挥使大人有所不知,金陵城中乞丐实不多,若想讨个生活,只要身体无有残缺疾病,肯下力气,勤学肯练,自己倒是能养的活自己,大多乞儿之所以还在乞讨,大多是因为亲人受了伤或患了病,身体不好,若他们不讨点米粮,那些将死之人根本活不了。”
“没了劳动能力的确麻烦,偶尔善人施个粥也是接济,但那样的事情也不是天天有。”朱允炆叹了口气,“所以他们更要学习数算了,学习了数算,他们便能找些活计。”
博洽面色一凝:“什么活计?”
他突然压低了声音,“难道指挥使大人要安排一些事情给这些乞丐们做?”
“这些乞儿不识字倒还好说,只要同他们讲法,供些吃的,也好指派。”
朱允炆摇摇头:“我现在给圣皇打白工,做了几十日的指挥使,可是一分钱没领到,拿什么东西要这些乞丐给我做事?不过若是你做得好,倒是能让这些乞丐们为你做点事情。”
实际上博洽已经是朱允炆的人,那么培养乞丐当然也是为朱允炆做事,
这一层关系,不难理解,
博洽心念一动:“请指挥使大人明示。”
朱允炆说道:”“这些乞丐们当下没有身份,做贱民处。今日你去向僧录司求一些度牒来,尽快搞定这些乞丐的身份,点好数,帮他们落好僧籍,这几日你就做这些事情,做好了就给他们讲《数算》,过几日我再来找你。”
“另,今日晚些时候,来复会来你们寺里,他的度牒本是杭州府籍,我叫薛定善将他换作了金陵城的户籍,以后就在大天理寺安身,你多多照顾下他。”
博洽面露喜色:“谢过指挥使大人。”
“你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也不要听从任何人的指派,我这几日都会在北镇抚司衙门处理公事,若是有要事托人传信于我就是。”
“是。”
博洽兴奋地起身,送朱允炆离开,
指挥使大人特意来找他,一方面当然是表明对他的看重以及拉拢,
另一方面则是告诉博洽,他一直在北镇抚司衙门,假如蒋瓛找他有事,直接去北镇抚司衙门就是,
毕竟博洽又没有官身,作为一个和尚,是不可能随意进入六部衙门所在之处的,
这等暗语,不过一层,不要太好理解。
朱允炆离开后,博洽当即就叫小沙弥为蒋瓛传了个口信,
另外重新召集了自己施过恩惠的小乞丐,继续为他们讲经说法传授《数算》课程。
当日黄昏时分,身穿便装的锦衣卫千户蒋瓛便来到了大天理寺中,
博洽起身迎接:“好久不见,蒋兄。”
“好久不见。”蒋瓛一身风尘,在博洽对面的蒲团上坐下,“今日还好?”
“还好。若不好,还能坐在这里吗?”博洽笑道,“话说你是不是大忙人,一天到晚都要事缠身的样子,比指挥使大人还忙。”
“也只有在这里能放松下心神。”蒋瓛环视一周,“来复,莫要藏了,我看着你衣角了。”
藏在佛陀身后的来复这才踱步走出来,笑着说道:“见过千户大人。”
“莫要叫我大人,你我平辈论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