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情牵非遗,展望末来

苏瑶家中的宋锦织造,因成功为皇家织就庆典服饰而声名鹊起,织坊之内,一片热火朝天。织机之声,如灵动音符交织,奏响活力乐章。工人们往来忙碌,脸上皆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林宇与苏瑶并肩而立,望着眼前繁忙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这时,苏瑶的父亲苏老爷快步走来,满脸笑意道:“林公子,若不是你,我家织坊恐难有今日之盛景。这段时日,你为我家宋锦织造,实在付出太多。”

苏瑶也侧首看向林宇,眼中满是感激与爱慕,附和道:“是啊,林公子。”林宇轻轻握住苏瑶的手,温声道:“苏老爷、苏姑娘,你我早已携手同行。见苏府宋锦技艺大放异彩,我心中欢喜,丝毫不输于你们。这一切,皆是大家共同努力之成果。”

三人相视而笑。恰在此时,系统提示音在林宇脑海中响起:“恭喜宿主,成功完成传承非遗技艺任务,特奖励全新非遗技艺传承线索,助力宿主在非遗传承之途继续奋进。”林宇闭目,于心中与系统交流。少顷,睁眼,眼中满是惊喜。

“苏老爷、苏姑娘,我仔细核算了网店收支。”林宇难掩兴奋,“自改良宋锦织造工艺并通过网店售卖后,收入从每月 50万人民币,折合当下货币约 1000两白银,一跃至 150万,约合 3000两。扣除原材料采购、织工薪酬等各项开支,本月净赚 75万,折银约 1500两,收获颇为丰厚的利润。”

苏瑶眼中亦现惊喜之色:“当真太好了!这些利润,既能助力我家织坊更进一步,又可为后续传承宋锦技艺添砖加瓦。”苏老爷捋着胡须,点头赞同:“正是此理。”

林宇接着说:“我们可用这笔钱购置更上乘的丝线,升级织机设备,为织工们提供更优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宋锦织造。”苏老爷与苏瑶纷纷点头,对未来满是憧憬。

两人一边讨论着,一边漫步走出织坊,来到一处幽静的花园。花园中,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他们在一处石凳上坐下,继续交流着对未来的规划。

“林公子,我在想,我们能否将宋锦与其他非遗技艺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产品呢?”苏瑶歪着头,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林宇思索片刻后说道:“苏姑娘,你这个想法十分新颖。比如我们可以将宋锦与蜀绣相结合,用蜀绣的针法在宋锦面料上绣出独特的图案,或者将木雕元素融入宋锦服饰的配饰中。”

苏瑶兴奋地拍着手:“林公子,你说得太对了!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让宋锦技艺传播得更广。”

就在这时,熟悉的电子提示音再次在林宇的脑海中响起,系统告知他,有新的信息正跨越网络空间飞速传来。林宇赶忙找了个安静角落,屏气敛息,集中全部精力,准备接收系统传来的内容。

随着信息如涓涓细流般涌入,他的眼眸逐渐亮了起来。原来是在现代社会的非遗研究领域,几位颇具声望的专家,偶然间看到了苏瑶家宋锦的相关报道,报道里精美绝伦的宋锦制品、传承有序的制作工艺,一下就抓住了他们的眼球,令他们对这份古老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林宇赶忙找到苏瑶和她的家人,兴奋地分享了这个消息。

“真的吗?这简直太棒了!”苏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率先叫出声来。

苏瑶的父亲也激动地一拍大腿,说道:“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能和现代专家交流,咱宋锦织造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苏瑶的母亲则微微点头,补充道:“是啊,说不定还能学到不少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呢。”

林宇笑着看向苏瑶,接着说:“几位专家希望能与你们取得联系,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一起为宋锦传承出份力。”

苏瑶迫不及待地回应:“这真是求之不得!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向专家们多多请教。”两人商议后,决定通过系统与现代专家取得联系。在沟通中,他们详细介绍了苏瑶家宋锦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工艺水平,现代专家们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你们的宋锦织造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点非常难得。”一位非遗专家通过系统说道,“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将宋锦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技艺。”

林宇和苏瑶听后,心中充满期待。他们与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合作方案,包括联合举办展览、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等。

“林公子,我们的宋锦织造真的迎来了新的机遇。”苏瑶激动地说道,“这都多亏了你,让我家的技艺有了新的生机。”

林宇轻轻拥住苏瑶:“苏姑娘,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会面临更多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一定能让宋锦技艺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瑶家的织坊在林宇和苏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按照与现代专家的合作方案,成功举办了多场宋锦展览,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参观。线上销售渠道也逐渐打开,宋锦产品远销各地。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林宇和苏瑶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他们时常在织坊中一起探讨工艺改进,在花园中分享彼此的心事。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一日,林宇和苏瑶站在织坊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夕阳。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幸福的轮廓。

林宇停下脚步,转身与苏瑶面对面,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深情,轻声说道:“苏姑娘,这段日子与你一同探寻宋锦技艺,每一步都走得充实且珍贵。

我真心希望,往后的时光,我们能携手并肩,一路前行。为了让宋锦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传承不绝;更为了我们二人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去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苏瑶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温柔与坚毅,恰似春日暖阳,暖人心扉。“林公子,自我们相识,我便深知你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与执着,它早已融入你的血脉,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也早已被这份赤诚打动。

我愿与你携手,无论风雨还是晴空,都不离不弃,用我们的一生,共同守护这门珍贵的技艺,让它在岁月长河中绽放永恒的光彩。”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静静倾听的李师傅,走上前几步,感慨道:“你们俩这番话,让我这老头子打心底里欣慰。

宋锦传承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风雨,如今能遇到你们这样真心热爱且愿意为之付出的年轻人,是宋锦的福气。往后啊,有啥不懂的,尽管来问我,我这把老骨头,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对宋锦的门道熟得很。”

赵老板一边翻看着新织出的宋锦样品,一边不住点头,由衷感叹道:“公子所言极是!我经营丝绸生意多年,可从没见过像宋锦这般工艺精湛、韵味独特的织物。往后若在市场推广方面有需要,尽管开口,我定当全力相助。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何愁宋锦不能广为人知?”

织坊老工匠陈叔满脸笑意地走进来,双手捧着一块新织的宋锦,语气中透着自豪:“林公子、苏姑娘,你们快瞧瞧,这批新织出的宋锦,成色上佳,工艺更是无可挑剔,比之前的还要出色!”

身旁的年轻学徒小李眼睛放光,兴奋地说道:“是啊,这段时间跟着陈叔,我学到了太多东西,感觉对宋锦技艺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往后我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陈叔的悉心教导。”

林宇微笑着看向众人,说道:“这都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携手让织坊蒸蒸日上,让宋锦被更多人赏识。”

这时,苏瑶拿着账本,惊喜地说道:“大家快来看,近半年来,织坊月均收入从最初的 3万元稳步增长至如今的 10万元,支出则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稳定在月均 4万元左右,实现了持续盈利。咱们织坊的发展已然步入良性循环啦!”

众人围拢过来,看着账本上的数据,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赵老板感慨道:“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织坊有如今的成绩,我打心眼里高兴。”陈叔也连连点头:“是啊,只要咱们坚持把宋锦的品质做好,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林宇和苏瑶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成就感。他们明白,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他们正脚踏实地地前行,而他们的感情,也如同这蓬勃发展的宋锦事业一般,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