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宋韵延绵,火药传承的跌宕新程

北宋汴京的夏日,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仿佛要将整座都城融化。街道上,石板被晒得滚烫,鞋底踩在上面,都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热度。行人匆匆,脚步间扬起阵阵尘土,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晰可见尘埃在空气中飞舞。街边的柳树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枝叶,叶片被晒得卷曲,毫无生气,偶尔有一丝微风拂过,才勉强晃动几下,像是在无奈地挣扎。

酒肆里,人们摇着扇子,那扇子扇出的风也是温热的,大伙大口喝着凉茶,试图驱散身上的燥热,谈论着近日的时事,言语间满是忧虑。有的在担忧北方战事吃紧,有的在议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而火药的未来,也成了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

林宇和苏瑶坐在自家小院的树荫下,斑驳的树影洒落在他们身上。面前摆放着制作火药的原料和工具,一些黑色的粉末、形状各异的陶罐,还有几支尚未成型的竹筒。

苏瑶手中拿着一块帕子,轻轻为林宇擦拭着额头密密麻麻的汗珠,眼神中满是关切,柔声道:“林公子,这天实在太热,日头又毒,要不咱们先歇一歇?这般酷热,只怕对火药制作也不利呢。”

林宇握住苏瑶的手,感受到她手心的温热,微笑着说:“苏姑娘,这火药制作一刻也不能耽搁。如今朝堂局势不明,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北方战事又吃紧,咱们得加快进度,说不定这火药能为大宋在战场上增添几分胜算,出一份力。”

他望向那些原料,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期待,似乎已经看到了改良后的火药在战场上发挥威力的场景。

这时,唐震匆匆走进院子,脚步急促,神色凝重。他的衣衫被汗水浸湿,贴在身上,额头上也挂着汗珠。“林公子,苏姑娘,大事不好。”他喘着粗气说道,“我刚得到消息,朝堂上那些反对火药用于军事的大臣,联合了不少人正在联名上书,言辞激烈,要求彻底取缔民间的火药制作工坊,咱们的工坊恐怕也在他们拟定的名单之中。”

林宇猛地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们怎能如此?这火药技艺传承千年,凝聚了多少先辈的心血,怎能因他们的一己之见,因朝堂上的权力博弈就被轻易扼杀?”

苏瑶也焦急地站起身,走到林宇身边,说道:“林公子,唐先生,咱们该怎么办才好?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工坊被封,传承中断?”她的眼神中满是无助与担忧,下意识地抓紧了林宇的衣袖。

唐震沉思片刻,眉头紧锁,缓缓说道:“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加快火药的改良,做出令人瞩目的成果,让朝堂上的人看到火药的巨大作用,或许还有转机。我听闻南方有一位隐居的火药高人,对火药的威力提升有独特见解,钻研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门道,我们或许可以去拜访他。”

林宇坚定地点点头:“好,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苏姑娘,这次路途遥远且艰险,南方山林密布,多有瘴气,你就留在汴京等我们回来。”

苏瑶紧紧抓住林宇的手,指甲都几乎陷入他的掌心,坚决地说:“不,林公子。我要和你一起去,无论遇到什么危险,我都要和你并肩面对。这火药传承之路,本就是我们二人共同的心愿,我怎能让你独自涉险?”

林宇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那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满是对他的支持与信任,心中满是感动,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好,苏姑娘,那我们就一起去。有你在我身边,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怕。”

三人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途。一路上,烈日高悬,阳光如同一把把炽热的利剑,穿透他们的衣衫。道路崎岖难行,黄土漫天,马蹄扬起的灰尘久久不散。

苏瑶虽身形娇弱,但始终咬牙坚持。她的脸庞被晒得通红,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林宇心疼地看着她,不时为她递上水壶,轻声安慰。“苏姑娘,累了就和我说,咱们找个地方休息会儿。前面不远处或许就有阴凉的山坳,能让你稍作歇脚。”

苏瑶微笑着摇头:“林公子,我不累。只要能和你一起完成火药传承,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一想到我们或许能找到提升火药威力的方法,我便充满了力量。”她抬头望向远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高人隐居的山谷。山谷中绿树成荫,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溪流潺潺,清澈的溪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环境清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鸣。

在山谷深处,他们找到了高人的居所。那是一座简陋的木屋,周围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装置,有的像是用来熔炼的炉子,有的像是测量的器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院子里摆弄着一些奇怪的装置,他身形清瘦,眼神却十分锐利。

林宇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行礼,姿态谦卑:“敢问您可是火药高人陈老?我们从汴京慕名而来,一路艰辛,还望您能赐教。”

老者抬起头,目光犀利地打量着他们,眼神仿佛能看穿他们的内心。“你们找我所为何事?”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林宇将火药传承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的来意详细说了一遍,言辞恳切,眼中满是期待。

老者听完,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沧桑:“这火药传承之路,确实艰难。我虽有一些提升火药威力的方法,但也并非毫无风险。这方法涉及到一种新发现的矿石,加入火药配方中能极大提升威力,可这矿石极为稀有,只在深山的隐秘矿脉中才有,且提取过程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爆炸,危及性命。你们可愿意一试?”

林宇毫不犹豫地说:“陈老,只要能传承和发扬火药技艺,为大宋的国防助力,我们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退缩。”

老者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带着他们走进屋内,屋内摆满了各种书籍、图纸和实验器具。老者开始详细讲解他的研究成果,从矿石的特性,到提取的步骤,再到加入火药配方后的反应,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林宇和苏瑶在老者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提取矿石中的精华。苏瑶小心翼翼地将矿石放入特制的熔炉中,那矿石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色泽,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她的双手微微颤抖,额头满是汗珠,却依然专注地操作着。

林宇则在一旁紧张地观察着火候,眼睛紧紧盯着熔炉,手中紧紧握着一把扇子,随时准备调整火候。突然,熔炉中发出一声巨响,一股浓烟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林宇一把将苏瑶护在身后,手臂紧紧环绕着她,焦急地查看情况。

好在只是一次小爆炸,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熔炉只是出现了些许裂痕,矿石并未完全损毁。苏瑶惊魂未定地看着林宇,眼中满是担忧:“林公子,你没事吧?”

林宇紧紧握着苏瑶的手:“我没事,苏姑娘。你呢?有没有受伤?”

苏瑶摇摇头,眼中满是坚定:“林公子,我们继续吧,不能放弃。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为了火药传承,我们一定要成功。”

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成功提取出了矿石精华,并加入到火药配方中。回到汴京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试验。林宇将新制作的火药装入一个巨大的竹筒中,那竹筒比寻常的粗了许多,长度也增加不少。他深吸一口气,点燃引线。

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平地炸响的惊雷,竹筒喷射出一道数十丈高的火焰,那火焰呈现出耀眼的橙红色,周围的空气都被灼得扭曲。强大的冲击力将周围的树木都震得摇晃起来,一些细小的树枝纷纷掉落。

唐震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这威力比之前强大了数倍。有了这等威力的火药,定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太久,一群官兵突然闯入工坊。为首的将领身着铠甲,神色冷峻,冷冷地说:“奉朝廷命令,查封此工坊,带走所有与火药制作相关的人。”

林宇愤怒地向前一步,质问道:“你们为何要这样做?我们是在传承和改良火药技艺,为大宋效力,为边关将士提供杀敌的利器。”

将领冷哼一声:“朝堂之上已经决定,禁止民间私自制作火药,你们违抗命令,罪不可恕。朝堂之事,岂是你们能随意置喙的。”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他脚步匆忙,神色焦急,大声喊道:“住手!”

将领看到来人,连忙行礼:“张大人,您怎么来了?”

张大人严肃地说:“圣上已经知晓他们的事情,对他们的努力十分赞赏。圣上英明,深知火药对大宋国防的重要性。特命我前来宣布,允许他们继续进行火药制作,但需在朝廷的监管之下,为大宋的国防贡献力量。往后制作的火药,将统一调配至边关,用于抵御外敌。”

林宇、苏瑶和唐震听到这个消息,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林宇紧紧握住苏瑶的手,眼中满是喜悦,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苏姑娘,我们成功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路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

苏瑶靠在林宇怀里,幸福地笑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是啊,林公子。这一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未来,我们定能让火药技艺更加完善,为大宋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力量。”

此后,林宇和苏瑶在朝廷的支持下,继续钻研火药技艺,不断改进配方,提升火药的性能。他们常常在工坊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反复试验,不断调整。他们的爱情也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与成功中愈发深厚,成为了汴京街头巷尾人们传颂的佳话。

而火药技艺,也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大宋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守护国家、传承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他们还将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携手并肩,定能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