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凤霞的嫁妆

林凤霞一听这话,连连点头:“有的,村长您等等,我去房间里找找嫁妆单子。”

“快去快回。”

看着林凤霞离开的背影,赵老太太脸色不太好看。

“都嫁进来我们家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想着自己那点破嫁妆呢?我看啊,这根本就是没把我们当一家人。”

李英子义愤填膺地为赵家感到忿忿不平。

赵果儿乐了,这大婶还真当自己是赵家人了,这赵老太太如此尖酸刻薄,怎么会放过她的嫁妆?

“婶婶,我不是记得您之前有一个很好看的银镯子吗,今天怎么没看到你戴啊?”

提起这话,李英子面上一僵。

那镯子是她的嫁妆,可要不少钱。但是前段时间赵老太太说家里头没钱没米,要拿她的银镯子当了,承诺一年之内给她赎回来。

她本来不想给,但是丈夫赵天齐在一旁帮腔,说家里确实条件困难,自家赵东也是长身体的时候,让李英子帮衬帮衬。

看看自己半大的儿子,李英子咬咬牙还是将银镯子递给了赵老太太。

“天齐,你去看看娘是在哪当的,今后可一定要给我赎回来啊。”

想起这茬,李英子心里未免有些忐忑,虽说赵老二被赶出去她喜闻乐见,但是转念一想,这赵老太太对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今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对自己。

不过当下,她可不能让赵老太太察觉到自己的心思。

她清了清嗓子:“最近天干得紧,我自己收好了,别干活的时候弄丢了。倒是你这个小妮子,成天盯着婶婶的镯子干什么,别给我偷了!”

赵果儿眼中闪过一丝讥诮,看破不说破:“那婶婶可得自己藏好了,别弄丢了。”

两人谈话间,林凤霞已经拿着一个小木盒回来了,里面是自己的嫁妆单子。

林凤霞娘家是街上开猪肉铺子的,她娘去世得早,就剩一个爹,爹向来疼她,后面也没有续弦。

一开始林凤霞死活要嫁给赵明远的时候,林爹本是不同意的,因为赵明远家看着就没多少钱,但奈何姑娘铁了心要嫁过去。

见赵明远为人也不差,林爹最后还是松口了。

在送女儿出嫁的时候,给的嫁妆还不少,但是当时心里带着气说了句:“你自己选的路,以后爹是不会帮你兜底的,你自己好自为之。”

林凤霞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上了去赵家的牛车,以为阿爹不管自己了,除了报喜的家书外,其余受到的委屈一点不提。

村长拿出来看了看,嘴里开始念叨:“良田3块、糙米10袋、猪两头、粗布4匹、被褥两套。”

总的看来也不算多,但这个朝代的女性地位不高,很多女人出嫁连嫁妆都没有,更有甚者,夫家用两只鸡就娶到了一个媳妇。

林凤霞这份嫁妆算得上是村里的头一份。

赵老太太坐不住了:“村长,那些米、猪肉哪能放那么久啊,她嫁来我们这都有十来年了,那些东西早就吃了。”

她生怕村长把那些米和肉要回去。

赵果儿看了看赵明远一家枯瘦的模样,再看看赵老太太明显浑圆的腰肢,想必之前那头猪,赵明远夫妻二人也没分到多少。

村长想了想问道:“大妹子,你们之前给彩礼了吗?”

“怎么没有啊,也不怕您笑话。当初家里虽说穷,但好歹也是给了两只鸡的,老二房里的桌椅也是他爹在的时候新打的,还给了凤霞爹两瓶好酒呢。”

一说起自家的彩礼,赵老太太反倒自豪起来,虽说比不上林凤霞的嫁妆,但好歹在村里头出不了什么差错的。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人都说赵家老二找了个好媳妇。林凤霞平日里又勤快,人人都说赵老二真有福气,没花多少钱就将媳妇哄得服服帖帖的。

但是赵果儿听起来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个外公听起来就是很护短的,要是知道自己女儿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蹉跎,还不知道会心疼成什么样子。

“这样吧妹子,你们家的情况我大致也了解了。我记得之前你们家的田地本就不少了,人凤霞嫁妆里的,就还给人家吧。你看人家里也有两个孩子,都不容易你说是不是?”

很明显,赵老太太并不愿意将这3块田还给林凤霞,但是碍于村长在场,她最终还是咬咬牙答应下来。

毕竟她也不想落下个克扣媳妇的名声。

“村长说的是,我原本都还没想起这茬,该还给凤霞的我也不能私自扣下是不是。”

“哎哟,明远、凤霞你们还不快上来谢谢你们的娘,还多给了你们两块地呢。”

姜还是老的辣,赵果儿心想,这招真是高,这下子就算赵老太太再不想,当着村长的面也不会多说什么。

赵果儿首当其冲,一把扑在赵老太太的面前砰砰嗑了两个响头。

“谢谢奶奶!”

赵明远和林凤霞很快反应过来附和道:“谢谢娘!”

赵老太太气得不行,她牙咬得紧紧的,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村长说的是。”

见达到目的,村长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孩子气的狡黠。

“明远啊,今后就算分家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娘,正所谓养育之恩大于天,你们可不能忘恩啊。”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道:“大妹子,你看他们刚分家出去住哪呢?”

赵老太太还沉浸在刚刚损失5块田地的痛楚中,一听这话,脸马上就垮了下来。

“村长老哥,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这情况,房子就这么大,地也就这么一点。我就算是想分,也分不出来啊。”

“那不然就让老二家在这住着,分家归分家,自个顾自个就好了。不然带两个孩子,他们也没去处不是?”

李英子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哪有这样分家的呀村长,这家里厨房也只有一个,那我们做饭也不能不管老二家啊,那还不是和没分家一样吗。”

这倒是个问题,本来这一家人就不对付,再天天待在一起还指不定有什么幺蛾子。

村长思索再三,提议道:“村东口那有一个宅子,不是很大,但是也够住了,不然老二你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