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肃王

余下商讨的事不提,整个辽东的战事算是彻底的告一段落,其中田炳荫其一子为左督卫校尉,赏金三百,匹五十,玉如意一对,田良田一百亩,年后进京述职加封辽威将军,牛家牛继宗荫其一子入国子监学,牛继宗加封三等伯,金二百,匹五十,玉如意一对,等到赵岷时养心殿外忽然一黄门侍者入殿而来

隆庆帝看着这道身影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养心殿非诏或大事,没有谁敢闯入

那黄身侍者进来以后也不墨迹,直接对着隆庆帝躬身行礼道

“启禀陛下,龙首宫的夏总管来了,说是有太上皇的旨意。”

隆治帝:“……”

黄门出去不久,就见身着大红蟒袍的夏守忠走进来躬身一礼,说道:“老奴夏守忠,见过陛下……”

夏守忠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如炬般扫向殿中的众大臣们,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响彻整个朝堂:

“太上皇旨意在此:现有我皇室麒麟子赵岷,其为人忠孝两全、武艺高强且英勇无畏,对国家更是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实乃我皇室子弟之楷模典范啊!似这般国之美玉,朕又怎能吝啬于给予荣华富贵和奖赏呢?故而特此恩准九皇子开府出宫,并赐予‘肃’封号,以作众人之表率。此外,开府所需一应费用皆由朕全部承担。钦此!”

语罢,夏守忠轻轻一挥衣袖,将手中那明黄色的圣旨递交给了站在身后不远处的戴权公公。然后,他转过身去,面向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的隆庆帝,继续禀报道:

“陛下,太上皇还特意交代说,其余的赏赐则交由您亲自定夺处理。另外,昔日位于东大道宁荣二街旁边那块一直空置着的宅邸,如今也一并赏赐给九殿下了。再有便是有关编练十二团营这等要事,内阁和兵部需得尽快商议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章程呈上来!”

听到这番旨意后,站立在一旁的张载等人顿时脸色大变,一个个神色惶恐不安起来。他们面面相觑片刻之后,便不约而同地双膝跪地,齐声高呼道:“微臣有罪,请陛下恕罪!”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凝重。

而此时,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隆治帝听闻此言,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抬起眼眸,与身前不远处的戴权公公对视了一眼。就在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彼此的眼中皆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芒。

……

神京东城,荣国府

贾母等人今日无事休息,闲觉无趣便叫来了儿媳孙媳等人陪着,一边聊天喝茶打发时间,一边搜集一些这神京城中的趣事。

自荣国公贾代善去世以后,贾家经历了两次动荡,原本的袭爵人贾赦被贾母不喜赶在东跨院,每日就是捯饬那些古董画卷,或者就是和小老婆们喝花酒,不理俗事。正居荣禧堂的是二房一家,二房的贾政年少时酷爱读书,只是为人木讷不善官场之道,科举一道无甚建树,贾代善去世前求了太康帝的恩典,荫了一个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入官至今没有进步半分。二房嫡长子贾珠早时继承其父志,二十左右的年纪中了秀才,本应成为贾家的希望,却因身体问题只留下一个遗腹子贾兰后便去了。除贾珠外,贾赦嫡长贾瑚也是早夭,故而现在的长房只有贾琏,二房则是贾宝玉、贾兰。除男子外,二房有一子名元春,因生在元月初一,本为贾史氏看重,后因动乱问题,被送入宫中侍养。其余者,大房庶女迎春二房探春。

宁府一脉自贾代化去世后,便由其子贾敬袭爵,后贾敬出家,爵位又由其子贾珍袭爵,贾敬除贾珍外还有一庶女,其名惜春,贾史氏知道宁国府的情况,不忍其在宁国府受罪,于是也接到膝下教养,宁府贾珍有一子名贾蓉,构成上比荣国府简单许多。

贾母今日心情格外舒畅,兴致大发之下便将府中的一众内眷召集在了一处。自从年岁渐长之后,贾母愈发喜爱这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尤其是看到底下那些年轻晚辈们嬉笑打闹、言笑晏晏之时,她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之感。

正当内眷们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进行到中途时,只见贾政与贾赦两人神色匆匆地自外廊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乃是贾赦,贾母眼尖,一眼便瞧出他面色不佳,当即挥手示意众人噤声安静下来。待厅内恢复平静后,贾母方才缓缓开口问道:“你们兄弟二人如此行色匆匆所为何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便是。”

贾赦与贾政赶忙向贾母躬身行礼,随后贾赦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后开口禀报道:“母亲大人,适才朝堂上传来消息,那辽东的战事眼看着即将落下帷幕。今日早朝上,太上皇亲自下旨宣布,要册封当今圣上的第九子为......为肃王!”说到此处,贾赦不禁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贾母听见这个封号,心中不禁一震,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她可是贾家的定海神针啊!对于这些官场名号、爵位封赐之类的事情,其敏感程度和思维深度远远不是贾政和贾赦所能相比的。

要知道,这亲王爵可是一等王爵呢!其中封号所蕴含的意义可大着呢。通常来说,如果是两字王,那往往代表着皇家对这个人的认可与肯定;而郡王爵嘛,一般要么赐予皇室宗亲,要么就是奖赏给那些有着重大功勋之人。不过,这种爵位很少能够世袭罔替,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几代人之后,如果没有再立下什么重大功劳,就会开始逐步降爵。

然而,要是一字王,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啦!这样的爵位基本上都是亲王爵,其地位之尊崇,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都得排在亲王后面。而且呀,世袭罔替不说,就连这一字封号本身所包含的权力也要比无字封号来得更大。

“肃王”?贾母暗自思忖着,“肃......”这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威严庄重?还是刚正不阿?又或许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寓意?一时间,无数种可能在贾母脑海中闪过,让她陷入了沉思之中。

荣禧堂中的众人听见这番话后的反应各有不同,十九岁的亲王,与太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与太子关系深厚,太上皇唯一的宠孙,有过战场功勋在身,这些条件加在一起,赵岷现在绝对是神京之中的香饽饽。贾母同样在思索着,如果没有发生之前的事情,现在元春未进宫里,那么贾母可能还有点心思去运作,眼下贾府之中青黄不接,并未有适婚的女子,加之赵岷的地位,这天下女子除去两位皇帝后宫外,均无他不配的,除了他自己能看上外,好像也无人能说门当户对,想到这让贾母不禁有些烦闷。贾母没有注意到,一旁侍奉着的二房贾政的嫡妻,眼中有精光闪烁着,四王八公一脉的王氏当然也有些心思,只是眼下王家之内同样也无适婚的女子。

赵岷不知道他现在成了封建王朝中的风云人物,此刻的他只想快点回到神京去大哥那里蹭饭,逗弄一下自家的小胖侄儿,去母亲那边讨点东西逗一下那个和他不对付的老爹,最重要的是去自己爷爷那里,将自己辽东得来的好东西孝顺老人家。

就这样,赵岷终于将辽东之事妥善处理完毕。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那位便宜老爹所安排的人手前来接应。只见来人个个精神抖擞、训练有素,为首之人更是气势非凡,显然是位高手。

此人名号不知,但从其身手和气质便可判断出定是老爹影卫中的领头人物。此人平日里深藏不露,就连赵岷也是从未见过。然而,关于这位神秘人的传说却在宫廷内外流传甚广,据说他的武功已臻化境,世间罕有敌手。

说起与这影卫首领的渊源,赵岷不禁想起了一段儿时的糗事。那时的他年少无知且极为调皮捣蛋,竟胆大包天地偷走了父亲准备献给皇后娘娘的生日礼物——一副精美的龙雕花白玉镯。这可真是捅了天大的娄子!竟敢偷窃皇帝陛下的宝物,难道是觉得自己的脑袋在脖子上待得太安稳,想要请皇帝陛下来帮着松动松动吗?

此事一出,隆庆帝雷霆震怒,当即派遣众多人手前去追查。然而,任凭这些人如何明察暗访,始终未能查出究竟是谁盗走了这对珍贵的玉镯。无奈之下,隆庆帝只得动用了一直隐藏于暗处的影卫力量。而当影卫们最终查明真相,发现始作俑者竟是自家的九皇子时,隆庆帝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当场血压飙升了好几十个兆帕。盛怒之下的隆庆帝扬言非要将这个忤逆之子捉拿归案,并狠狠地打上几十大板不可。

当时抓住赵岷的,貌似就是这位……

“九殿下,陛下御令,此地由我来负责。”

来人言简意赅,赵岷看到他有种莫名想揍他的感觉,忍住这种冲动后,将所有整理的文书和符令交割后,没说话就带着亲卫驾马而去。

……

此刻的扬州城,巡盐御史林如海处,林家祖籍姑苏是真正的百年书香世家,林氏五代列侯,林家至前朝时就是当地有名的望族,不过朝代的更替总是伴随着动荡和混乱,姑苏林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为了家族的延续,林家先祖自大汉太祖起兵便自荐做了其帐下一谋士,在大汉太祖平定天下的过程里算是出谋划策,很是立了一番功绩,并且后续林家祖之嫡子还差因为救驾早早西去,故而天下平定之后,汉太祖念及林家先祖之情,给了一个四代不降爵的侯位。

君子之泽本因五代而斩,到林如海这代人时,基本已经传承完了,但谁都没想到林如海如此争气,虽没了族长的余荫,却也凭借着苦读诗书,金榜题名,得中前朝探花郎,又封大理寺卿,后又被派至扬州成为巡盐御史,不仅如此,当年探花的林如海还被在世的荣国公贾代善来了个帮下捉婿,成了一门双国公府的女婿,取了贾代善的嫡女贾敏为妻。

他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为官,声名远扬,可谓身世显赫,令人瞩目。而他本人亦是出类拔萃,争气非凡,自幼便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最终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得探花之名。如此成就,不仅彰显了他的过人天赋,更让其名噪一时。

之后,这位青年才俊更是有幸迎娶了当朝如日中天的荣国府的嫡长女——贾敏。这门亲事,堪称天造地设,珠联璧合。想那贾敏,素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她精通琴棋书画,擅长诗词歌赋,每一项才艺都能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且不说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单是那婀娜多姿的身姿和温婉动人的气质,便足以令无数男子为之倾倒。她的美貌堪称万里挑一,天香国色,实乃世间罕见的绝世佳人。

遥想当年贾敏出嫁之时,正值荣国府最为昌盛繁荣之际。那场盛大的婚礼,场面之壮观,气势之恢宏,简直超乎想象。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所到之处,彩带飘扬,鼓乐喧天。新娘的嫁妆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真真是应了那句“十里红妆”,将整个京城都装点得喜气洋洋。如此奢华隆重的婚礼,自然引来了城中众多闺阁少女的羡慕与嫉妒。她们无不对贾敏能够拥有这般美满姻缘而心生向往。

林如海与贾敏成婚未久,便凭借自身出众的才华,再加上岳父家的大力扶持,仕途一帆风顺,很快便升任正七品兰台寺大夫一职。至此,他可谓是爱情事业皆大获成功,春风得意马蹄疾,已然登上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但是好景不久,因旧太子之事,太康帝退位龙首宫当起了太上皇,作为前朝旧臣,自然不能马上倒戈至隆庆帝一派,作为当下的“孤城”,又是巡盐御史一职,自然少不了各种考验和蹉跎,哪怕背靠国公府,依旧让林家的独子幼年早夭,仅留下一个骨血黛玉在世。

贾敏的身体也愈发的不好了,这让林如海每天不由的愁绪心头,作为探花由坐镇江南盐政十多年林如海自然不傻,他当然知道这个位置的棘手程度,只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让他在天地君亲之间无法快速抉择。

但人的潜力是无尽的,当被敌人逼入被动的境地时,即便再犹豫也会为了解决困境做出抉择,林如海思绪万千,最终一咬牙,挥手从暗处招来了监视的密探,通过密探给隆庆帝写了一封密信……

……

赵岷从辽东回来以后首先去了太康帝的龙首宫,足足陪了这个半百的老人聊了许多,其中不乏一些趣事,逗得老人哈哈大笑,直至午睡方才给老人掖好被子后才离开。其次就是皇后的凤藻宫,送了很多自己制作的小玩意儿或者一些养生的药材,本欲不吃午饭直接去太子大哥那边蹭,但是架不住一心忧思幼子的皇后怪罪赵岷没有好好吃了,瘦了许多云云,都说女人的泪男人的罪,没办法只能在自己老妈的眼皮底下猛干了三大碗还并喝一盆的莲子粥,得亏是少年的年纪,不然这么迟,早晚把自己的身子吃出问题。看到和蔼干饭的幼子,皇后悬着的心才放下,这不才吃完饭赵岷就借着散步消食的借口赶紧溜之大吉。

到了武德殿内,看门的一看是九皇子,都不敢拦住通报啥的,思来想去,最后干脆直接大喊

“九殿下好!”

太子禁卫,都是军中好手选拔而出,这嗓门,着实让没有准备的赵岷吓了一跳

“这么大声干嘛?(*Φ皿Φ*)”

……

当值的领班讷讷的缩了一下脖子随即答道

“殿下,太子殿下还在批折子,这不是咱不好通报,大声一点,太子殿下就知道您来访了。”

……

从小调皮捣蛋,自己大哥这边的侍卫当然是知道这个小天魔星估计又是要来折磨他的太子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