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位大侠

反正又不赶时间,几日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倒是逍遥快活。

在齐双喜的视角里,除了没有停车收费,没有香肠泡面,没有接踵摩肩,这山水和前世也没有什么不同。

反倒是生于斯长于斯几百年的仙子,处处觉得有点意思。

——为什么要避雨?

——为什么不在树下避雨?

——上次那菌子又好看又好吃,为什么不再寻些?

——为什么睡觉要生火?

——为什么赵香炉是紫烟的母亲?

……

齐双喜倒不觉烦,凡是方便解释的,都耐心说明白,前世没养过小孩,今生也算体验一下。

况且此前在采霞峰上害怕暴露,两人很默契地,极少聊到修仙之事,此时天高地阔,借着阿元心情好,他不断求教,阿元也不再惜字如金,讲解得倒是比山上仙长还要仔细许多。

只是还是那个问题,阿元生来就是大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基础教育,那些扫盲级的问题,往往要想上几个时辰,用逆推的方式把整条逻辑链弄明白,这才把最粗浅的答案说与他听,但也有好几次发了脾气。

——这样,这样,这样,不就好了嘛,你怎么就是学不会呢?

这一路上他也默念过宁道人传的功法,可阿元既不打断她,也不接茬,只能罢了。

一日午后,终于穿过群山峻林,见到人烟。

是一个山脚下的村庄,估摸三四十户人家,村口搭了个草棚,有桌椅有灶台,想来是做过路客生意。

吃了几日鱼虾,齐双喜肚中早就没了油水,远远闻到米香肉香,那是说什么也不肯路过了。

“炭滚松针泉正沸,仙师且卸肩上尘,小道长仙风驾到,还请先喝杯粗茶,这边请。”

看店妇人一开口,差点让齐双喜绝倒。

一个村庄铺子而已,要不要那么商务?

又见那妇人粗布衣裳,手脚粗大,不施粉黛,但眉目竟有几分美艳,顾盼间不怯外人,此时虽然无客,想来这铺子平日生意不差。

齐双喜微笑回应,却没顺着她手势,而是径直走到角落,寻了个侧朝大路的位子坐下。

“肚子饿了,老板娘推荐些吃食?”

那妇人捂嘴噗嗤一笑,“小道长真当说笑咧,我一个种地婆娘,闲来招待贵客而已,哪是什么老板娘嘛,小道长仙风道骨,这几样还勉强配得上……”

妇人轻柔又清晰报了一串菜名,倒都是齐双喜还听得懂的,便要了一份蒸米糕,一份蒸酱肉,一壶米酒。

三样东西很快上桌,热气腾腾,分量卖相都不错,刚要动筷,便听一把声音远远响起。

“刘二娘子,今日开市得早咧~”

却是一个老翁背着柴火,从大路转进村口,佝偻身子和刘二娘闲话几句,从兜里抓出一把野果,放在齐双喜桌上。

“吃嘛,小道长吃嘛~”

齐双喜也不推辞,道谢之后,那老翁便走进村子,走上几步便停下和人闲聊,中气十足,荤度颇高。

素了几天,蒸酱肉不及细品滋味便落肚,齐双喜唤来刘二娘,加了半扇烤兔。

野兔,有骚味,腌制一般,盐巴稍苦,啃几口过过嘴瘾,齐双喜便停下筷子,慢慢喝起酒来。

“不合小道长口味?”刘二娘踱了过来,很自然地在旁边长凳坐下。

“不会,是我吃得急了,还请问二娘,此去吕平镇还有多少脚程?”

“吕平镇?我没出过门不知道诶,待会去问问村里叔伯。”

“不急。”齐双喜轻抿半口米酒,酸酸甜甜,更像是前世的酒味饮料,此时吃饱了,见那刘二娘还坐在身旁,手臂上的汗毛不禁竖起。

那采霞峰上做杂役的都是男子,内门几位女修士虽然都见过,但天然隔着厚壁,向来只有听吩咐的份儿。

想来已有十年未和女人如此亲近了。

正火星微溅,刘二娘含笑开了口:

“小道长自何处仙山来?一个人?”

齐双喜轻转陶杯,淡淡笑道:“几个师叔师兄还在后头,我年纪小,便先来探路。”

“那可好,我叫灶台先准备起来,待会莫怠慢了各位仙师。”

听得有生意,刘二娘嘴角翘得压不住,齐双喜还没来得及推辞两句,几个人影出现在村口。

是三个武夫打扮的男子,个个精壮蓄须,两刀一锤,龙行虎步间,自有一股睥睨之气,想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武林高手了。

刘二娘道一声怠慢,自是喜滋滋去拉客了。

——落霞宗会有人来?

——没有。

——那你刚才为什么这么说?

——行走江湖嘛,就一个稳字。

——哦,江湖,就是你讲的那些武侠故事吗,杨过?程灵素?

——是,这几位应该就是跑江湖的。

——可惜了是吧,没有女侠客。

……

三个武夫临着大路坐了,坐下前还向齐双喜稍稍作揖,齐双喜亦拱手还礼,然后垂目竖耳。

那三人口音各异,都不是本地人,齐双喜有前世见闻,勉强听得大概,刘二娘只能连比带划,莺歌燕舞似的,终于摆上满满一桌,三人便放开手脚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话也渐渐密了。

“久闻吕兄刀法左右兼神,待陆老入道成仙大典完毕,还请指教一二。”

“祝兄哪里话,三脚猫功夫,哪能入河西狂刀法眼?”那唤作吕松的汉子一双豹眼,颌下有疤,嘴上虽然谦逊,一双手却忍不住轻拍凳上长刀。

「河西狂刀」祝渊亭诨号威猛,五官却颇为秀气,所以胡子蓄得也格外狂放,又力度巧妙捧了几句,这才转向一直埋头吃喝那人:

“我与吕兄一生奉刀,听闻那物事自然心喜,还多谢丁宝丁兄弟甘冒大险,与我二人一同进山。”

“哦~”那人啃完最后两口猪蹄,随手一抹,这才抬起头来,憨憨笑道:“我将来买了个官儿,也请两位哥哥来观礼。”

祝吕二人对视一眼,放声大笑,丁宝不知二人为何而笑,愣了愣,也加入进来,笑了一阵,才沉声计较进山细节。

话说这场机缘还来自丁宝。

祝松和吕渊亭两日前相遇于槐花道,攀谈之下,得知都是要去参加陆一刀的入道大典,便结伴同行,又于昨日在茶馆碰到丁宝。

那丁宝堂堂练武之人,居然四处兜售所谓宝贝,两人初时只觉好笑,直到无意间瞥到他取出一块木头,这才相顾震惊。

那木头狭长如手臂,别的武夫或许不晓得,但二人一生浸淫刀道,只一眼便欲火焚身,略施小计把丁宝带到无人处,果不其然,真是「虎跑木」!

相传「虎跑木」只生长于虎妖领地,故而极难染指,那些得了大机缘的刀客,无不刀法大进,甚至以刀入道。

祝吕二人自小听这样传说,如今亲眼见到,如何不欣喜若狂,于是同时产生一个念头:

怎样把另外二人杀了?

即将笑盈盈动手之际,毫无察觉的丁宝说了句:“可惜这玩意卖不了多少钱,那虎爪子才值钱。”

一句话解除了杀机。

虎妖磨爪子的木头已然如此神异,虎爪还了得?

怪不得陆一刀那老匹夫能入道,原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

丁宝颠三倒四才把情况说清楚,宝贝来自卧虎山,向来无人敢近,但他走错了路,懵懵懂懂越走越错,直至在某处山坳见到许多骸骨,还有到处洒落的遗物。

兵器早锈,功法秘籍更成了泥,幸好还有些银子玉佩之类,至于那块木头,只是看着还顺手,便捡来披荆斩棘。

“真有那虎爪?”

“我也不晓得啊,落在那里,看着这么粗,这么弯,尖尖的,我想应该值钱的吧,拿来泡酒,但一个人哪里下得去咧。”

二人当下便决定让丁宝带路,丁宝开始死活不愿,说要先把宝贝卖完了才肯去,直到二人掏出银子包了,又发誓此行只要虎爪,其余归他,这才答应。

于是连夜赶路,在这村子稍作歇脚,眼见宝山在望,口风才稍稍松了些。

其中弯弯绕绕,齐双喜自然不知,只是听得“入道成仙”,这才留意起来,听到后来,不禁嘴角微翘。

——江湖这么无聊的吗?

——也不是,有好戏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