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什么叫比肩日韩罢了?
- 从负债百万开始抽取黑科技
- 富土康在逃保安
- 2003字
- 2025-04-04 23:48:19
“李总,这位是咱们雁阳电视台新闻栏目的杨主任,是赵区长请来参访星汉新能源取得的重大突破的!”
刚碰面,何秘书就迫不及待地向李兴汉介绍起了身后一行人的来历。
电视台的杨主任略微有点胖,看着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在何秘书介绍完之后,连忙上前跟李兴汉握了握手。
“听说李总的星汉能源生产出了世界顶尖的电池,不知道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也好让全市人民都知道我们雁阳市出了个世界顶尖的科技企业!”
李兴汉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电视台采访,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准备。
“杨主任过誉了,只不过是刚刚追上日韩电池生产商的脚步,星汉新能源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说完,李兴汉就一个侧身,把凌正辉护至身前。
“这位是我们星汉新能源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有什么问题你们就问他吧!”
说完,李兴汉就避开摄像机,躲到了一边。
“何科长,你带着电视台的人过来怎么也不跟我通个气呀!我这都没来得及收拾一下,被拍到新闻上,多不像话呀!”
何科长闻言,略有些抱歉地看了一眼李兴汉没来得及打理的发型。
“实在是不好意思,赵区长催得急,我一路上也是火急火燎的,实在是疏忽了!”
李兴汉也不是真有什么意见,只不过是找个话头跟何科长唠唠嗑罢了。
两人就这样站在一旁,看着电视台的漂亮记者开始对凌正辉进行采访。
好在凌正辉作为科研大佬,参加过不少学术交流会,又对电池的性能和产业现状非常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
把LCO18650电池的性能优越性、对国内新能源产业突破性的历史意义都说了一遍。
杨主任在一旁听得都要忍不住拍巴掌了,今年新闻栏目的年终评级考核稳了。
雁阳市有多少年没有出过这样正面的大新闻了,今天的新闻素材拿回去之后,上级单位湘省台的新闻栏目肯定是要转播的,说不定还能引来央视科教频道的目光。
就在采访还在进行时,星汉新能源公司门口又来了一行人。
胡铭远一行人刚从车上下来,就看见一旁停着一辆标有雁阳市电视台字样的采访车,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难道是李兴汉知道他们今天要来谈【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的合作,故意找来的电视台的人,想要以此抬价?
在胡铭远看来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地道。
但是想着今早任总电话里的嘱托,知道这次合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也只好耐着性子。
昨天华为公司召集了一个半导体专家小组,专门研究胡铭远传回去的那半份【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资料。
最后甚至请来了中芯国际的芯片封装技术专家,共同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了一致结论,这份【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是真的。
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最为激动的不是华为公司的人,而是中芯国际请来的技术专家。
作为国内最强,世界前五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才是能够从【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获得最大收益的公司。
按照那位技术专家的预估,要是吃透的【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在未来的3年中,每年至少能给中芯国际带来上亿的直接收益。
收益都还在其次,主要是可以以此突破台积电在封装领域的技术封锁,这其中的重要性,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在中芯国际的张如金给任真非亲自打过电话后,两家公司决定共同出资,从李兴汉手中拿到【晶圆级封装再布线技术】的专利。
只不过中芯国际股东成分复杂,想要动用大笔资金殊为不易,轻举妄动,很可能被台积电提前得知,对中芯国际采取针对举措。
所以只能由华为公司秘密取得专利,之后再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交给中芯国际使用。
想到这,胡铭远对李兴汉叫来记者的行为更加反感了。
想着待会见到李兴汉的面,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把电视台的记者赶走。
结果当他被保安带到李兴汉的面前时,却发现那些记者根本不关心他们是谁,而是把摄像机对着一个看着很有学者气息的青年人。
那个青年人侃侃而谈,嘴里冒出各种数据。
见胡铭远这么快就找过来,李兴汉还有些惊讶。
“胡总监?你们这么快就把技术研究明白了吗?不愧是华为公司的效率!”
听见李兴汉跟自己打招呼,胡铭远突然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他刚才还觉得李兴汉叫来电视台的人是想跟他们华为公司抬价呢!没想人家根本不知道他们今天要来。
这样不告而登门,失了礼数的反而是他们。
“没想到李总你这边今天有电视台登门采访,早知道我们应该先打个电话跟你说一声的!”
“打电话说了也没用,我也不知道今天电视台的人会来,都是区里的领导安排的,实在是不好推脱!”李兴汉笑着回答道。
胡铭远闻言,顿时就有些意外了。
能让区政府主动联系电视台过来进行新闻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成果能享受到的。
再联想到李兴汉拿出来的层出不穷的专利技术,胡铭远顿时就上心了。
“是李总的新能源公司有什么新的技术突破吗?”
李兴汉脸上带着浅笑,用着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只不过是生产出来的电池,达到了比肩日韩旗舰产品的水平罢了!不值一提!”
胡铭远:???
什么叫比肩日韩电池旗舰产品?还不值一提?
这是什么小众的发言?
目前日韩的电池水平就是世界顶尖,如果不是定价太高,性价比不足,国内的产品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
胡铭远作为华为供应链部门的技术主管,对电池行业的技术水准自然是门清的。
深知比肩日韩这句话到底是多么有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