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名声尽毁

祈言礼乖乖的点点头,在离开之前还不忘叮嘱,“娘,那你待会好好休息。”

秦氏捏紧了手指,点了点头。

祈言礼离开之后,屋子里沉默了半响。

“海天,当年……你也知道,我是无意的。”

提起当年那事,祈海天的心情更差了。

他本就十分中意自己的长子,从小就是个聪明的,能文善武。

若是在他身边长大,这无疑是他最完美的继承人。

后来因为祈言翊殴打继母一事,他迫不得已才将他送到了江南。

在那之后,祈言翊便不愿再见他,甚至不认他。

祈海天痛心极了,知道祈言翊那边行不通,便想着培养二儿子。

可是祈言礼根本不是那块料,文不成武不就,天天就知道跑到外面去找那些猪朋狗友喝酒听书。

久而久之他也就放弃了。

他们卫国公府子嗣凋零,他只能将主意又打到祈言翊身上。

所以前段时间祈言翊过来找他,他才会如此高兴。

“此事不必再说了,都已经过去了。你赶紧养好身体,将外面那些谣言处理好。”

说完这话,祈海天便急匆匆的走了。

秦氏眼里闪过一丝黯然,为何他总是惦记着那对母子!

她做的事绝对不能泄露出来。

下定决心,秦氏朝外喊了一声,“李嬷嬷!”

李嬷嬷连忙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去找几个人往外传,就说当年祈言翊因为调戏丫鬟被我撞破,恼羞成怒才将我打了。”

李嬷嬷立刻反应过来秦氏这是想要做什么,“是,夫人。”

“对了夫人,这是周勇刚递过来的信。”

秦氏皱眉,“这么快就回信了?”

李嬷嬷却摇头,“我们还没来得及传信出去,周勇便来信了。”

秦氏从床上坐了起来,接过那封信。

待看清信中的内容,秦氏脸唰的一下便沉了下来。

她将那封信撕碎狠狠地扔到地上。

“夫人……您没事吧?”李嬷嬷担忧的看着她。

秦氏脸色泛白,双唇微微颤抖,“周勇让我想办法救他的弟弟,否则便要将我们干的那些事抖出来。”

她顿了顿又道:“如今他弟弟被关在大理寺的牢狱中。”

李嬷嬷大惊,这怎么还牵扯上大理寺了?

她们这还没将魏大娘解决掉,如今周勇这边竟又出现了问题。

若是周勇将那些事都抖出来,只要想想,李嬷嬷便觉得要完了。

秦氏闭了闭眼,掀开锦被站了起来。

只是她才刚站好,脑袋便传来一阵晕眩感。

李嬷嬷赶紧将她扶住,“夫人您可要保重身体啊,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去做就是。”

秦氏抚了抚额,虚弱的又坐回了床上。

缓了一会她站起来走到妆奁前,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个纸包。

她将纸包递给李嬷嬷,“劳烦你去一趟大理寺的牢狱,不管用多少银子,务必进去让周明服下这里面的药。”

李嬷嬷眸光微微颤动,“夫人这是要……”

秦氏点了点头,“你回信说会救周明,别让周勇发现了端倪,到时候将这事推给大理寺便是。”

李嬷嬷会意过来,当下便去办事了。

秦氏却是心不在焉的坐了下来,到底是哪一步错了,才走到如今这地步。

外面关于卫国公府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如今大家都在讨论当年祈大人为何会殴打他继母这事。

却不想路边一位老乞丐不屑的嗤了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你们不知道吧?我当年就在国公府门口,正好听到此事的前因后果。”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路过的行人,满脸好奇的问道。

老乞丐却是不搭理他,而是伸手放到他眼前,拇指和食指用力的搓了搓。

那位行人很是上道,从怀里掏出几文钱扔给他。

老乞丐也不嫌弃,捡起来赶紧放到怀里,便说了起来,“如今这位国公夫人秦氏啊,是前任公国夫人温氏的闺中好友。”

“按理说作为好友的秦氏该优待好友儿子才是,表面上也的确如此,但实际却处处苛待祈大人。不是克扣饭食便怂恿下人去欺负他,祈大人年纪尚小没法反抗。”

行人却是不解,“那为何祈大人不跟他父亲说呢?”

老乞丐啧啧摇头,“那时候卫国公带兵在外,时常不在家,又如何管?”

“你别插嘴,认真听我说。”

行人立刻闭上嘴,巴巴的看着老乞丐。

“正因为卫国公不在家,所以秦氏做了什么还不是她说了算?有一天啊,秦氏看着温氏的院子极好,于是便想着让人将里面的东西都搬走,自己住进去。”

“这本也没什么,可秦氏却是看不得温氏的东西,愣是让人把东西全部砸坏扔出院子外。”

“恰好被祈言翊看见,他怒极了,加上隐忍多时,直接上去捉住秦氏便揍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听得倒吸一口气。

当年温氏因山匪丧命,去得突然,这留下的遗物对于祈言翊来说自然是极重要的。

而且那个院子还是温氏生前居住的院子,这在祈言翊看来是存在着自己与母亲回忆的地方。

秦氏如此对待,身为亲子的祈言翊又怎么可能忍得下去。

“难怪啊……难怪祈大人当年会这般……可若真相是这样,为何卫国公府不出面解释?”

老乞丐却不屑的嗤了一声,“卫国公一向好面子,为了卫国公府的面子,他怎么会出面解释。”

众人恍然,所以宁愿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背锅多年,也不愿意解释吗?

这人也忒不厚道了。

“快快!都散开,别聚在这里。”

看到官府的人来驱赶,众人赶紧散开。

那老乞丐也赶忙爬起来左拐右拐的跑,很快便没了影子。

“大人,那人不见了。”

金吾卫中郎将杨丰皱了皱眉,“到别处继续巡逻。”

他被派来负责捉那些乱传谣言之人,可每次那些人都溜得贼快,根本无从下手。

如今街上到处都是金吾卫的队伍在巡逻,百姓们也不敢再讨论得明目张胆。

只是卫国公府的名声已不同往日了。

此时大理寺狱外,李嬷嬷正用头巾遮住了半张脸,手上拎着个食盒。

她走到大理寺狱前拿出一袋银子递给守门的狱卒,讨好道:“这位官爷麻烦你行行好,老奴想要进去探看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