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赏饭的不是祖师爷,是你们师父!【新书求一切】
- 德云集体重生,郭班主再遇曹逆徒
- 天蓝色的熊
- 2007字
- 2025-03-08 21:16:20
时间七点钟。
相声大赛准时准点开始。
后台休息的所有演员在同一时间向着转播屏幕看去。
演播厅很大。
足够容纳三百人,三百人面前便是一满排的评委。
侯耀闻、石付宽、马继、李金逗、苏闻茂、常贵填、师胜界、姜坤等人。
这一排评委是这个时代最火热最出名的相声演员。
此次相声大赛全部出席,足够说明热闹和关注度。
与此同时主持人周涛、毕副剑两个人走上舞台。
“现场的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晚上好。”
“这里是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的直播现场,本届大赛由中秧电视台主办,华夏曲艺家协会协办。”
“本届大赛呢,一共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部队以及海外选手送来的参赛作品九百三十六件,经过初步审核将有九十个作品进行初赛,初赛的晋级名额有四十八个。”
“和过去大赛不同的是,本次大赛分为专业组,非职业组,现在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职业组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比赛开始,两位主持人一一介绍大家熟悉的面孔。
等介绍完毕。
“首先登场的是一号参赛作品《见利思迁》,这个节目由燕京军文工团选送,有请两位上场。”
比赛正式开始,刚开始却有工作人员立刻过来叫曹云海和刘芸天,他们是二号选手,在一号表演的时候就得需要过去准备。
一个节目时长顶多十几分钟,不一会儿便轮到他们。
一路跟随,两个人来到了演播厅舞台后面的待机室。
站在待机室,他们能清楚看见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包括台下的大片观众以及评委们一边看节目一边准备打分的模样。
“咱们又重来了。”曹云海心中愉快,感慨不已。
“是啊,但万一到了决赛又叫我们退怎么办?当时可把侯师爷气得不行,跟郭得刚闹掰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郭得刚各种才劝过来,然后参加收徒仪式。”
“上一次咱们不得不听师父的话,只能退,这一次就不退看郭得刚怎么办。”
待机室站不了多久。
第一对演员很快结束了表演。
周涛再一次上台,“谢谢两位的表演,接下来登场的是二号参赛作品《朋友论》,表演者曹云海、刘芸天,这个节目是由华夏铁路文工团选送。”
掌声响起。
曹云海和刘芸天并没有第一时间登台,反而是后面大屏幕播放了他们的自我介绍,等介绍完毕才露面。
他们露面那一瞬间,不仅休息间岳芸鹏、高风等人看着,大兴家里一帮师兄弟以及师娘王慧都在观瞧。
电视当中的他们面对台下众多评委观众以及摄像机没有半分的怯场,淡定自若来到舞台上说相声。
“感谢您各位的掌声。”
曹云海开口,“上台来需要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青年相声演员曹云海,旁边这位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搭档刘芸天。”
“是我。”
“您各位可能不了解,刘芸天这个人不错,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好人一个,人品最好,要交朋友您各位交他这样的。”
比赛时间短暂,曹云海不得不上来便入活,刘芸天在旁边乐呵一声,“太夸我了。”
“要形容我搭档刘芸天交朋友,那有羊左的风范。”
“什么意思啊?”
“羊左是两个人,一个叫羊角哀一个叫左伯桃,列国的人,一块儿奔楚国去当官。这一天走到荒山野岭,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天降大雪狂风呼啸,两个人带的衣服干粮都不多,眼看着就得冻饿而死。”
舞台上曹云海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语速特别把握节奏,在当初他们参加比赛是这一段,如今还是这一段,不过状态比过去更好。
他状态好,刘芸天更是如此,“多惨啊。”
“就这时候左伯桃把自己的衣服干粮都给了羊角哀,为朋友冻饿而死……”
陡然一拍手,曹云海看向自己搭档,慷慨激昂,“好比方说咱们遇到这种情况,你能学左伯桃把衣服干粮给我吗?”
刘芸天一愣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着的借来的西装,捎带犹豫的点头,“行,行吧。”
“看见了,交朋友交这样的。”曹云海面向观众,认认真真夸一句。
“话又说回来了,羊角哀也不含糊。到了楚国当了大官厚葬了左伯桃,可是这一天左伯桃给羊角哀托梦,说自己的坟,跟荆轲挨着。说荆轲成天带着一帮孤魂野鬼欺负他,自个儿朋友得着信了怎么办呢?”
“怎么办?”
“当时拔剑自刎,把自个儿的尸体也埋在那儿,俩人一块儿打荆轲,这交二鬼战荆轲。”
说到这里,曹云海又停顿半分,“好比方说咱们碰上这情况了,你能拔剑自刎吗?”
“这不好吧,待会儿溅观众朋友们一身血?”
“能为我死?”
“能吧。”
“好,你死去。”一挥手,曹云海不管他了,面带笑容,“接下来我给您说一段单口相声。”
“你给我等一会儿。”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歌舞~”
“诶诶诶,等会儿。”
“你别拦着我,大赛有时间。”
“废话。”
两个人表演到这里,台下面的观众和评委逐渐浮现出笑容。
为什么这一届分出来职业和非职业,主要多给人机会,同时有些人能耐的确不算太好。
但是面前的这两个人不管是口风还是节奏,都瞧得出来是瓷实的。
正因为如此,侯耀闻在下面当评委的心很踏实。
到底会不会,一帮几十岁的人一眼能瞧出来。
包括在家里看节目的众人,也明白这一段节奏那就是教科书一般的东西,曾经他们就是听师哥的录音来学习东西。
甚至学到一字一句一个音调都不变。
可即便如此,他们能学到的东西依旧不多,天赋始终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对他们来说赏饭的不是祖师爷,只是师父,师父拼了命的捧他们,才有后世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