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余冠成的抉择
- 倚天:大明皇帝宋青书
- 须弥一粒沙
- 2144字
- 2025-04-15 16:32:23
突如其来的一幕。
令余冠成瞠目结舌。
虽他说内心深处是抗拒元庭的。
但青城派家大业大,不可能做得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洒脱。
李胜身份非同一般,他叔叔是成都路的知府。
李成修是元庭的四品大员,乃是汉人里少有实权的人物。
这样的人死在离成都不足百里的都江堰。
消息发酵出去,势必会引来轩然大波。
宋青书摇摇屁股可以全身而去,但余冠成怎么办。
就在余冠成略微失神之际。
小二端着菜上了二楼。
屏风上染满鲜血,地板上的鲜血流在了小二的灰布鞋上。
眼前的一幕将店小二直接吓傻了眼,手一松,菜盘应声而落。
紧接着店小二发出杀猪一样的嚎叫声:杀人了,出人命了。
余冠成面如死灰,他是都江堰乃至成都府的名人。
刚才和李胜的争吵早已惊动了酒楼掌柜。
东窗事发,任谁都会联系到他身上。
“走。”余冠成招呼宋青书一声。
随即从窗户一跃而起,飞身跃到街上。
拴马桩前,二人用力一拽,马缰应声而断。
策马狂奔,没一会就出了都江堰镇,到了青城山下。
余冠成一路都没有多问,骑在马上,心事重重。
突然,他一把止住胯下之马,大声问道。
“兄台是谁?”
宋青书见对方停下了脚步,也回转马头。
“我是宋青书!”
树的影、人的名。
武当宋青书的名字,经过武当山寿辰大会之后,早已响彻江湖。
如果说武林江湖有王侯将相,那么宋青书算得上天潢贵胄一般的存在。
余冠成连忙下马,拱手恭敬地行了一礼。
进而追问:“宋少侠为何杀了李胜?”
“哈哈。汉奸之流,认贼作父,人人得而诛之。”
余冠成苦笑,暗忖:你倒是杀爽了,可害苦了我青城派。
这事传到成都府李成修耳中,对青城就是灭顶之灾。
武当有陆地仙人和武当七侠镇着,形同散沙的地方军阀不敢管。
青城多少斤两,余冠成心知肚明。
小打小闹尚可,真的和官军对抗,几轮乱箭齐射,青城派百十号人完全不够看。
这可是灭门之灾。
宋青书何等伶俐之人,听着余冠成的苦笑和叹息,瞬息之间猜出个大概。
“余兄可在为李胜之死担忧?若是怕元庭事后清算,你大可以将事情推到我身上。”
余冠成摇头轻叹。
“宋少侠有所不知。李胜他二叔李成修乃是成都知府,李成修膝下无子,一直把李胜当亲儿子对待。”
“李胜一死,李成修必然大发雷霆,势必要迁怒到他人身上。不止我青城派,恐怕临江酒楼都要被他杀得鸡犬不留。”
通过余冠成简单的描述,宋青书对李成修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句话总结就是:奴才成了主人,比从前的奴隶主更加变本加厉。
这李成修压榨汉人,比蒙古派驻四川的达鲁花赤还要狠,手段更加毒辣。
听到这里,宋青书杀心徒生。
按余冠成的说法,李成修谨小慎微,身边养着大堆死士,要接近他极不容易。
刺杀这种事也就是想想而已。
夺取天下,最后还是要靠堂堂正正的实力。
宋青书微微一笑,出言相试。
“余兄若是担心此事连累青城派,不妨将宋某押解去给李成修交差。”
余冠成听罢,脸色变得铁青,一脸不快怒道。
“宋少侠当我姓余的是什么人?怎会做出出卖同道之事。”
“实话说,李胜叔侄为鞑子卖命之事余某也早就看不惯,恨不得亲自手刃他们于剑下,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宋青书点了点头,心中暗赞:青城派武功一般,这青城少主还算得上有骨气之人。
同为道门,果然比释教那番邦异教有气节。
青城派迫在眉睫的危机,是他引出来的。
凭青城派自身,解决不了这困境。
宋青书略一思索,开口朝余冠成抛出了橄榄枝。
“余兄。此事全因宋某而起,如若不弃,可去襄阳暂避。在那里,元庭不敢乱来。”
余冠成听罢,心中暗含怒气。
他堂堂傲骨,即便内心崇拜武当派,却也不会去寻求庇护,让青城派成为武当下院。
宋青书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他也就不好斥责。
余冠成傲然道:“宋少侠好意,余某心领了。”
看着余冠成毅然决然的表情。
宋青书隐隐猜到余冠成是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要和李成修拼死一搏。
哪怕灭门都在所不惜。
其实青城派的是死是活,他并不是太在意。
但此事始终因他而起,且青城派和武当派一脉同源,都出自全真龙门派,他本人又有些欣赏余冠成。
于是乎宋青书追问道:“余兄,准备怎么应对?”
“大不了一死了之。宋少侠这就赶紧离开成都,余某绝不会泄露半句。”
余冠成一脸洒脱和轻松。
这让宋青书脸上实在是有些挂不住。
若余冠成真要一根筋和李成修的报复拼个你死我活。
那么他拍拍屁股离去的行径,传将出去,会传为江湖上的笑柄。
江湖上最重要的声名,有头有脸之人无不爱惜羽毛胜过爱惜生命。
宋青书好不容易在武当山大会之上立下的抗元人设。
若是一走了之,势必将轰然崩塌。
君子不立于危地,让他帮青城派对抗官军,却不可能。
他还没有自信到能比肩太师父仙人之姿的地步。
一介凡人,任你武功再高,在千军万马面前,也是枉然。
事到如今,宋青书不得不亮明身份。
他从背上摘下背囊,缓缓解开,露出古意盎然的‘真武剑’。
“余兄,可识此剑。”
江湖人人皆知,持真武剑者即武当掌门。
余冠成讶然:“莫不是张仙人佩剑,真武剑。仙长把剑传给了少侠,莫不是也将掌门之位......一并传给了少侠。”
宋青书点头默认,旋即说道。
“余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这番不是以武当弟子身份邀请你,是以武当掌门的身份,邀请你赴武当。不谈武功,只为研讨道法。”
武功上,武当自然是高青城许多的;
但同为道门龙门派,双方地位平等。
宋青书又以掌门身份邀请,完全给足了余冠成的面子。
口称研讨道法,自然不会折辱半分颜面。
对于宋青书的处理方式,余冠成很满意。
他当即决定,这就回山,连夜带着青城门人,赶赴襄阳。